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一
好莱坞对金融危机起因也有间接责任,好莱坞的影片有大功于华尔街。《华尔街》(1987)便是一部弘扬华尔街主旋律的大片。影片主人公的原型是伊万·伯斯基,一个靠内幕交易发财的大盗。但主演迈克尔·道格拉斯却把他演得英姿勃勃、气宇轩昂,像位盖世英雄。《华尔街》的一句台词“贪婪就是好”成了深入人心的名言,几代有志青年为之倾倒。好莱坞就是这样可以把反面角色演成让人心仪的正面形象。
与《华尔街》相比,影片《名利大戏场》对华尔街人物的刻画更为深刻。梅格·瑞恩在《名利大戏场》中扮演了一个狂野女人,将华尔街英豪玩于股掌之中:一个来自美国南方相对“落后”地区的“村姑”单枪匹马杀入纽约曼哈顿,凭借自己的容貌、青春和心计,成功寄生于华尔街的寄生虫身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影片中的男女关系也折射了资本市场。情场与赌场一样:人欲横流。美国资本市场的权钱交易和钱色交易似乎是:游龙戏凤,游凤戏龙。只是《名利大戏场》始终没有正面介绍华尔街内部的阶级斗争,所以《名利大戏场》虽是一部批判的影片,但对华尔街并没有杀伤力。
华尔街的工作目的比较单一,只认定一个方向,就是追逐最大利润。保尔森这些人不仅嘴上不承认错误,而且心里也不会承认错误。如果他们心里有太多的思想斗争,那么根本就坐不上第一把交椅。常人是小坏小恶,华尔街的人则是大坏大恶。老大没有思想斗争,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也很少有思想斗争,有思想斗争就来不了华尔街,至少是不能在华尔街久留。大概这也是华尔街的电影故事难拍的原因之一。
关于华尔街,也有人写书反戈一击的,其代表作是《黑天鹅》和《最后的大亨》。但这些作品很难被搬上银幕,因为它们是纪实性的,主要讲的是市场和经济,很少往深处讲人,很少触及人的灵魂深处。
不过,以好莱坞影视工作人员的聪明才智,华尔街的题材再难,他们都应该能够拍好这个题材的经典影片。二战中大屠杀的题材难度应该不亚于拍华尔街金融大盗的难度,但好莱坞的艺术家知难而上。
电影的影响太大了。斯大林认为,电影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很长一段时间内,苏联公映的每部影片都要经过斯大林亲自看过同意后才能公演。在斯大林的“指导”下,歌颂斯大林的电影居然拍得很好。《列宁在1918》和《列宁在10月》中斯大林的形象都很正面。斯大林召见过扮演斯大林的演员,直接问:“你打算怎么扮演斯大林?”很刁钻的一个问题。演员答:“按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去演。”多么富于智慧的回答。好莱坞是否也可以按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来演“金融好汉”的故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对华尔街的印象很差,有可能是历史上的最低点。好莱坞应该把金融佬的正面形象改变过来,把颠倒的历史再重新颠倒过来。▲(作者是社科院法学所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