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大铮
马思聪音乐艺术馆揭幕
“感谢广州人民对我父亲的厚爱和敬重!感谢为马思聪艺术馆的建立而忘我工作的先生和女士们!我父亲马思聪为发展中国新音乐事业奋斗不息,一生为追求我们民族最美的声音这个崇高境界而精心探索,不畏劳苦地大胆创新,为人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我相信马思聪艺术馆的建立,将会很好地弘扬父亲这种精神,激励后人更努力来用音乐发扬中国文化!我为马思聪艺术馆的建立感到无比高兴!但由于我的身体原因,不能前来出席这个隆重的揭幕仪式,深感遗憾,请领导和来宾原谅。祝贺马思聪音乐艺术馆成功!中国的音乐事业欣欣向荣!”
当广州艺术博物院陈夏书记在揭幕式上宣读了马思聪的儿子马如龙的亲笔信时,全场嘉宾无不为之动容。
在婉转悠扬的《思乡曲》的回荡声中,“马思聪音乐艺术馆”在广州艺术博物院隆重揭幕了。这一时刻是2002年5月17日上午10时。
在现场演奏马思聪“思乡曲”的是“星海音乐学院”的两个女学生:一个拉小提琴,一个钢琴伴奏。而那个颇为显眼的长3米、重半吨的乌黑锃亮的珠江牌卧式钢琴,则是珠江钢琴厂总经理童志成为“马思聪音乐艺术馆”揭幕式特地送来的。
在出席揭幕式的数百名中外嘉宾中,有广州市的领导王德业、陈传誉、苏晋中、姚蓉宾,中国音协港澳台联络委员会主任刘晓音,香港著名音乐家费明仪,抗日战争时期曾为马思聪组织演出、为马思聪钢琴伴奏的李素心夫妇,曾顶着巨大压力为马思聪平反的原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陈自明,曾为马思聪作品进行整理修订出版的著名作曲家苏夏,曾二十二年如一日自发研究马思聪年谱的音乐教育家张静蔚,马思聪的入门弟子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为马思聪遗物捐赠和建馆奔走呼号、穿针引线的《中新社》驻纽约记者麦子,马思聪的二女胥吉承凯,外孙女吉家欣,马思聪的叔伯兄弟马思周,侄女马之庸……这个令大洋两岸无数人牵肠挂肚的“马思聪音乐艺术馆”终于在马思聪90 周年诞辰纪念日时落成了。在人们为此感到激动、欣慰时,不免又感到了丝丝遗憾、伤感:马思聪家庭中最重要的5个成员——马思聪、夫人王慕理、女儿马碧雪、马瑞雪都已相继去世,唯一在世的儿子马如龙却因病疾在身不能前来。
广州市领导人致辞说:马思聪是广东人,在20 世纪30年代从法国留学回国即在广州创办“私立广州音乐院”,并先后在“广东艺术专科学校”、“广州中山大学”从事音乐教学活动。广州人民对马思聪先生有着深深地景仰和感情。“马思聪音乐艺术馆”的落成,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马思聪先生的音乐艺术,促进广州市的文化建设和提升广州的文化品味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走近马思聪
踏着《思乡曲》的音符,人们沿着半月型的旋梯拾阶而上,就看到了矗立在“马思聪音乐艺术馆”大门处的马思聪全身塑像。马思聪紧闭双唇,眯缝着眼睛,似陶醉又似沉思地拉着他的小提琴。
“马思聪音乐艺术馆”一前一后分为两个大厅,前厅为展示区,后厅为视听区。展示区展示着有关马思聪的文物;视听区为马思聪音乐作品及中外音乐经典作品欣赏厅。
展示区按马思聪的艺术生平分为“南粤之光”、“京华乐章”、“海外回音”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南粤之光”反映的是马思聪先生在1923年至1949年间 的两度出洋留学及在国内战争年代从事音乐创作的坎坷历程。第二部分“京华乐章”反映的是马思聪先生在1949年至1966年出任共和国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期间的教学育人及音乐创作的辉煌成就。第三部分“海外回音”反映马思聪先生侨居海外时期从事音乐艺术活动及创作的情况。在此展出的实物、手稿、图片、资料就有100多件。
进入“马思聪音乐艺术馆”大门就是展示区。豁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汉白玉屏风,屏风上镂出两个空洞,一横一竖放着马思聪生前用过的两把名贵的意大利小提琴。屏风右侧用中英文刻着马思聪生平简历,屏风的背面镂刻着马思聪艺术年表,年表前面宽大的地毯上放着马思聪晚年在美国费城维莎根大道公寓使用的钢琴,钢琴旁安放着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李行健教授制作的马思聪半身像:马思聪身着西服,打着领结,神情安详自信。在他那安详的表情后面似乎可以看到翻腾着的大师的丰富的思绪情怀和音乐灵感的巨澜。熟悉马思聪的人,都被这座神形酷似的马思聪塑像深深地打动。
展示区的南、北面墙上,悬挂着一张张电脑激光刻蚀展示板,图文并茂地展示着马思聪的人生历程、艺术成就。展示板的下面,是一个个玻璃展柜,展柜里放着马思聪的作品手稿、演出服、著作,与亲友的通信、贺卡,珍藏的字画、奖品、花瓶和有关反映马思聪的报刊、杂志、书籍、文物等。
玻璃展柜里展出的马思聪的作品原稿有提琴曲《小提琴二重奏》、《西藏音诗》、《双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第三回响曲》、《高山组曲》,有歌曲《李白六首》,舞剧《晚霞》,歌剧《热碧亚》。这些作品都是马思聪在海外二十年创作的。据悉,马思聪在1966年以前的作品原稿,除少量被中央音乐学院珍藏外,大多在“文革”中被毁或失散。展品中还有马思聪给老朋友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凌、作曲家苏夏的书信、贺卡、题词;有中央乐团著名指挥家严良琨捐赠的1949年香港出版的“马思聪新作演奏会”的宣传册子;有马思聪的入门弟子向泽沛捐赠的马思聪赠送给他的德国名牌小提琴琴弦;有北京马思聪研究会赠送的书籍《论马思聪》、《居高声自远》、《中国近现代音乐家评传》;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静蔚赠送的《马思聪年谱》;有马思聪侄女马之庸捐赠的马思聪的眼镜、照片、资料;有马思聪儿子马如龙的同学中国《音乐周报》记者姜澄捐赠的60年代马思聪送给他的冰刀和《音乐周报》2001年全年合订本。这个合订本刊登了音乐界评选出的“二十世纪中国乐坛二十件大事”,“马思聪的小提琴作品”当选其中。展品中还有著名画家叶浅予、舞蹈艺术家白淑湘送给马思聪的画作;美国三藩市政府颁发给马思聪的“世界音乐家和作曲家奖状”和三藩市的城门钥匙;美国加尼福利亚州的华侨赠送给马思聪的刻有“驰名中外”的金盾;中国驻纽约总领馆赠送给马思聪的景泰蓝花瓶。
展品中有一些是多媒体作品:有唱片公司出版的《中国小提琴作品精选》的VCD,其中有四个马思聪的曲子;有多个小提琴家演奏马思聪作品的VCD;还有三张珍贵的旧唱片。一张是马思聪演奏自己的作品《思乡曲》;一张是马思聪演奏邦士的作品《情歌》;还有一张是郑石生演奏马思聪的作品《第二回响曲》。
在展出的文物中马思聪的两幅题词和他的语录吸引着许多人。两幅题词分别是“礼能节众,乐能和众”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前者是马思聪为中央音乐学院成立35周年的题词;后者是马思聪赠给好友李凌的。题词言简意骇,发人深悟。前者,张静蔚教授的解释是“道德可以规范群众,音乐可以团结群众”;后者,李凌院长解释是“拍马越多,倒霉越快”。
归根结底,一个杰出的音乐家也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不然,他是不可能创作出使人震撼、令人陶醉的传世之作来的。马思聪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她有着丰富的音乐宝藏,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份遗产是我国作曲家特有的礼物,是所有作曲家的命根……中国的音乐家们,除了向西洋学习技巧,要向我们的老百姓学习,他们代表我们的土地、山、平原与河流” 的这段语录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在北面墙角的玻璃罩里放置着一个北京四合院的模型,这是马思聪当年在北京的故居。
1949年马思聪和一百多名香港文化界知名人士回到北京,周恩来曾特地会见马思聪。周恩来说:“我们要建立自己的音乐学府,请马先生出任院长,为中国培养自己的音乐人才。”1949年12月18日,中央音乐学院在天津成立(1958年迁至北京),马思聪被周总理任命为院长。在北京,周总理特地为马思聪安排了一个独门独户的四合院,一台专车,一个司机,一个厨师,这在当时相当于中央部长一级的规格,可见周总理对中央音乐学院及马思聪先生的重视。在远隔太平洋彼岸的费城,马思聪的儿子马如龙曾无限眷念地在电话里对我说:“院子里还有两棵枣树,两棵榆树,一棵柿子树……”
在模型后面转角处,展示着马思聪当年北京故居复原的书房:花瓷砖的地面,1米高的木墙裙,贴有浅蓝色纸花的墙面,墙上悬挂着一幅齐白石的国画,一张办公台,一把椅子,一个书架 ,一个花架,一把意大利小提琴随意地放在一台立式钢琴上。办公台上放着马思聪使用过的笔筒、原珠式铅笔和老花镜。
当年马思聪的入门第子如今大名鼎鼎的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小提琴演奏家向泽沛说:“当年,我们都曾到过马院长书房学琴,马院长坐在办公台那儿,我们站在办公台对面,或听他讲课,或指导我们拉琴,马院长的话不多,当他觉得我们拉得不对时,就随手拿起他台面的小提琴做几个示范动作,接着,我们再继续练……”
西面的整幅墙镶坎着长16米、高2.5米、厚0.15米的汉白玉巨型浮雕。浮雕的主体镂刻着马思聪的脍炙人口的《思乡曲》五线谱。饰以金粉的五线谱及音符在洁白的汉白玉上十分醒目,熠熠生辉。浮雕的下端,是延绵不断的高山浮云。站在这宏伟凝重的浮雕前,无不为这浮雕的气势及《思乡曲》的魅力所震摄。
《思乡曲》既是马思聪的成名之作,也是萦绕着马思聪一生的思绪和情结。《思乡曲》就是马思聪啊!就像《黄河大合唱》就是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聂耳一样。坚实、高雅的汉白玉不正是象征着马思聪纯洁无暇的艺术人生?高山浮云不正是象征着马思聪在艺术生涯中的坎坷历程和他那一生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怀?
视听区与展示区隔着一个用红砂岩筑就的门洞,视听区的中央是一个圆柱型的红砂岩浮雕:大海、帆船、海鸥、榕树、牧童、山村、小屋……多么美丽,多么宁静,多么写意!这就是养育了马思聪的家乡——广东省海丰县。湛蓝的天空,银色的海滩,热烈的红砂岩,盘根错节的大榕树,海风的吹拂,大海的波涛,海鸥的啼叫,牧童的笛声,渔民的放歌,海陆丰地区特有的西秦戏、白字戏,这浓郁的家乡情结和文化深深地在马思聪的心里扎了根,这扎了根的家乡情结和文化又令马思聪一生创作出了如此丰富、感人的“思乡”乐章。
视听区呈圆柱型,以门洞、中央浮雕为界分为两边:每边墙上各镶嵌着两台目前国内最大的107厘米等离子电视荧屏,墙边各放着5台立式导赏触摸屏。参观者可在控制面板上自行操作欣赏音像作品。
站在导赏触摸屏前,荧屏上即显示出有“马思聪作品欣赏”、“马思聪生平简介”、“马思聪艺术年表”、“珍藏文物”、“影碟放送”、“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等栏目字样。用手点击栏目,荧屏即显示出你所需要的内容。
在“马思聪作品欣赏”栏,可以欣赏到中外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马思宏、盛中国、陈立新、谢楠、孔朝辉、爱德华格拉齐演奏的马思聪作品,中央音乐学院、广州乐团的马思聪作品演奏会。在“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栏,有中国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的古乐;有广东音乐、广东渔歌、潮州音乐、海陆丰的白字戏;西北的秦腔;四川、湖南、黄河河套地区的民歌、民谣;有中国各种民乐的演奏;有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巴赫、肖邦、德彪西、李斯特、贝多芬、海顿、舒伯特、门德松、柏辽兹、勃拉姆斯等人的音乐作品演奏。马思聪从小就是在这些古今中外丰富的音乐艺术的熏陶下成为起来的。在“马思聪音乐艺术馆”欣赏这些作品,不但令人赏心悦目,兴许还可触发怀古之幽情。
在“珍藏文物”栏,观众可以仔细欣赏马思聪的小提琴、钢琴、奖品、字画。在“马思聪生平简介”栏,可以欣赏到一组用十四幅精美的油画表现的马思聪光辉又坎坷的人生。在“影碟放送”栏,人们可以听到用马思聪的《思乡曲》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前奏及结尾音乐的片断;人们还可以看到张学良将军点听马思聪《思乡曲》时老泪纵横的动人情景;可以重温伴随着千千万万少先队员成长的、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先儿童队队歌》;还可以看到一部电视散文《心旅》、音乐片《乡思》和马思聪的介绍片《思乡的乐章》。当然,最堪珍贵的还是马思聪的小提琴演奏和马思聪在北京期间的活动镜头。
目前,视听区正式播发的马思聪演奏的曲子有《思乡曲》、《牧歌》等。马思聪的活动镜头有:1949年马思聪参加北京文代会;1956年马思聪跟随贺龙元帅访问朝鲜;1959年马思聪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活动。在这些四、五十年前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活跃在音乐、政治、社会舞台上的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马思聪,那是马思聪的春天,那是马思聪最辉煌的日子。当马思聪在1966年因“文化革命”被迫出走异国他乡,而在这后二十年创作出的歌曲《家乡》、《阿美山歌》、《李白诗六首》、《唐诗八首》,以台湾高山族音乐为题材的小提琴曲《阿美组曲》、《高山组曲》,以《聊斋》为题材的中国舞剧《晚霞》,以新疆民间故事为题材的歌剧《热碧亚》无不凝聚着马思聪爱国思乡的情结。难怪当马思聪得知为自己冤案平反时动情地说出“苏武牧羊十九年啊”的话来。
在“马思聪音乐艺术馆”里,处处都能感受到音乐艺术的氛围:马思聪的音乐作品在耳际回荡;天花板上的射灯呈钢琴琴键状;红砂石的横向装饰呈五线谱状;连天花板的造型也饰以音符状。不少中外观众在此流连忘返,戴上耳机一听就是一、两个小时。他们说:“这里不但可以了解马思聪和他的音乐艺术,还是一个欣赏中外名曲的好地方。”
“马思聪音乐艺术馆”是广州艺术博物院设在这里的第十个名人馆,也是全国第一个为音乐艺术家设立的艺术馆。
“马思聪音乐艺术馆”落成了,这是马思聪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这是祖国、人民为马思聪和马思聪音乐艺术树立的一座丰碑。
马思聪应该得到了慰籍。
马思聪的一生,太多的坎坷,太多的磨难,太多的遗憾:他深深眷恋着祖国和家乡,却偏偏弃她而去;他说要回来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每一寸土地,他却偏偏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多少叹息,多少遗憾,多少悬念都随着“马思聪音乐艺术馆”的落成,在海内外所有关注着他、热爱着他的人的心中划上了一个美丽的休止符……
踏着《思乡曲》的音符,人们沿着半月型的旋梯拾阶而上,就看到了矗立在“马思聪音乐艺术馆”大门处的马思聪全身塑像。马思聪紧闭双唇,眯缝着眼睛,似陶醉又似沉思地拉着他的小提琴。
“马思聪音乐艺术馆”一前一后分为两个大厅,前厅为展示区,后厅为视听区。展示区展示着有关马思聪的文物;视听区为马思聪音乐作品及中外音乐经典作品欣赏厅。
展示区按马思聪的艺术生平分为“南粤之光”、“京华乐章”、“海外回音”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南粤之光”反映的是马思聪先生在1923年至1949年间 的两度出洋留学及在国内战争年代从事音乐创作的坎坷历程。第二部分“京华乐章”反映的是马思聪先生在1949年至1966年出任共和国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期间的教学育人及音乐创作的辉煌成就。第三部分“海外回音”反映马思聪先生侨居海外时期从事音乐艺术活动及创作的情况。在此展出的实物、手稿、图片、资料就有100多件。
进入“马思聪音乐艺术馆”大门就是展示区。豁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汉白玉屏风,屏风上镂出两个空洞,一横一竖放着马思聪生前用过的两把名贵的意大利小提琴。屏风右侧用中英文刻着马思聪生平简历,屏风的背面镂刻着马思聪艺术年表,年表前面宽大的地毯上放着马思聪晚年在美国费城维莎根大道公寓使用的钢琴,钢琴旁安放着著名雕塑家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李行健教授制作的马思聪半身像:马思聪身着西服,打着领结,神情安详自信。在他那安详的表情后面似乎可以看到翻腾着的大师的丰富的思绪情怀和音乐灵感的巨澜。熟悉马思聪的人,都被这座神形酷似的马思聪塑像深深地打动。
展示区的南、北面墙上,悬挂着一张张电脑激光刻蚀展示板,图文并茂地展示着马思聪的人生历程、艺术成就。展示板的下面,是一个个玻璃展柜,展柜里放着马思聪的作品手稿、演出服、著作,与亲友的通信、贺卡,珍藏的字画、奖品、花瓶和有关反映马思聪的报刊、杂志、书籍、文物等。
玻璃展柜里展出的马思聪的作品原稿有提琴曲《小提琴二重奏》、《西藏音诗》、《双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第三回响曲》、《高山组曲》,有歌曲《李白六首》,舞剧《晚霞》,歌剧《热碧亚》。这些作品都是马思聪在海外二十年创作的。据悉,马思聪在1966年以前的作品原稿,除少量被中央音乐学院珍藏外,大多在“文革”中被毁或失散。展品中还有马思聪给老朋友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凌、作曲家苏夏的书信、贺卡、题词;有中央乐团著名指挥家严良琨捐赠的1949年香港出版的“马思聪新作演奏会”的宣传册子;有马思聪的入门弟子向泽沛捐赠的马思聪赠送给他的德国名牌小提琴琴弦;有北京马思聪研究会赠送的书籍《论马思聪》、《居高声自远》、《中国近现代音乐家评传》;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静蔚赠送的《马思聪年谱》;有马思聪侄女马之庸捐赠的马思聪的眼镜、照片、资料;有马思聪儿子马如龙的同学中国《音乐周报》记者姜澄捐赠的60年代马思聪送给他的冰刀和《音乐周报》2001年全年合订本。这个合订本刊登了音乐界评选出的“二十世纪中国乐坛二十件大事”,“马思聪的小提琴作品”当选其中。展品中还有著名画家叶浅予、舞蹈艺术家白淑湘送给马思聪的画作;美国三藩市政府颁发给马思聪的“世界音乐家和作曲家奖状”和三藩市的城门钥匙;美国加尼福利亚州的华侨赠送给马思聪的刻有“驰名中外”的金盾;中国驻纽约总领馆赠送给马思聪的景泰蓝花瓶。
展品中有一些是多媒体作品:有唱片公司出版的《中国小提琴作品精选》的VCD,其中有四个马思聪的曲子;有多个小提琴家演奏马思聪作品的VCD;还有三张珍贵的旧唱片。一张是马思聪演奏自己的作品《思乡曲》;一张是马思聪演奏邦士的作品《情歌》;还有一张是郑石生演奏马思聪的作品《第二回响曲》。
在展出的文物中马思聪的两幅题词和他的语录吸引着许多人。两幅题词分别是“礼能节众,乐能和众”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前者是马思聪为中央音乐学院成立35周年的题词;后者是马思聪赠给好友李凌的。题词言简意骇,发人深悟。前者,张静蔚教授的解释是“道德可以规范群众,音乐可以团结群众”;后者,李凌院长解释是“拍马越多,倒霉越快”。
归根结底,一个杰出的音乐家也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不然,他是不可能创作出使人震撼、令人陶醉的传世之作来的。马思聪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她有着丰富的音乐宝藏,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份遗产是我国作曲家特有的礼物,是所有作曲家的命根……中国的音乐家们,除了向西洋学习技巧,要向我们的老百姓学习,他们代表我们的土地、山、平原与河流” 的这段语录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在北面墙角的玻璃罩里放置着一个北京四合院的模型,这是马思聪当年在北京的故居。
1949年马思聪和一百多名香港文化界知名人士回到北京,周恩来曾特地会见马思聪。周恩来说:“我们要建立自己的音乐学府,请马先生出任院长,为中国培养自己的音乐人才。”1949年12月18日,中央音乐学院在天津成立(1958年迁至北京),马思聪被周总理任命为院长。在北京,周总理特地为马思聪安排了一个独门独户的四合院,一台专车,一个司机,一个厨师,这在当时相当于中央部长一级的规格,可见周总理对中央音乐学院及马思聪先生的重视。在远隔太平洋彼岸的费城,马思聪的儿子马如龙曾无限眷念地在电话里对我说:“院子里还有两棵枣树,两棵榆树,一棵柿子树……”
在模型后面转角处,展示着马思聪当年北京故居复原的书房:花瓷砖的地面,1米高的木墙裙,贴有浅蓝色纸花的墙面,墙上悬挂着一幅齐白石的国画,一张办公台,一把椅子,一个书架 ,一个花架,一把意大利小提琴随意地放在一台立式钢琴上。办公台上放着马思聪使用过的笔筒、原珠式铅笔和老花镜。
当年马思聪的入门第子如今大名鼎鼎的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小提琴演奏家向泽沛说:“当年,我们都曾到过马院长书房学琴,马院长坐在办公台那儿,我们站在办公台对面,或听他讲课,或指导我们拉琴,马院长的话不多,当他觉得我们拉得不对时,就随手拿起他台面的小提琴做几个示范动作,接着,我们再继续练……”
西面的整幅墙镶坎着长16米、高2.5米、厚0.15米的汉白玉巨型浮雕。浮雕的主体镂刻着马思聪的脍炙人口的《思乡曲》五线谱。饰以金粉的五线谱及音符在洁白的汉白玉上十分醒目,熠熠生辉。浮雕的下端,是延绵不断的高山浮云。站在这宏伟凝重的浮雕前,无不为这浮雕的气势及《思乡曲》的魅力所震摄。
《思乡曲》既是马思聪的成名之作,也是萦绕着马思聪一生的思绪和情结。《思乡曲》就是马思聪啊!就像《黄河大合唱》就是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聂耳一样。坚实、高雅的汉白玉不正是象征着马思聪纯洁无暇的艺术人生?高山浮云不正是象征着马思聪在艺术生涯中的坎坷历程和他那一生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怀?
视听区与展示区隔着一个用红砂岩筑就的门洞,视听区的中央是一个圆柱型的红砂岩浮雕:大海、帆船、海鸥、榕树、牧童、山村、小屋……多么美丽,多么宁静,多么写意!这就是养育了马思聪的家乡——广东省海丰县。湛蓝的天空,银色的海滩,热烈的红砂岩,盘根错节的大榕树,海风的吹拂,大海的波涛,海鸥的啼叫,牧童的笛声,渔民的放歌,海陆丰地区特有的西秦戏、白字戏,这浓郁的家乡情结和文化深深地在马思聪的心里扎了根,这扎了根的家乡情结和文化又令马思聪一生创作出了如此丰富、感人的“思乡”乐章。
视听区呈圆柱型,以门洞、中央浮雕为界分为两边:每边墙上各镶嵌着两台目前国内最大的107厘米等离子电视荧屏,墙边各放着5台立式导赏触摸屏。参观者可在控制面板上自行操作欣赏音像作品。
站在导赏触摸屏前,荧屏上即显示出有“马思聪作品欣赏”、“马思聪生平简介”、“马思聪艺术年表”、“珍藏文物”、“影碟放送”、“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等栏目字样。用手点击栏目,荧屏即显示出你所需要的内容。
在“马思聪作品欣赏”栏,可以欣赏到中外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马思宏、盛中国、陈立新、谢楠、孔朝辉、爱德华格拉齐演奏的马思聪作品,中央音乐学院、广州乐团的马思聪作品演奏会。在“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栏,有中国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的古乐;有广东音乐、广东渔歌、潮州音乐、海陆丰的白字戏;西北的秦腔;四川、湖南、黄河河套地区的民歌、民谣;有中国各种民乐的演奏;有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巴赫、肖邦、德彪西、李斯特、贝多芬、海顿、舒伯特、门德松、柏辽兹、勃拉姆斯等人的音乐作品演奏。马思聪从小就是在这些古今中外丰富的音乐艺术的熏陶下成为起来的。在“马思聪音乐艺术馆”欣赏这些作品,不但令人赏心悦目,兴许还可触发怀古之幽情。
在“珍藏文物”栏,观众可以仔细欣赏马思聪的小提琴、钢琴、奖品、字画。在“马思聪生平简介”栏,可以欣赏到一组用十四幅精美的油画表现的马思聪光辉又坎坷的人生。在“影碟放送”栏,人们可以听到用马思聪的《思乡曲》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前奏及结尾音乐的片断;人们还可以看到张学良将军点听马思聪《思乡曲》时老泪纵横的动人情景;可以重温伴随着千千万万少先队员成长的、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先儿童队队歌》;还可以看到一部电视散文《心旅》、音乐片《乡思》和马思聪的介绍片《思乡的乐章》。当然,最堪珍贵的还是马思聪的小提琴演奏和马思聪在北京期间的活动镜头。
目前,视听区正式播发的马思聪演奏的曲子有《思乡曲》、《牧歌》等。马思聪的活动镜头有:1949年马思聪参加北京文代会;1956年马思聪跟随贺龙元帅访问朝鲜;1959年马思聪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活动。在这些四、五十年前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活跃在音乐、政治、社会舞台上的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马思聪,那是马思聪的春天,那是马思聪最辉煌的日子。当马思聪在1966年因“文化革命”被迫出走异国他乡,而在这后二十年创作出的歌曲《家乡》、《阿美山歌》、《李白诗六首》、《唐诗八首》,以台湾高山族音乐为题材的小提琴曲《阿美组曲》、《高山组曲》,以《聊斋》为题材的中国舞剧《晚霞》,以新疆民间故事为题材的歌剧《热碧亚》无不凝聚着马思聪爱国思乡的情结。难怪当马思聪得知为自己冤案平反时动情地说出“苏武牧羊十九年啊”的话来。
在“马思聪音乐艺术馆”里,处处都能感受到音乐艺术的氛围:马思聪的音乐作品在耳际回荡;天花板上的射灯呈钢琴琴键状;红砂石的横向装饰呈五线谱状;连天花板的造型也饰以音符状。不少中外观众在此流连忘返,戴上耳机一听就是一、两个小时。他们说:“这里不但可以了解马思聪和他的音乐艺术,还是一个欣赏中外名曲的好地方。”
“马思聪音乐艺术馆”是广州艺术博物院设在这里的第十个名人馆,也是全国第一个为音乐艺术家设立的艺术馆。
“马思聪音乐艺术馆”落成了,这是马思聪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这是祖国、人民为马思聪和马思聪音乐艺术树立的一座丰碑。
马思聪应该得到了慰籍。
马思聪的一生,太多的坎坷,太多的磨难,太多的遗憾:他深深眷恋着祖国和家乡,却偏偏弃她而去;他说要回来走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每一寸土地,他却偏偏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多少叹息,多少遗憾,多少悬念都随着“马思聪音乐艺术馆”的落成,在海内外所有关注着他、热爱着他的人的心中划上了一个美丽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