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2009-10-09 09:56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36期
关键词:大钱小钱维纳斯

小钱也是钱

何永康

很小时候就知道,钱有“大钱”和“小钱”之分。那时,民间散落着许多古钱币,清代和民国的居多,当时称用银子铸成的银元为大钱,黄铜铸成的铜板为小钱。小钱是圆的,中间一个小方孔,便于用线穿起来携带,后来就将钱称之为“孔方兄”。为何称“兄”?因为繁体的“钱”字由“金、戈、戈”组成,“戈”“哥”同音,于是便称兄道弟。我们小孩子玩的都是小钱,上面有“康熙通宝”“道光通宝”字样。“大钱”很稀奇,上面有袁世凯的头像,一般不大敢公开示人。

在儿时的记忆里,人民币的元和角就是大钱,分算小钱。我的家乡被两条河环绕,到区里和县城都得坐渡船,一人一次收两分钱。在买票时往往出现尴尬,一船人多是熟人,咋好意思只给自己的两分,中国人又好面子,在乡小学当教师的母亲尤其如此,结果总是她抢先把一船人的票全买了。虽是小钱,但积少成多,且我家也并不宽裕。船老板是母亲的学生,看不下去,便想出了个办法。凡母亲一上船,他便高声喊道:“唐老师,你没零钱,我给你记账了,月底一起结吧。”这样,母亲就可以不用掏钱了,其他人也不用给母亲买票。

母亲还有一个学生,毕业后回家务农,我们家买过他一次烧柴,差五分零钱,母亲应承以后给他。几天后,他特地走十几里地来收那五分钱,窘得满脸通红,嗫嚅着开不了口。事后,我说这人太小气了,母亲说,小钱也是钱,五分钱可以称大半斤盐呢。要理解农民,他们太穷了。

小钱也是钱,成了母亲的名言之一。后来工作了,有了固定的收入,逐渐知道了“人无横财不富”,靠“抠”是发不了大财的,反倒大手大脚起来,既然挣不了大钱,那就把小钱用得洒脱些吧。

当然,要把小钱用得洒脱也不容易。早年参加了一个名家云集的文学笔会,分手时,不免“执手相看泪眼”,全是难舍难分、情深意长的样子。但车一启动,车上一名老作家便破口大骂一位还在车外频频挥手致意的名老诗人。原来,前一天买土特产时,名老诗人借了名老作家几十元钱,忘了还,名老作家碍于情面不好索要,但这一别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碰头,几十元钱打了水漂,如鲠在喉,只好漫骂一通解解气。

大钱与小钱的关系是辩证的,是一个哲学话题,单从这一点看,我的母亲算得上是一个朴素的民间哲学家。

哥的传说

闫晗

电影《非常完美》的后半段里,范冰冰饰演的大明星一脸不屑道:你以为我哥真的会对你认真啊?他只是个卧底!惊得“苏菲”章子怡瞪大眼睛,一脸错愕,心里一定在想:天哪,原来哥不仅是个传说……

所以,看完这部影片,女孩子最羡慕的不是结局“非常完美”的小绵羊章子怡,而是那個有“哥”的范冰冰——况且,这个哥,还是一个大帅哥!

有姐姐还算平常,有哥就很稀罕,这大约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大学的室友里只有小妹一个人有亲哥哥——当然,她的出生让家里罚了不少钱,实实在在是顶着一脑门的官司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但她童年遭到小朋友欺负时,只要把眼睛一瞪:等会儿我让我哥来揍你,就相当奏效。这句话不仅在当时极具威慑力,多年后在闺蜜圈里说起,也让一千人羡慕不已。因为成长的时候,我们都太孤单了。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们虽然有表兄弟,但男孩子也被家里宠得一脸阴柔之气,年纪再长也不像哥,不会照顾人,更不可能为谁打架。

美国有家庭版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家有三个孩子——人多才热闹,有故事讲。我们的编剧就得挖空心思寻找设置三个孩子的合法性——于是有了再婚家庭组台的《家有儿女》,爸爸带来一男一女,妈再带一个儿子,齐活了。这部剧最火的就是刘星,他身上有“哥”的特质,挨批评的事儿都能揽到自己身上,还特仗义能为谁出头打个架啥的。有了他,其余两个孩子就可以安下心扮演乖孩子。

父母不再婚也没啥,还可以认个“干哥哥”。女孩子多会用这一招,将追求自己又不来电的好男人收编了,只当是爱情备胎,保底的。多个人疼没什么不好,人家赵薇有干哥哥李泉,阿Sa有干哥哥郑伊健,黄圣依有干哥哥缪森,有哥在,圈子里混着底气也足些。

周笔畅认张国立做“干爹”,自然白饶了爹的儿子张默这个干哥哥,也不是什么坏事,熟人多好办事嘛。更有《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的“谋女郎”李曼在她的第一部电视剧《梦幻天堂》的关机仪式上,宣布将该戏母子档导演刘国权、李大为分别认作“干妈”和“哥哥”,加上之前演电影认的干爹张艺谋,正好凑齐一桌麻将。这才拍了两部戏呢,这姑娘以后“认亲”的前途无量啊。

至于范冰冰,不仅在戏里占了有哥的便宜,戏外更是因哥得意,先是东阳老板贾云,又是功夫之王洪金宝,说不清是干哥哥还是干爹了,管他呢,用途都是一样的。

也许,哥从来都不是个传说。

维纳斯之带

寇研

维纳斯之带,多美的名,听起来像制作考究的女性饰品,其实,不过是贞操带。相传其原产地在意大利的贝加莫城,因而别名贝加莫锁,诞生在文艺复兴时代,大多是铁制。当然,家大业大且闲得发慌的贵族、世家,会选用金银打制,还会在带面雕文刻字,极尽奢华之能事。这种摆阔使人想起18世纪扬州盐商的黄金夜壶。

关于维纳斯之带的形状,有专门描述:“一具小小的金格栅,用四条绸缎裹住的钢链巧妙地挂在也是用黄金打成的腰带上。两根钢链在前面,两条在后面,从左右两侧吊住格栅。在后面,胯股上方有把锁,锁住带子,用一把极小的钥匙开启。”听起来繁复之极。有些贞操带的式样更笨重,前胸后背都给密封了,只露两根光溜溜的胳膊,很像连体泳装,只不过穿这泳装下水,休想再浮出水面。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吃喝拉撒,维纳斯之带的关键部位都预留有孔,这孔的半径大约和丈夫的心眼儿一样大小。

据说维纳斯之带是商人发明的。古代交通的不便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商人出门采办货物,一走可能就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有时甚至一年半载,这个时间长度足够一个放荡妻子怀孕、生产并及时送人了——仅这么一想,就足以让商人丈夫惊出一身冷汗。于是乎,关门上锁,人走茶凉,似乎是最妥善的选择。

维纳斯之带显示的自鸣得意,和商人的沾沾自喜也有相通之处:他以为自己忽悠了所有人,做到滴水不漏,却不料保险柜的背面早被掏了个洞。他自以为万无一失的财宝,正从这洞里源源不断地运出去。而挖他墙角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日防夜防的妻子。这样的夫妻搭档,很像卡通片《猫和老鼠》里那一对冤家。丈夫是志大才疏的汤姆,空有一腔热血,却难以撒在点子上;而妻子的招数,类似那只小耗子,凸显生活那很阳光也很三八的一面。

用心良苦的丈夫,揣着钥匙,很有安全感,“放心地到东方去了”。但他忘了把锁匠也一起带走。似乎没有任何职业道德能阻止一个锁匠替人开锁,他到底不是牧师,只负责开锁,不负责人的灵魂。所以

被维纳斯之带束缚的妻子,只要愿意,都能有一套钥匙。到后来,锁匠熟谙市场之需,在打造贝加莫锁的钥匙时,配备两套,一套卖给丈夫,一套卖给妻子。

结果,文艺复兴时代的通奸现象热火朝天,以致有人说:“通奸如今就像捡起一块石头抛出去一样平常。”至于维纳斯之带在通奸风气中的效用,历史学者很是愤世嫉俗:“它生生把女人变成了婊子。”那搞了这项发明的男人们呢?哦,他们去了东方,带着钥匙和一顶骚哄哄的绿帽子。

嫁个“钉子户男”

尹天仇

大概在昨晚七点三十五分的时候,正在海底捞胡吃海塞的我们同时接到闺蜜YY的短信,内容一致:我决定嫁了,×月×号,到武汉的机票酒店都给你们定好了,到时候乖乖到场。我们默默以排列组合模式交换了一圈眼神,不由唏嘘不已:我们看到了过程,却没猜到这结局……

YY同学家境殷实,知书达礼,名牌大学理科硕士,全国某选美比赛最具亲和力小姐,无数追求者狂轰滥炸,正可谓万千宠爱云集一身。然而,彼时的YY同学却是个对爱情充满浪漫幻想、无可救药的文艺女青年。她义无反顾地放弃了高薪光鲜的就业机会而选择留校,只因她更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当初教过自己一个学期电影赏析选修课、很少在课上说话只顾抽着烟放电影的某文艺男青年。

这种故事的结局已经滥俗到让人不忍重复。YY很快发现,文藝男青年最美好的地方仅仅是在黑暗的教室里,那抽烟放电影时的背影。

受伤了、梦醒了、长大了的YY不再文艺,她奋发向上,很快在事业上小有所成,而就在此时,“成功男”当仁不让地闯入了YY的心房。现在看来,除了已经结婚生子这一点外,这个“成功男”端的与YY是郎才女貌,无比般配。当YY得知这一点后,面对“成功男”那“纯情”的目光和海誓山盟,YY心软了,再次义无反顾地点了点头。

当局者永远都心存幻想,殊不知生活是个三流编剧,在面对这种故事时永远懒得更换桥段。暗无天日的地下恋情让YY理所当然地心理失衡,脾气暴躁。终于,当“成功男”再一次跪在面前,甩出“纯情”目光和海誓山盟的时候,得到的是一个鲜红醒目的掌印和一句振聋发聩的“滚”。

说到这里,想必你早已猜到,真命天子“钉子户男”终于出场了,原来他一直默默潜伏在YY身边,若即若离,忽隐忽现。

“钉子户男”从大学时期就开始暗恋YY,持之以恒的精神使他在某个恰当的时刻出现在了某个恰当的地点,于是YY接受了他,并很快答应跟随他离开北京,奔赴武汉,这一切都那么突然,又是那么的义无反顾。

机场送别的那天,YY同学很坚强,始终面带笑容,和我们拥抱作别,而拘谨羞涩的“钉子户男”则提着行李远远地驻足观望。

看着他们并肩离去的背影,小Z感叹:从背影看,好不般配啊。而我却想起YY与我拥抱作别时的低语:我觉得,这次我没错……

猜你喜欢
大钱小钱维纳斯
千姿百态维纳斯
小钱
当代维纳斯的诞生
糖公鸡
著名雕像背后的故事
赚贼的钱
助贼逃跑
天生我才
真是急死人
挣不到大钱怎么办?/挣到大钱干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