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高校首要的政治任务。确定好实践载体,是保证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北京语言大学抓住学习实践活动这一重要机遇,着眼于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战略目标,精心设计了“创新办学理念,强化办学特色,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水平”实践载体。这一实践载体把学校的改革发展放在服务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整体外交战略需要的使命中加以凝练,既总结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厘清了在加快推进汉语国际推广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又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突破发展瓶颈、谋划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创新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的目标
创新办学理念,首先要坚持科学定位,根据学校历史传统、学科特色和资源条件,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路径。近年来,学校对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总结,确立了学校总体目标定位、类型定位、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学科发展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基本教育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要的办学思路。如今,“建设国际型高水平大学,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在全校师生中已深入人心,为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创新办学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观念创新在更广的平台、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当前,学校的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认清、找准问题,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程度,决定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广度和深度。学校把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放在5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学校发展历史进程中来学习,放在当前学校所处的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和担负的新任务中来把握,放在未来10多年学校发展的方向、目标、使命中来思考。在学习和讨论中,大家努力思考学校科学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学校科学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学校科学发展的道路是什么,将思想观念从不符合国际型高水平大学发展要求、不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决策的狭隘眼界中解放出来,从不符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不适应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认识偏误中解放出来。
学校党委在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梳理出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8个问题:一是围绕学校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创新办学理念。二是围绕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需要,突出办学特色,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推进特色学科和相关学科群协调发展。三是围绕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成长成才模式,提高中外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四是围绕教学质量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有效结合。五是围绕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着力解决师生关注的突出问题。六是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七是围绕学校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建设规划。八是围绕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
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大背景下,如何准确定位国际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如何正确把握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办学思路,我们认为,牢记国家在前进道路上所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前提;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实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是学校发展拥有的最大优势和最大机遇。要抓住、抓好这个发展机遇,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规划未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重点在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上下功夫。唯此才会找到发展的新思路、新动力,以及新的破解方法。为准确把握影响和制约汉语国际推广的难点和突出问题,学校开展了围绕学习实践活动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比如,在召开的“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研究”调研座谈会上,大家通过研讨,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型高水平大学、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深刻内涵、指标体系、目标要求,以及我们与之存在的差距。学校开展的一系列讨论和调研,都紧密围绕学校的实践载体,重点讨论学校的国际型体现在哪里,高水平体现在哪里,制约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如何深入等问题。通过研讨,学校明确提出了建设名副其实的汉语国际推广核心基地的具体指标,要在“五出”上下功夫,即出理论、出模式、出标准、出教材、出人才;提出了要解决学校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必须做到“六入”,即从汉语本身入手,从教师和教学法入手,从学习者入手,从学习环境入手,从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入手,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入手。
二、强化办学特色,进一步夯实科学发展的基础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当前,国内外许多高校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有一个共识,就是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因为特色是力量之源,是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有特色才能有优势、实力和发展,有特色才能有竞争力和高质量。不同的大学由于在教育体系中的目标定位、学科结构、历史传统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和特色。一所大学只有认清自己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保持自己的个性,才能办出特色,保持优势。
根据办学特色优势理论,学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和重点突破,坚持特色发展道路,进一步发挥汉语国际教育和语言学科优势,把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当作首要任务,在探索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真正在汉语国际教育和语言学科方面做到中国领先、世界知名,把学校建设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语言教学与研究的重镇、思想库和重要策源地。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10年,通过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进一步发挥语言教学与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加快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以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核心基地为基础,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的示范基地;通过特色学科与相关学科群的协调发展,实现建设教学研究型、国际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学校这一发展战略目标得到了专家教授和广大师生的认可。学校有独特的汉语教学模式,有遍布世界的校友,有较高的国际声誉,这些都是我们的特色资源,也是竞争的稀缺资源。汉语国际推广作为一种人文外交形态,对于增加国与国之间的互信和了解起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相比,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具有更直接、有效和持久的国家外交影响力。北语的办学目标和国家的外交需要密不可分。学校通过推广汉语和弘扬中华文化,培养了大批熟悉和热爱中国文化的留学生,他们承担了更直接的外宣工作和外交任务。基于此,学校有条件、有能力、更有责任为提升国家软实力、服务国家整体外交作出更好更多的贡献。
建校47年来,学校始终在“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方面占有特殊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要立足在汉语国际推广和弘扬中华文化上。目前,汉语国际推广在发展战略、工作重心、推广理念、推广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正在经历着重大调整和深刻变革,学校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学校实现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水平,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
理念是办学之魂,办大学要遵循现代大学理念;特色是立校之本,办大学要办出特色。创新理念、办出特色才能有高水平,才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文化大繁荣”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学校充分认识这一历史机遇所具有的意义,引导全校以汉语国际推广为己任,全方位服务国家汉语国际推广的重大战略;紧紧把握住“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水平”这条主线,在学科整合和资源优化的平台上,进一步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水平,在保持汉语国际教育高水平的基础上,形成、保持并不断巩固学校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校牢记推广汉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主动适应国家需求,积极开展实践探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学校历史与发展上看,作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核心基地,学校的成长发展始终与国家改革开放紧密相连;努力建设汉语国际推广的核心基地,全方位服务国家外交大战略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汉语国际教育在未来发展中会遇到方方面面的挑战,学校要积极应对挑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科学规划,未雨绸缪;要进一步发挥学校的优势、不断突出特色,发挥核心基地的引领作用;要创新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理念,建设开放型、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基地,从跨文化的角度,在教师、教材和教学法3方面实现创新,在应用上和实用上有所突破,大力解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瓶颈问题;要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方面创新理念,加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克服文化差异和话语体系差异的困难,为全国创造经验,树立榜样。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也必须伴随汉语和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加快学校国际型高水平建设步伐,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水平,建设名副其实的汉语教学核心基地,是时代赋予学校的神圣职责,也是所有北语人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历史曾赋予北语特殊的任务,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北语又承载了新的使命。我们必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举全校之力,创新办学理念,强化办学特色,不断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水平,把学校在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方面形成的特色与优势转化为提高海外汉语教学质量、突破汉语教学难点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名副其实的汉语国际推广核心基地,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作出北语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