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向西:天边风景如画

2009-09-29 09:56
新疆人文地理 2009年7期
关键词:新疆

老 鬼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中国新疆是世界上唯一的中国、印度、希腊罗马西欧、伊斯兰等四大文化体系荟萃之地。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根说,塔里木河流域埋藏着发现古人类文明的金钥匙。谁能找到这把金钥匙,谁就能解开人类文明之谜。

有地质学家说,新疆166.49万平方公里大地,包容了地球上所有的地貌特色。

还有文化人士说,新疆就像一幅太极八卦图,天山以南更显阳刚,天山以北略呈阴柔……而新疆的“疆”字,形象地描绘出了“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特色,其中的“畺”字,概括出了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夹着准噶尔、塔里木两大盆地;“弓”字,画出了5600公里长的新疆边境线;而左下端的“土”字,则代表着祖国西南边陲的帕米尔高原……

新疆,就是这么神秘浪漫,这么充满魅力!

新疆广袤的土地上,地势跌宕起伏,地貌奇异魁伟。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和海拔负154.31米的世界第二洼地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俯仰相瞩,而它们的高度差,竟然刚好是8765.31米!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象、贴切地反映了新疆的气候特点,几乎家喻户晓。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9.6℃的全国第一热极一吐鲁番,和极端最低气温曾达零下51.5℃的全国第二冷区——可可托海,高低悬殊,两地距离不过七八百公里,温差却高达101.1℃!

上面仅仅两组数字,是否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咱们还是先看看新疆的山吧。

天山山脉,横亘在新疆中部,于是形成了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南疆”“北疆”人文地理概念。而无论是海拔7435米的天山第一高峰托木尔峰,还是海拔5445米的天山东部最高峰博格达峰,都早已闻名天下。博格达峰的存在,也使得乌鲁木齐市成为我国唯一能四季看到雪峰的省会级城市。

天山东西南北麓多草原,多湖泊,多原始森林,四季美景如画。春末鲜花遍野,夏初葱翠满山,秋色姹紫嫣红,冬景恍如梦幻。天池、赛里木湖、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巴里坤草原、江布拉克风景区、恰西风景区、库尔德宁风景区、昭苏草原……都是让人难舍难离的仙境美景,童话世界。

天山山脉,山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分布着6000多条现代冰川,还到处分布着第四纪古冰川的明显痕迹。冰川冲积地貌、风化地貌异景令人迷醉,奇趣使人流连。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距乌鲁木齐市市区只有95公里的中国一号冰川——这是我国距城市最近的现代冰川,一路佳景,眼花缭乱……

天山山间,有许多条沟通南北疆的峡谷隘道,曾成为数千年来丝绸之路不可缺少的支线路段,比如“天山道”“白水涧道”“夏特古道”等等。有些已成为今天的交通要冲,更多的,则成了特种旅游、户外活动爱好者痴迷神往的宝地、天堂。

阿尔泰山,在中国境内长度400余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座古今闻名的山脉,成为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生物分布带。而世人皆知的喀纳斯湖,就坐落在阿尔泰山间。三道海子、石钟山、蝴蝶沟、阿拉善温泉、红山嘴、神石城,乌伦古河、额尔齐斯河及其支流卓尔特河、克兰河、布尔津河……源发山间,两岸风光无限。

阿尔泰山,是一座“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神奇山脉。万千年来,围绕着它,产生了一个举世闻名的“阿尔泰语系”。独目人、穷发人、塞人、乌孙人……三道海子石堆墓中是否葬着成吉思汗?草原石人、鹿石,究竟隐含着哪样的信息?至今,阿尔泰山仍有着“千里岩画长廊”的美誉,生殖崇拜、狩猎、牧放、房屋、动物……岩画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而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敦德布拉克岩画明确记载了人类最早滑雪的内容——阿尔泰山,是人类滑雪的发祥地!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万山之祖”昆仑山,是新疆最南面的巨大山脉。乔戈里峰、加舒尔布鲁木1峰、布洛阿特峰、加舒尔布鲁木2峰,都是早已对外开放了的8000米以上雪峰。“帕米尔三雄”公格尔山、公格尔九别峰、慕士塔格峰,海拔也都在7000米以上,同时倒映在卡拉库里湖中,壮美绝世。而“三雄”周边,还分布着至少20座7000米以上雪峰,磅礴之势,无与伦比,构成了又一条“世界之最”,令世界各地登山、山间徒步爱好者梦魂萦绕。

学界有人认为,昆仑山,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中国古代神话的“昆仑神话系”已经告诉我们:炎、黄二帝都与昆仑有着割不断的渊源。周穆王西巡,其实是在“寻根”,因为他曾寻找过“黄帝之墟”。而这位被后人戴上“风流天子”帽子的西周第五位拥有九鼎的执政者,会见西王母之地,理所当然在昆仑山间。

举世闻名的新藏公路——219国道,跃上昆仑山,连接着新疆和西藏的交通;而从于田县沿着克里雅河南上昆仑,艰险蜿蜒,是探险家时不时一展意志、毅力之选择。攀上高山之巅,能领略1951年5月27日还爆发过的火山风采。再前行到达新、藏交界处,仍有一座当年吐蕃A所建成堡赫然矗立;如果能从皮山县进入昆仑山,雄壮的山色、山势同样会让人一次次震撼不已,而继续前行,就可以直通印度……

帕米尔高原,属于昆仑山系。中巴友谊公路,连接着友好邻邦巴基斯坦。玄奘西游而归的“瓦罕走廊”,是从今天的阿富汗,通到帕米尔明铁盖山口的。而至今,高原上国道公路之侧,仍有一条被认为是“马可·波罗小道”的山间故道,在默默向我们倾诉着什么……

昆仑山,早在上万年前,就把美玉贡献到了中原。“凡玉,贵重者皆出昆仑。”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关于玉的信息。乾隆帝一吨多重的“大禹治水”巨型玉雕,是昆仑山脉的密尔岱山青白玉加工而成;而慈禧太后的运气,可就远不如其前辈——有两块巨大玉石,好不容易运下昆仑,却财穷力尽,半途而废。其巨玉去向,至今仍然是怀着不同目的人们的话题……

同样属于昆仑山系的阿尔金山,曾以有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而名扬天下。雄壮的高山湖泊,凛然的木孜塔格雪峰,奔跑的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以及棕熊、猞猁等等,不知吸引了多少摄影家、探险家。而翻越阿尔金山,就进入了青海、西藏境内的羌塘高原——又一个引人遐想的高原胜地。

新疆的山地居民:哈萨克人、蒙古人、蒙古图瓦人、柯尔克孜人、塔吉克人,以及同山外民风习俗绝然而异的山间维吾尔人,以他们传统的淳朴、善良,智慧和力量,给我们编织了天籁般的如歌如梦的传奇,神秘和浪漫的故事。

现在,让我们从山上沿着河道而下,走到盆地、沙漠、戈壁、绿洲去看看新疆的另一面吧。

有专家认为,“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汽车拉力赛”的路线,终究将超越“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路线,从而使“环塔”成为世界一流赛事。因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沙丘错落,起伏跌宕,险象环生,妙不可言,更为严峻地考验着车手的意志和技术,还有车辆的性能。

我这里想说的是,塔里木盆地有南北两条丝绸之路主干道交错而过,昔日古丝路上的楼兰故城、尼雅遗址、龟兹故地、于阗佛国等,或藏身于沙漠、

荒原,或现形于绿洲、城乡,高傲地默默不语,留给我们多少无言的期待。而依然完整保留下来的诸如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阿曼尼莎汗故居,以及似乎没有留下遗址的龟兹王绛宾和乌孙公主弟史的浪漫故地,只有玄奘文字记载和木版画儿绘出的传丝公主的故事……这些古代女性的传奇,令人满怀兴致又往往一头雾水。

新疆的大沙漠里,埋藏着多少故国故城,隐含着几多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塔克拉玛干”,有人说是“过去的家园”;有人说是“胡杨丛生”,还有人说是“进去出不来”……但这片中国最大的沙漠,32.78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事实证明不是“死亡之海”,而是欢快的荒原:原始胡杨林的面积,仅塔里木河沿岸就达65万公顷;大漠中,羚羊、马鹿、跳鼠、野猪、狐狸、兔子……撒欢奔窜,数十年前,还曾活跃着塔里木虎雄健的身姿……

中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以及所拥抱的中国第二的沙漠——古尔班通古特,以其别样风姿,撩人情思。准噶尔盆地是普氏野马的故乡,是世界上著名的全长34米的“卡拉麦里龙”恐龙化石的出土地,是共和国第一座石油城——一克拉玛依市的诞生地……在这片土地上,大河不似南疆的河流一样向东流,而改作向西流淌。中国唯一流向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就沿着准噶尔北缘蜿蜒向西,最终注入北冰洋。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奇台县境内的将军戈壁,堪称戈壁“太将军”。恐龙基地、硅化木基地、海相化石基地、石油基地、煤炭基地,还有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唐代将军庙遗址、魔鬼城……新疆戈壁荒原的风流,将军戈壁几乎占尽。

新疆的“魔鬼城”中外闻名。有很多游人来新疆,不仅要游览“魔鬼城”,还有很多人欲在这里过夜,体验一下“城”中究竟“鬼”到什么程度!新疆可称为“魔鬼城”的“雅丹地貌”,遍及天山南北,如罗布泊的“龙城”,准噶尔盆地东部的“五彩城”……其中面积最大而又易于游览的当属奇台县北的诺敏“魔鬼城”,它比名气最大的克拉玛依市北的乌尔禾“魔鬼城”还大7倍。

新疆沙漠的故事,很难讲得完全。罗布荒原东部,有着中国第九大沙漠——库木塔格沙漠;阿尔金山上,铺陈着世界海拔最高的库本库里沙漠;鄯善县城边有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沙漠——名字也叫“库木塔格”(汉语意为“沙山”)。而叫“鸣沙山”的沙山丘,巴里坤县有一座,木垒县有一座,哈巴河县也有一座。

四山生水,水汇成河,河聚成湖。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著名的大湖,南有博斯腾湖,北有乌伦古湖,分别是南北疆渔业基地、芦苇产地、湿地之源,新疆之“肾”,鸟类天堂。湖因山而有根,山因水而有魂。艾丁湖、艾比湖、台特玛湖、鱼湖,还有星罗棋布的人工湖——水库,以及曾经显赫千古的罗布泊,都是或曾是山之精灵……

新疆的大山、大河、戈壁、大漠,能设计出多少条特种旅游、户外运动路线?

新疆还有许多以“怪”字命名的地名和物名。像博乐市东北部的“怪石沟”,连绵十余公里的沟谷中,几乎没有一块岩石是完整平滑的,好像万千石匠在一声号令下一齐动手,在大大小小的石块、石岩、石峰上分别凿出了几个、十几个、几十个圆不圆,扁不扁的窟窿,不成序、不成行,光怪陆离,千姿百态,万般风韵。

还有如温宿县北天山脚下的“神木园”——“怪树园”,一奇在附近一带多为不毛之地戈壁滩,唯这里突兀一小片郁郁葱葱的天然绿洲;二怪在这片绿洲中长满了奇形怪状的古柳,或仰或俯、或曲或直、虬枝盘曲,姿态万千;三神在山丘上涌出一眼“圣人泉”,不仅滋润全园,据说饮之可祛病强身,各族群众不辞百里之艰,取水者络绎不绝……

天山、阿尔泰山间草原令人神往,但每年五六月间遍地的鲜花,这片草原几乎是白色,那片大体一片金黄,或绵延无尽的玫瑰红的赤芍,或一眼望不到头的火红罂粟……鲜花怒放也依循着“团队精神”,几乎没有一点杂色。

至于“喀纳斯湖怪”“瑶池水怪”等传说,那就更多了。

许多人听说过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的“麦田圈”,田野里、荒滩上、雪地中由不明原因造成的各种各样有规律、体现高超智慧水平的奇异图案,统称之为“麦田圈”。说不清它是鬼斧神工,还是天外景物。但最近有专家发现,遍及北疆各地的、两三千年前古代塞人的石堆墓之形状,竟与“麦田圈”的图案极其相似!这一奇异景象,在青河县三道海子一带尤其容易观察到,并已引起海内外学术界、旅游界等的广泛关注。

天池北岸绝无仅有的一棵古榆就长在岸边,但水量再大,却从来淹不到它的根部……吐鲁番每年气温35℃以上天数可达百天,但当地人却普遍晒不黑,长寿老人、百岁老寿星还非常多……

天山南北,古代丝绸之路遗址多彩多姿,同样留下了数不清的千古之谜。

楼兰古国兴盛一时,但为什么很快衰败、灭亡?专家们意见不一。百年前斯文·赫定的仆人于得克(奥尔得克)发现的“楼兰遗址”,究竟是不是“楼兰王国都城遗址”?不少学者们仍有怀疑。

遍及北疆草原的石人,绵延于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的岩画,这些艺术品的主人是谁?其内容无论狩猎、征战,抑或生殖崇拜,所传达给后人的是何种信息……也是学术界无尽的话题。

这里不能不提到吐鲁番。当年在西域,古人有“得高昌而得西域天下”的感慨,可见高昌——吐鲁番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里东通敦煌、长安,西望焉耆、龟兹,南下可抵楼兰、南道,北上翻天山就是“金满城”——今天的吉木萨尔县。名噪一时的交河城,至今仍是中国的骄傲——这座故城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生土故城。故城的城基是一片天然高台,军事重镇、佛教重地,是交河两大特点。佛塔、佛寺、民居、瓮城、地下院落,以及说不清缘由的婴儿集体墓葬,都在神秘的氛围之中。

高昌故城、古墓、千佛洞、坎儿井、吐峪沟古民居、鲁克沁王府、台藏塔、火焰山、葡萄沟,唐僧拴马桩、孙悟空芭蕉扇……说不完、道不尽的吐鲁番。

这里特别要说说喀什。这座古“疏勒国”都城,两千多年来,已经几经迁移,说明这里的战略地位是多么重要。如果说,艾提尕尔清真寺、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马赫穆德·喀什噶里墓等古建筑展示了这里是新疆伊斯兰教中心地位,那么,罕诺伊佛寺遗址、三仙洞,赫然记录了当年佛教在这里是多么繁盛。高台民居、老城区,坦坦然然告诉我们,中世纪时,疏勒——喀什噶尔的居民,在怎样的环境中居家过日子。而喀什“大巴扎”,曾经是中亚最大的贸易市场。新疆何处无巴扎?但喀什大巴扎,这个“大门外面的事情”,依然显得与众不同,令到过喀什的游人意醉神迷,流连忘返。

吐鲁番、喀什,被学界并称为西域两大“十字路口”。

新疆地处中亚交通要隘,东南西北四面贯通,而历史上各个绿洲城邦,也都处在“十字路口”的位置。于是乎,即便是同一民族,方方面面也动辄是大相径庭,情趣横生。

新疆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然是维吾尔族。而全疆各地的维吾尔族,不仅服饰、歌舞、婚葬嫁娶等

等习俗各具特色,在一些地方,就连语言也大相径庭。比如,至今罗布泊附近的尉犁、若羌及和田地区洛浦县的维吾尔族“罗布人”,他们的语言其他地方的维吾尔族人却听不懂。他们讲的是“罗布语”,而他们自称是“琼库勒人”(大湖人)。尽管已经变成农民,却依然怀念打鱼的时光,有些人,仍然以打鱼为生。他们至今还珍藏着罗布麻、鱼皮做的衣裳。

绚丽迷人的阿尔泰山喀纳斯湖畔,生活着蒙古族“图瓦人”。他们习蒙古文字,讲突厥语言,住俄式木屋,只牧牛马不牧羊,信奉佛教而生产、生活中却又多萨满教遗风。

大漠深处维吾尔克里雅人,生活在胡杨林中,古风依旧,生性纯朴。生火留火种,有火塘;住房用胡杨、红柳,夹起篱笆再抹泥巴;烤饼、烤肉先把沙子烧热,再把面饼、肉块埋进去烤,熟了,取出用手拍几下,沙子全落下,味道有一种特殊的香甜。而他们睡的炕,是先用泥巴、土坯砌成—个框子,再把沙子倒进“炕洞”填平。

古人云:得高昌而得西域天下。图为吐鲁番高昌故城。

在帕米尔高原的柯尔克孜族牧民家就餐,千万记住要留些食物或奶茶,最后端给女主人或年龄小的这家人——这样主人会很开心。同是游牧民族,但在天山、阿尔泰山中的哈萨克牧民家中吃饭,无论如何也得将您的食物吃光。而柯尔克孜人、哈萨克人是“—个母亲的两个儿子”!

曾有多位外地记者问过我同一个问题:新疆旅游的“卖点”是什么?哪里是新疆最美的地方?我回答:没有,新疆旅游没有“卖点”。新疆的“卖点”就是新疆!因为,这片占中国六分之一的土地太神奇了,没有哪一处景区可以代表全疆,没有哪—个景点“超过”别的景点。换句话说,您找不到哪里是新疆最佳去处,因为新疆处处是风光佳胜之地。要想真正了解新疆,您只有走遍新疆才成!

最后,我还要说说古往今来,痴迷于这方热土的内地“新疆人”。

自张骞“凿空”西域,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相继下嫁乌孙王之后,汉武帝、唐太宗……历朝历代都派遣大批戍边将士开赴西陲。那么,究竟有多少中原健儿依恋于斯、终老于斯,而他们及其后人,又有多少融入了西域各民族血统之中,两千余年来,谁又数得清呢?

至今,人们还会听到清代湘军的后人自豪地说:“我们的先人,是随文襄公左宗棠大帅进疆的!”

仍健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老战士更会骄傲地告诉人们:“我们,是王震将军的部下!”

两千多年来,还有数不清的文人骚客,或是投笔赴西域,或是从军奔边关,或是被充军发配到这里,用他们的生花妙笔,讴歌西域,赞美新疆。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两度来西域,在北庭大都护府帐下任职;清代名震中外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是因为禁烟、销烟而被发配到了新疆。还有当代著名诗人艾青,在落难时受到王震将军的关爱,在石河子度过了他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写下了《年轻的城》《垦荒者之歌》等,还有长篇散文《绿洲笔记》……他们的经历,他们的遭遇,颇多曲折艰辛,但是,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中,却少有哀怨,依旧充满着对中国西北角的这片土地的挚爱、神往……

还有,近几十年来,是数不清的如笔者一样的“老新疆”,他们曾跺脚下决心,携家带口回归故里,但往往没过多久,却又携家带口回到了新疆——他们和他们的儿女,已无法适应故乡的氛围、气候和生活条件了。或换句话说,新疆有一种无法抗拒的魔力,把他们及他们的后人拉了回来。而身不由己回到了内地的许多人,比如岑参、丘处机、纪晓岚、洪亮吉、林则徐等,我敢断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西域——新疆情结,依然是无法彻底解开!

如果说,新疆的自然风貌如鬼斧神工,新疆的千古之谜是鬼神难测的话,那么,两千多年来,流连于新疆的中原、内地的“新疆人”,他们对新疆的眷恋、深爱、痴迷,也只能用4个字概括:鬼使神差。

猜你喜欢
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蓝天白云下的新疆“火焰蓝”
新疆天山
新疆风情
李逸之
新疆多怪
新疆味道
新疆的有缘人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