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的光荣与梦想

2009-09-28 09:55
数码摄影 2009年7期
关键词:影友奥巴奥林巴斯

每年6月,通常是摄影器材的淡季,今年却不一样,一个让许多影友熟悉又陌生的词儿——微型三分之四系统,再次成为摄影圈热议的焦点。

6月16日,微型三分之四系统的“旗手”——奥林巴斯,高调发布了让世人瞩目的E-P1。如果说一年前的松下G1,仅是微型三分之四系统的试水之作,而奥林巴斯的E-P1,则代表着该系统终于步入成熟。要想了解奥林巴斯在数码相机领域的“梦想”,就不得不说说五十年前,它在胶片相机领域的“光荣”——奥林巴斯PEN系列相机。

在英文中,PEN是“钢笔”的意思,是我们最常用到的记录工具。而对于相机发展史,PEN却是一段常被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50年前,普通老百姓对相机的认识,还是“专业、沉重、硕大、昂贵、操作复杂”,价格基本也在20000日元以上(当时相当于中级职员4个月工资),所以难以普及到家庭用户。而刚刚进入奥林巴斯的一个年轻人——米谷美久, 大胆提出了“第二台相机”的概念,出于对徕卡相机的迷恋,米谷美久要为专业徕卡相机的拥有者,设计一台轻便、小巧、易用、便宜并拥有徕卡光学品质的相机。

米谷美久采用“半幅”机身的概念,设计出一款后背可以整体拆卸,搭配钢片快门的相机;而且,把过片机构由复杂的拨杆结构改为转盘式结构——这就是PEN的原型。1959年10月,首台PEN系列相机问世,走出了相机小型化的第一步;1961年,采用内置测光元件并具有自动曝光功能的型号PEN EE问世,实现了操作简单化。“定焦镜头”、“快门速度1/60秒”、“光圈自动调整”……从此,只要按下快门按钮,谁都能够轻松拍出清晰的照片。

奥林巴斯PEN系列,总共推出了16款旁轴相机,3款单反相机,以及19支D.Zuiko镜头,全球销量达到惊人的1700万台。奥林巴斯在PEN系列相机的研发过程中,展现了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和拒绝循规蹈矩的创新精神。如果说,18世纪钢笔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人们日常书写的习惯。而20世纪奥林巴斯PEN系列相机的诞生,则赋予了人们随时记录影像的自由。

数码相机时代的到来,将奥林巴斯这个胶片时代的巨人之一,抛向了地位难保的尴尬境地。佳能、尼康强者愈强,“鲶鱼”索尼来势汹汹。不光是奥林巴斯,包括富士、松下、理光在内的品牌,都纷纷另辟蹊径,希望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求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机身小巧、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在数码单反平民化的今天,奥林巴斯依然沿着曾经引领过时代变革的设计理念,先后推出了E-300/E-330/E-420/E-520/E-620等适合普通老百姓使用的单反相机,无奈,在上述三个方面均难以达到极致,某些方面,竞争对手的优势甚至更为明显,这些型号,终难实现奥林巴斯在数码时代的梦想。

最终,奥林巴斯联合松下提出“微型三分之四系统”的概念,采用无反光镜的设计结构,在不改变传感器尺寸的基础上,实现了“卡片之薄,单反之用”,与最初PEN的定位一样,将这款相机定位于“数码单反用户的第二台相机”。

在我跟几位摄影器材专家的交流中,他们对E-P1的设计、手感、易用性与画质评价颇高,目前唯一招来非议的,是高过6000元的价格(含17mm f2.8饼干头),这个价格,可能会让众多入门甚至中端单反的影友望而却步。市场前景或许扑朔迷离,但奥林巴斯一直以来的创新精神,依然值得钦佩。正如PEN的设计者米谷美久,在50年前所说的惊世之语:“我相信未来,对于摄影师的概念将会拓宽。它包括从科学摄影到记录家庭中的所有东西。将会有很多人办展览、出版摄影集并以其作为个人表达的手段。在那个未来世界,会有人使用摄影而不是文字,去尝试改变社会……”。

这个“未来世界”已经到来,无论奥巴E-P1,还是佳能G10,或者松下LX3,或许都难当“改变社会”的重任,唯有不断创新,才是“未来世界”的生存之道。

执行主编:张韬

zhang_tao@chip.cn

猜你喜欢
影友奥巴奥林巴斯
施行带上它!奥林巴斯OM-DE-M10 Mark Ⅲ
影友档案
影友档案
奥林巴斯2009年春季新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