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 措
澳大利亚推动学校经营透明化家长可上网查询各校绩效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教育改革强调学校经营透明化,使家长可上网查询学校财政、资源和绩效的信息,因此学生和家长可把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进行比较及排名。
私立学校的学生家长并不支持学校经营透明化政策。代表私立和天主教学校家长的澳大利亚家长委员会(Australian Parents Council)对1 000个子女就读私立学校的家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名家长中只有1名家长对学校比较及排名感兴趣;68%的家长表示更希望把子女在校学习成绩进行比较;而14%的家长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学校排名。家长更重视子女学习过程,而非测验结果;更重视各校师生比例、教师质量、教育方法、学校设施及提供优秀生和学习障碍生的教学资源等因素。
一些校长和教师也反对学校经营透明化政策,他们认为把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拿来进行比较和排名的方式,会让那些成绩不突出的学校受到羞辱和质疑。
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部长朱莉娅·吉兰德称,学校经营透明化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家长及大众有权知道学校经营绩效的各项数据,而新的绩效报告预计将在2009年年底公布。
(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2009年7月1日)
英国学生被欧盟学生挤出大学
英国大学校长们表示,来自其他欧盟国家的申请数量剧增,英国的高中毕业生可能被挤出大学。一份针对英国年轻人2009年9月入学申请的调查发现,英国的大学申请人数比2008年增加了8.8%;来自其他欧盟国家的申请人达到了16.4%。
近年来在英国留学的欧盟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在2006-2007学年到2007-2008学年增长了6%,达到112 150人,相反英国学生的入学率下降了1%。同期,非欧盟的海外学生增加了4%。今年估计高达8万名申请者无法获得大学入学机会。与英国学生一样,欧盟国家学生将支付每年3 145英镑的学费,并有资格申请同样的奖学金和学生贷款,用于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英国广播公司 2009年6月29日)
美国联邦教育部拨专款促进女生提高成绩
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邓肯在《教育修正案第九条》中将给13个教育机构和团体拨款240万美元,支持其开展和促进女高中生提高数学与科学成绩的项目。
邓肯指出,促进高中女生提高成绩的拨款计划是与美国联邦政府增强教育公平以及增加女性受教育机会的目标相辅相成的。虽然自《教育修正案第九条》颁布以来,美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需继续努力。因为教育的公平公正仍然是缩小学生差异的重要因素。奥巴马政府将努力去除性别歧视方面的障碍,确保所有学生升入大学以及顺利开始职业生涯的机会。
(美国教育部网站 2009年6月23日)
好校办联盟 英国推行新教改
英国执政党工党在下届大选前推出新的教育改革方案。根据这份名为《你的孩子,你的学校,我们的未来:建设21世纪学校体系》的白皮书,英国每个18岁以下的孩子将保证在学校中有一个位置,在高中阶段,如果学生学业落后,将得到“一对一的私人辅导”。
这份白皮书还提议,政府和议会减少对中小学的控制,赋予校长更多的权力;允许管理成功的学校或教育机构托管较差的学校,建立学校联盟,打造优秀的学校品牌。此外,政府还将在学校推行“报告卡”的评分制度,以便将来家长择校。考核的内容包括社会招生背景、学生表现、出勤率和考试成绩。
英国教育界和政界对这份白皮书褒贬不一。英国校长协会负责人约翰·丹佛德批评说,学校投诉家长的权力过大,这会让学校在无关紧要的法庭诉讼中浪费时间。新的教育改革方案的政治目的也遭到质疑,被视为工党证明自己在公共服务改革方面能力的举措。
全英校长和女教师工会主席克里斯·基蒂斯对新改革中的“一对一辅导”措施表示欢迎。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事务大臣埃德·鲍尔斯说,这是一次巨大的改革,首次清晰地界定了家长和孩子可以得到的保证。
(英国广播公司 2009年7月1日)
爱尔兰需要采取措施吸引更多国际学生
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国际学生每年给爱尔兰带来500万欧元的收益。但是人口数量与之相当的新西兰每年却比爱尔兰吸引更多国际学生。不同之处在于,新西兰有一个明确的政策定位,政府、教育机构和支持机构组成一个联盟,并有统一的、明确的目标。由于爱尔兰政府缺乏配套政策,所以不能在国际教育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2007-2008年度调查发现,爱尔兰流失了将近1%的国际学生,其中在爱尔兰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下降28.5%,印度留学生人数下降了44%。因为爱尔兰的学生签证系统效率低而且缺乏透明度,因此爱尔兰的学习签证率很低。
爱尔兰在国际留学市场潜在的竞争对手是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爱尔兰2007年度学生签证拒签率高于英国。对来自中国的申请人,爱尔兰的拒签率是37.9%,而英国的拒签率只有6.89%。对来自土耳其的申请人,爱尔兰的拒签率是46%,而英国的拒签率只有11%。对来自沙特阿拉伯的申请人,爱尔兰的拒签率是46%,而英国的拒签率只有7%。
长期的国际教育价值有利于建立国家间的贸易关系。爱尔兰的教育机构都致力于国际教育。2008年10月爱尔兰政府贸易代表团前往中国,其中教育是合作的重点。如果爱尔兰占有3%的国际学生市场份额,每年将给爱尔兰带来1.5亿欧元的经济效益。
(苑苑编译自爱尔兰《独立报》2009年6月10日)
英国大学2009年秋季增加招生名额
为了躲过经济危机,不少英国人选择重返校园读书充电,递交大学申请的人数从2008年的40.3万人增加为2009年的51.3万人,增幅达10%。
英国保守党指责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读书”来逃避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英国政府却对此视而不见。
英国大学和学员工会秘书长萨利·亨特说,政府在要求高校扩招的同时,又不给高校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典型的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做法。他们欢迎首相关于扩招的计划,但政府要想确保学生获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就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
(苑苑编译自英国《卫报》2009年7月16日)
澳大利亚名校逐步提高录取门槛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教育处发布的澳大利亚留学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国赴澳大利亚留学人数仍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澳大利亚逐年成为中国留学生最热衷的留学国家之一。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签证政策稳定、资金担保政策灵活、多数课程一年中可以多次入学。同时,中国政府认可澳大利亚多数院校所颁发的学历。
据悉,澳大利亚各大院校2010年2月和7月的录取工作已经开始,面对申请澳大利亚留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名校纷纷调整录取标准。例如,悉尼大学针对研究生硕士学位的申请,出台新政策规定从2010年7月开始,所有非“211”大学的学生申请者要提供学位认证和成绩单的清华认证;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针对2010年的申请,按照“985”、“211”和非“211”三个档次来划分中国申请者的本科学校,每个档次的本科学校学生对应的入学分数也不相同。
(《参考消息》2009年7月7日)
英国内阁改组将大学纳入商务部门
英国首相布朗在6月召开的内阁改组会议上宣布,撤销于两年前成立,旨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大学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Innovation,Universities and Skills);将其职能并入由彼得·曼德尔森勋爵主管的商务、创新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Innovation and Skills),大卫·拉米将在新成立的部门主管高等教育事务。
由于此次英国内阁改组将“大学”二字从新部门名称上删除,英国教育界人士担心,此举暗示政府将会逐渐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关注。但英国政府表示,新部门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高等学府,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加大科研投入以及推动科技创新。英国首相布朗也表示,高等教育必须为英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因此政府将继续加强高等教育的投入,商务、创新与技能部应将大学置于英国政府商业政策的核心。
英国教育界担心,将教育纳入商务部门会彻底改变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大学应该致力于教育而不是商业。英国大学和学院工会认为,此举是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次严重倒退。
(英国《卫报》2009年6月30日)
加拿大部分大学取消使用信用卡缴纳学费
学生认为利益受损
加拿大哈利法克斯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从2009年起取消信用卡支付学费的制度。弗雷德里顿圣汤马斯大学(St. Thomas University)也取消了信用卡支付学费的制度;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宣布2010年不再接受信用卡付费。近年来,纽宾士域大学、卑诗大学、卡加利大学和阿尔伯达大学都已采取同样措施。
2008年秋季达尔豪斯大学有40%的学生使用信用卡交学费,校方为此支付高达100万加元的手续费。达尔豪斯大学学校学术与校政副院长艾伦·谢弗说,学校采取新措施是因为学校近年来的捐助减少,要维持同样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只有从其他方面削减开支。
取消信用卡支付学费的方式不等于学生要支付现金,学生仍可通过网络和电话银行、借记卡、支票、汇票和电汇方式交纳学费。
学生们则认为,信用卡不但使用方便且支付快捷,校方不允许学生用信用卡缴纳学费对一些学生的影响很大,还会伤害那些没有其他选择的人。
(加通社 2009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