香港《南华早报》10月11日社论,原题:中国应确保方言一席之地 要确保一个国家的人民能有效沟通,拥有民族共同语十分必要。随着中国内地推广普通话以及大规模人口流动,方言的重要性有所减弱。但中国政府应牢记,方言遗产是一笔无价之宝。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政府决心要让全体中国人说普通话,甚至连广播和电视台也禁止使用方言。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全球掀起一股学习普通话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有朝一日普通话将同英语一决高下。
中国政府的政策十分成功;在中国内地,唯一不能流利使用普通话的大多是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但广播电台不能说方言的禁令已渐渐解除,尤其在广东。随着香港的电视、广播和流行音乐的影响,第二代移民甚至开始重新说粤语。中央政府应当鼓励,而不是轻视这个趋势,因为这维系着现存粤语的未来。
粤语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上海话、闽南话以及成千上万种方言一样,它代表着文化。粤语的字词、习语以及词组无一不渗透着对传统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代表着广东人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一门共同语能帮助中国人更好地沟通。但对这共同语的需求并不意味着否认方言的重要性。政府应尽力保存并推广地区方言,否则,中国将失去原生态的语言。▲(赵亦周译。本文英文原文见10月12日环球时报英文版第15版,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