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业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更严峻的挑战,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要根据就业新形势,适时调整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策略,真正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抓住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以缓解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大学生 就业素质 策略调整
[作者简介]刘中胜(1971- ),男,四川邻水人,重庆文理学院政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毛泽东科学预见思想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庆40216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167-01
一、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国际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等行业及出口加工、能源等工业受到相当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必然会导致全社会就业需求减少,就业压力陡增。近年来,社会有效需求低于大学毕业生规模的增长速度,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而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就业压力集中体现在“地域”“行业”上不均衡。东部地区需求增长有限,中西部虽有增长,但是吸引力依然不足。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比较困难。同时,地方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和农民工阻碍了毕业生就业重心下移,研究生就业率下降和待就业毕业生激增等一些新情况的出现,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二、提高就业素质是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关键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运行情况、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政府有关政策制度、区域选择差异、重大自然灾害与社会事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素质等,但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素质。大学生就业素质是指在就业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就业观念、意志品质、心理品质、就业技能等。在就业素质诸要素中,就业观念是大学生就业的引领因素,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就业的保障因素,就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尽管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政策,但这只是在外部条件下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平台,产生效应的时间会相对滞后,而从内部因素上讲,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就业素质才是大学生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的关键和根本。无论就业机会如何缺少,企业如何裁员,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优秀人才在经济危机中更能彰显价值,始终会得到就业机会,始终不会被企业裁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用人单位也随之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评价和要求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标准。用人单位根据职位任职资格在劳动力市场上择优选用合适的人才,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服务意识;二是具有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具有沟通与协调的能力;四是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这四个方面的要求考验的无疑都是毕业生的就业素质与能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的重视及策略调整显得尤其迫切和关键。
三、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的策略调整
对于高校和毕业生来说,金融危机不仅仅是挑战,更是巨大的机遇。金融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信心在社会中去竞争,去接受新的东西。因此,在这场金融危机中,高校必须迅速地调整学生素质培养策略,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确保顺利度过大学生就业的寒冬。
1.解放思想,引导大学生真正树立起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就业观仍停留在“一锤定终生”的“精英化”阶段,对薪酬与工作环境的期望值仍然较高,“福利化”和“非风险化”倾向仍然突出,在选择就业区域时仍然重东部、轻西部,重城市、轻农村,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有明显的“恋家乡”就业倾向。为引导大学生彻底改变就业观念,真正树立起新型的、与时俱进的就业观,高校必须把就业观的培养贯穿于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有计划、分阶段并有针对性地步步导入,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意识,降低就业期望值,让学生树立起乐意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就业以及跨专业和行业就业的更加符合现实的就业观。
2.常抓不懈,强化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在专业知识、道德修养、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诸多受用人单位重视的要素中,道德修养、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更被用人单位看重。而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已经不在用人单位的特别重视之列,这表明用人单位的招聘目标正趋于理性化,已经将考察重点转移到对毕业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上。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招聘趋势更加明显。但是,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许多学生在择业中仍然奉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诚信缺失,责任意识、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缺乏,明显地暴露出“弱化”道德品质修养的现象。因此,高校在重视大学生技能素质培养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3.因势利导,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由于不少学生没有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和正确地分析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在就业中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就业心理,如因求学成本高而一味求高的心理;求职失败后怨天尤人的不平衡心理;因专业前景暗淡,自身素质不强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等。不良的就业心理也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已刻不容缓。心理辅导要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为落脚点。首先,要注意对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陶冶。当现实需要与个人需求相矛盾时,部分大学生往往由于认识的偏差而产生焦虑、困惑、颓废、愤怒等情绪。心理辅导工作者要剖析这种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原因,努力使大学生以正常的心态面对矛盾,引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客观对象朝向个人需要相一致的方向发展。其次,要注意对大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意志品质的锤炼。心理辅导工作者要主动引导大学生培养一切高尚的兴趣,引导他们在经常性的克服困难与懦弱中锻炼自己的意志,逐步增强自信心。最后,要注意对大学生性格的培养和气质的诱导。通过心理辅导工作者热情的关心、真诚的帮助和正面的引导,逐渐影响、陶冶大学生的性格和气质,使大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心理行为,进而造就大学生勇于开拓进取、不畏艰难险阻的良好心理品质。
4.创新机制,有效积累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工作经验也就是实践经验,工作经验的获得仅仅依靠实验室或在假期从事一些诸如家教、促销等象征性的实践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高校必须彻底改革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彻底改革传统的实习模式,灵活创建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用人单位开展“实战演练”新机制,真正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有些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让大学生在低年级时就能够利用假期开展工作实习;有些高校对未就业学生实行“召回”制度,重新开展实践培训,等等。上述举措无疑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工作实践经验,大大增强了学生抓住就业机会的能力,值得借鉴和推广。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反思,尽早谋划自己未来的工作,积极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实践,甚至采取“零工资”暂时就业,以期主动获得工作经验。
5.强化指导,全程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无论是就业观念的形成,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养成,还是就业技能的提升,都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高校要把学生的生涯设计指导和就业技能培养真正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渗透到大学各个年级的工作中去,做到分阶段和分年级培养。大学一年级,重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个体本质的要求,培养大学生职业认知和规划技能,同时树立通识理念,自觉培养多层次的文化素质;二年级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技能;三年级侧重引导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职业需求,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增强择业决策的能力;四年级重点帮助学生开展自我认知教育,掌握就业技巧,提高大学生确定就业方向的能力、寻找就业机会的能力、写作简历和求职信以及进行面试的能力。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做好考研、留学等多手就业准备,并指导学生分析和判断政府和用人单位发布的就业信息,合理定位,量体裁衣,制定合适的就业策略。
[参考文献]
[1]陶书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2]钟一彪.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
[3]赵尔迪.经济危机中的大学生就业思考[DB/OL].http://hi.baidu.com/%86%4F%E2%9F%CC%F8%C9%A7/blog/item/0b5f639a10d489b2c8eaf407.html,2009-
02-07.
[4]张润芝.大学生就业素质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