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道经形误字例释

2009-09-25 07:48叶贵良
敦煌研究 2009年3期

叶贵良

内容摘要:敦煌道经写本有很多形误字,这些形误字是整理和研究敦煌道经文献的一大障碍。重视形误字的辨析对敦煌道经文献的整理与敦煌道经词汇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敦煌道经;形误字;词汇研究

中图分类号:H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09)03-0080-06

《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己亥”讹作“三豕”就是典型的形误字。形误字是一种既非俗字又非音误字的讹字。从字形上看,形误字主要是由字形相近、笔画增省、笔画变异等因素造成的,它比音误字更加隐秘与复杂,因而值得我们特别重视。

敦煌文书中有大量道教文献,但这些道教写本中有许多形误字。

例如:

景清

道言:吾尝历观诸天,出游北门,见有百姓、子男、女人,裸形赤身,无大无小,相牵流曳,入:罐汤之中,身被景清,百毒之汁,以灌其上,五体烂坏,非可得忍。

(P.1605《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戒法轮妙经》)

按:“景清”不辞。考“景清”,P.2426作“煮渍”,察文义,当以“煮渍”为是。“景”字下的“小”常与“煮”字下的“m、”相混。又“清”、“渍”形近而易误。“演”之声旁“寅”写本常讹为“青”,如P.2409《上清玉佩金踏太极金书》:“西王母今魁书此文于昆仑之山,精石之阴,自无玄玄(衍一“玄”)图帝简,绿字丹台,此文不可得而被也。”“精石之阴”即“稹石之阴”。又P.2422《太玄真一本际经》卷2:“汝稍功累德,致上圣显微,作大法师,开导后学,有疑请决,正是其人。”“精功累德”即“稹功累德”。又敦研352v号《道经》:“自修自稽,到放今世,看经千卷,晨夕税(祝)祷。”又云:“或为僧,或为道,修稽善果。”上面例中的“稽”皆“稹”之误。

“渍”讹作“清”,文献中亦常见。如《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又方:尿渍养粪令液……。”缪启愉校释:“‘尿渍之‘渍,各本原作‘清,明显是‘渍之形误。”《东观奏记》卷下“度支奏状”条云:“度支奏状言‘渍污疋段误书‘清污,上一见觉之。枢密使、承旨孙隐中谓上未省也,添成‘渍字。及中书复入,上赫怒,勘添改表奏者,罚责有差。”这段话是说,在度支上奏的表奏中,“渍污”误为“清污”,枢密使以为皇帝还未发觉,就私下将它改了过来。其实这一错误早已被皇帝发现了,枢密使私改表奏惹怒了皇上,最后受到了处分。“渍”误作“清”,敦煌道经也非孤例,如P.2400《太上洞玄灵宝真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刀]山剑树,汤火炎燎,煮清五体,求死不得。”“煮清”之“清”当作“渍”。“煮渍”,敦煌道经习语,如P.24296太上妙法本相经》卷5:“藩汤煮渍,吞锥啖火。”“煮渍”是热水煎熬的意思,为地狱酷刑之一。

票麦

若施诸种子、票麦、麻豆、稻叔(菽)、果菜及纹缯、锦绮、金银、珠玉,供三宝所须,是其下下。

(P.425《太极真人说功德行业经》)

按:“票麦”不辞。“票麦”当有误字。笔者认为“票”当为“粟”之误。“票”、“粟”两字上部写法相同,下部“示”、“米”形近相通,如P.1605《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戒法轮妙经》:“人粟暴而生,志有精粗,行有是非。”又P.24706《太玄真一本际经》卷4:“如师所言,真实无谬,当重谘粟我等本师正一真人,求其要决。”“粟”即“禀”字,“禀”的下部“示”就写成了“米”字。反而推之,“粟”也有可能写作“票”。“麦”则为“麦”字之误。俗书“麦”写作“麦”,有“麦”的声旁字为证。如P.31416无上秘要》卷84:“黄帝轩辕,姓姬,修步纲之道,用剑解之法,隐变桥陵,驾龙玄圃,乘云阆风得道。”又云:“玄和阴陵上帝是太极中一天之帝。”其中的“陵”就是“陵”字。《干禄字书》:“陵、陵:上通下正。”“绫”也作“绫”,反而推之,“麦”也可作“麦”。可见,“票麦”当即“粟麦”之误。

老子曰:吾是万岁小童,午岁老人,发白更黑,齿摇更坚,长生无极,出于自然。

(P.34046《□□化胡经受道》卷8)

按:“午岁老人”当作“千岁老人”。“午”为“千”的形近增笔误字。

道言:壬午年大兵起动,人民游游,六夷不女,疫鬼煞人,可作虎舌饼醮食。

(P.58846洞渊神咒经》卷10)

按:“不女”可疑。考“不女”,P.2366a作“不安”,当以“不安”为是。“安”俗作“女”,如P.2387《太上业报因缘经》卷6:“保国宁人,和天女地。”又P.3186《洞渊神咒经》卷7:“令人少罴,宅中不女。”又P.2385《太上大道玉清经》:“流俗浮伪若此,女可与其闻大道乎!”又P.2466《大道通玄要》卷5引《升玄内教》卷1:“烦恼不赏者,念欲令贫。”《干禄字书》:“女、安:上通下正。”“安”又讹作“女”,如P.2122《太上妙法本相经》第廿一:“布置僚佐,安慰乃可还来耳。”“安慰”即“安慰”。“女”盖为“赏”或“安”的笔画缺损字。

见世人夭,保护一切,尊崇过去,得生诸天。

(P.2383《太上洞玄灵宝净土生神经》)

按:“人天”,陈祚龙《看了两种模拟伪造的敦煌唐抄道经以后》照录,误。“人天”当作“人天”。“人天”泛指世间众生,原为佛教语,后为道教所借用。如P.957《太上九真妙戒金录度命九幽拔罪妙经》:“一一天宫,皆见元始天尊与诸大众,敷弘至妙,开化人天。”又P.21706《太玄真一本际经》卷3:“人天齐等,皆发善念。”

又:

学士及百姓子薄贱夭人、老病罪。

(P.3618《大道通玄要》卷7)

按:“天人”,向群《敦煌本(大道通玄要)研究》照录嘲,亦误。“天人”当作“天人”。“天人”一词,道经屡见,如P.75《老子道德经序诀》:“夫五千文,宣道德之源,大无不苞,细无不入,天人之自然经也。”又P.29596《洞渊神咒经》卷2:“令治病者差,所作者成,天人护之,风雨有时,不令有恼也。”是其证。

万恶消伏,千央不于,死离地狱,不经太山,迳升天堂。

(P.1906《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戒法轮妙经》)

染欲根性,差别若于,贪欲偏重,说身无奇,不净臭秽,诸恶充满。

(P.24226《太玄真一本际经》卷2)

按:前例“不于”当为“不干”,“不干”义为“不犯”。后例“若于”,P.2393正作“若干”。“干”、“于”形近,古书常误。如,传授《太平经》的“干吉”或作“于吉”。王士稹《池北偶谈》“干人”条:“《丹浦款言》云:杜诗‘千人何事网罗求,当作(于)[干]人。杜牧之诗‘自滴增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

哀吟?按此说,则南唐元宗戏冯延巳云:‘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语固有本。然千家注、刘会孟本只作千字,钱本注云:‘晋作(干)[千],或作于,于字恐无义。千字对上句在字,亦未切。子田之说是也。”这段文字不认真读还真不好懂,王氏原意是想分辨“干”、“千”、“于”三字的是是非非,没想到书经三写,连自己的话也被搅浑了。

此万九天之帝信,玉皇之威章。

(P.2728《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按:“此万九天之帝信”之“万”当为“乃”字。“万”、“乃”形近,写本常致误。如P.2468《太上消魔宝真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弟子有幸,得待(侍)对天尊,自以言弥沦,万洞观道源,过泰之欢,莫有喻也。”“万洞观道源”之“万”亦为“乃”字之误。

唯咽不利,头痛目眩。

(P.318《洞渊神咒经》卷7)

此罪人,亦当卒吐血唯塞,身体浮

肿,失音不语。

(P.2793《洞渊神咒经》卷9)

按:前例“唯咽”,P.2444作“咽喉”,《道藏》本作“口喉”;后例“唯塞”,P.2473、《道藏》本作“喉塞”。“唯”、“喉”形近而误。

若有众生,无漏心感,愿位世者,即见其国所有城池、台榭、山林、靖治,皆是七宝,自然庄校。

(P.2453《本际经》卷1)

按:“位世”,P.2392作“住世”。当以“住世”为是。“住”与“位”形近而误。汉字横笔俗书常有写作两点的习惯,敦煌道经有其例,如P.2081《太上灵宝老子化胡妙经》:“命过之者,不堕地狱,皆登天堂。”“天堂”即“天堂”,此可为证。

至末世,经流东土,渐至洗伪。

(P.2122《太上妙法本相经》第21)

按:“洗伪”当作“浇伪”。“浇”,从水嘉声;“洗”,从水先声。“嘉”俗作“毙”,且声旁“尧”也多作“竞”。“竞”与“先”形近,“浇”因而误作“洗”。“浇伪”一词,道经习见,如《云笈七签》卷37《斋科》:“而季世之民,浇伪者众,淳源既散,妖诈萌生。舡。其他文献也能见到,如《魏书·乐志》:“三代之衰,邪音间起,则有烂漫靡靡之乐兴焉。周之衰也,诸侯力争,浇伪萌生,淫慝滋甚,竞其邪,忘其正,广其器,蔑其礼,或奏之而心疾,或撞之不令。”皆其例。

典官逐後驱,牵北走东西。

(P.2004《老子化胡经》卷10)

按:“典官逐後驱”,罗振玉校勘记:“後,当作後。”此校极是。“後”、“後”起笔、结笔皆同,字形相近,古籍常常相混。如孙诒让《札逢》卷1《易·辨终备》:“‘三五环後七十六载闰反常,注云:‘言天终则後始者耳也。案:注‘後,当作‘後,‘也字衍。”又苏轼《送蜀僧去尘》:“谁为善相宁嫌瘦,後有知音可废弹。”王文诰校勘记:“後有,查注、合注:‘後一作‘後。”又P.264v《付法传》:“主庙者言:‘天像至神,有人见者,不敢而视,有令退後,失魂百日。汝今但当诣门乞愿,又后何求而欲见?”《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卷校记:“‘後,当作‘後,据甲本改。”极是。上面例子皆“後”、“後”相乱之证。

超越三累,逍遥神仙。

(贞松堂本《道家残卷》)

按:“三累”当作“三界”,原为佛教语,后为道教借用。“界”俗作“男”,如P.1605《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戒法轮妙经》:“无极世男,洞睹诸缘。”又P.2385b《太上大道玉清经》:“二尊之号,施于下男。”又作“琢”。如P.2878《太上真一本际经》卷6:“云何究竟平等净土即真道琢,雕一切相,灭一切受,除一切漏。”P.2882《太玄真一本际经》卷9:“如是之义,是道境尿。”又P.3001《通门论》卷下(拟):“此境器相相(衍一)通,更相交互,不可具记也。”“尿”、“累”字形相近,抄手误“界”为“累”。

令天下无风,雨不淋沥,人鬼如悦,百姓欣昕(欣)。

(P.2366a《洞渊神咒经》卷10)

按:“如悦”,《道藏》本作“和悦”,当以“和悦”为是。“和悦”一词,道经有见,如P.2257《太上大道玉清经》卷2:“仁儒孝顺,安庠徐审,和悦中雅,皆生气也。”是其证。

伏愿神尊,物垂救度。

(P.2611《太玄真一本际经》卷5)

按:“物垂”当作“赐垂”,“物”与“赐”形近而误。“赐垂”一词,敦煌道经常见,如P.2267《太上大道玉清经》卷2:“唯愿神尊,赐垂生活。”又P.2366c《太玄真一本际经》卷5:“太上以吾狂直恍惚,赐垂委任。”又津艺116(77,5,4455)《太玄真一本际经》卷7:“唯愿天尊,赐垂成就,授以诫言,不更诸苦,得免土尘。”是其例。

一一如兄语,如太上口敕,不得留停,急急如律令。

(P.318《洞渊神咒经》卷7)

按:“兄语”,P.2444作“睨语”。“睨”为“祝”的换旁字。“睨”字稍稍变异即与“兄”字相混,后世“睨”又写作“咒”,可为”睨“讹为”兄“提供讹变线索。

千劫受苦,乃得还生边夷之中,年命无几,身复死坏,魂担四渎,挞汲溟波,徒炭寒冰,昼夜无宁。

(P.2386b《三元品戒经》第二)

按:《说文·手部》:“挞,乡饮酒,罚不敬,挞其背。”又《水部》:“汲,引水也。”“挞汲”两字语义不相连属。“挞汲”当为“捷汲”。“挺”,曾良释为“担负”,近是。《玉篇·手部》:“捷,运也。”《南史·张缵传》:“及死,湘东王皆使收之,书二万卷并捷还斋,珍宝财物悉付库,以粽蜜之属还其家。”“捷水”即运水、担水。如《南史·何远传》:“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人井寒水,不取钱者,则糖水还之,其他事率多如此。”张亮采说:“槌者,搬运也。今吴语搬茶捷水。”该说是。敦煌道经也很常见。S.1605《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戒法轮妙经》:“挺诸山土石,填塞河海。”又P.3180《失题道经经典类》:“水官考对者,捷溟波之水,以灌四渎,劝(勤)苦备至,是日水徒。”“捷溟波之水”与“捷汲”语义相当。其他道经也屡见“捷”字,如《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谓:“三尸五道门:……第三门名贪累苦形门,一日捷山负石苦道。”道经常见“挺运”连言,如《王峰吴行鲁毁掘成都龙兴观验》:“行鲁之吏因疾人冥,数日复活,言:‘见行鲁为鬼吏所驱,般运龙兴材木,铁锁系械,昼夜不休,木才积垛,又却飞去,如是捷运,不知何年当得息尔。”又《李赏斫龙州牛心山古观松柏验》:“山临江浒,便于运载,所斫材木,槌运未半,日夜常有神人诟责之。”“捷运”即搬运。“汲”为取水义,“捷汲”乃近义并列复合词。P.80《无上秘要》卷10:“担沙负石,捷汲溟波,铁枝乱考,轻重劫年。”“挝汲溟波”可证“挞”当为“捷”。又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刑有搪蒙山石,副泰山,搪

夜山石。”其中二“搪”也是“捷”之误。《太极真人青精干石,趣饭上仙灵方》:“捷漾山之石,填积夜之河。”“撼漾山之石”亦可参证。《酉阳杂俎》“副”为“负”的音误字。

臣天力士,铁杖乱考,无有限数。

(P.1606《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戒法轮妙经》)

是经如阳谷之渊,为臣海之源,无不归宗。

(P.1906《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戒法轮妙经》)

按:前例“臣天”,Ch,77,x,6作“臣天”,《道藏》本作“巨天”,作“巨天”是。后例“臣海”当作“巨海”。“巨”常连笔作“臣”,如P.5563《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臣亿万灯,无量数灯。”又P.2387《太上业报因缘经》卷6:“及以抄写百遍、千遍,乃至臣亿。”《干禄字书》:“臣,巨:上俗下正。”“臣”起笔往下连写就讹为“臣”字。“匣”、“臣”两形的这一用法,《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未揭。

我观察众生,罪无雨主。

(P.793《天尊说济苦经》)

按:上例“雨”为“两”字之误。“雨”、“两”形近,文献常致误,如《云笈七签》卷18《老子中经上·第十二神仙》:“二月亥日,祠社稷、风伯、两师。”两师”当即“雨师”。黄生《义府》卷下“雨”字条云:“《国策》苏代云:‘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有死蚌,雨字无义。按;《春秋后语》载其事,作两。陆佃《埤雅》亦作两。蚌开谓之两,且与蚌叶韵。”此说可参。《魏北海王元详墓志》“两”作“雨”,此形已似“雨”。“雨”也常误为“两”,如P.2366c《太玄真一本际经》卷5:“神仙玉女,地下主司,山水百灵,莫不两集。”此例“两集”当作“雨集”。宋方勺《泊宅编》卷1“徐璐酒醉题壁诗”云:“东风也自足春,吹皱两溪烟水绿。”校勘记:“《稗海》本,‘两作‘雨”以上皆“雨”、“两”互误之证。

绿

其先敬经,贤妻相度,绿此宿恩也。

(P.2468 6《太上消魔宝真安志智慧本愿大戒上品经》)

按:“绿此宿恩”当为“缘此宿恩”。“缘”误作“绿”,盖受“景”作“录”、“绿”作“绿”、“禄”作“禄”等字的影响。“绿”误作“缘”,也见于传世文献,如《淳化秘阁法帖考正》卷1“唐太宗书”条《进枇杷帖》:“‘聊疏绿字,顾作‘绿字,刘作‘缘,非”。是其例。

其间众品,不可无教,是故广说余条,以桎流杂,科法威仪,禁忌戒律,种种引喻,随时创制,宗贯分张,不可具记。

(P.24696《道经类书》)

按:上例“棰”当为“拯”。俗书“十”旁“木”旁不分,“丞”、“亟”形近,两字常混。如P.2226《然(燃)灯文》:“盖乃道迷闰室,烛惠(慧)炬于重昏;棰溺爱河,舣政(正)舟于巨浪。”其中“桎溺爱河”当作“拯溺爱河”。反之,“棰”亦误为“拯”,如《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功名至拯,世所推移。”其中“至拯”则应作“至枢”。

染罪

若读此经,口气不净,手提秽恶,故污不慎,未来染罪秽浊之中。

(P.7936《天尊说济苦经》)

按:“染罪”,P.2385a《灵真戒拔除生死济苦经》作“深罗”,察文义,当以“深罗”为是。“深罗”犹今言深陷。敦煌写本“深”、“染”常相混,如P.2366c《太玄真一本际经》卷第5:“诸仙稽首曰:弟子等早虽不幸,耽深小乘,诚自不及六夷十恶之民;今福缘将至,得遇今日,伏愿神尊,曲垂哀愍。”“耽深”当为“耽染”。其他古籍也可见,如《齐民要术·种红兰花、栀子》:“七月中摘,深色鲜明。”缪启愉校释云:“‘深,或谓是‘染字之误。”此处之“深色”似亦可通。又P.1346毛诗·豳风·七月》:“七月鸣鹏,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郑笺云:“朱,染蕲。”《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卷校记云:“‘染,甲本作‘深,疑误。”上面几例皆“深”、“染”相混之证。“罹”与“罪”也常相混,如《唐永徽四年(653)张元峻墓志》:“亲罪悲裂,子息号泣,间里酸吟,呜呼哀哉,殡葬,故造斯墓。”“亲罪”不词,《集注》无说,此“亲罪”即为“亲罗”之误。“亲罗”为魏晋以来习语,屡见于道经。如P.3061《太上洞玄灵宝中元玉京玄都大献经》:“审斯罪人,皆有眷属,见在亲罗,为当即身,更无后根。”又P.2352《太上灵宝长夜九幽府玉匮明真科》:“官家悫酷,横罪无端,枉者称诉,悫对弥天。”“横罪”,P.2442作“横罗”。贞松堂本《道家残卷》:“逍遥大罪,玉京紫臣。”“大罪”当为“大罗”,“大罗”为道教所称的最高一层天。如P.636《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三界之上,眇眇大罗,上无色根,云层峨峨,唯有元始皓劫之家,部制我界,统乘玄都。”上引《道家残卷》的“大罪”,罗振玉《敦煌石室碎金》校勘记亦未揭。

里民

复有七十万里民鬼,鬼名她舍。

(P.3186《洞渊神咒经》卷7)

按:“里民”,P.2444作“黑民”,“民”字缺笔作“民”。“里民”或“黑民”皆与《洞渊神咒经》文例不协。考《神咒经》的魔鬼名,有“赤目疫鬼”、“赤头疫鬼”、“黄身鬼”等等,皆以颜色词加“目”、“头”、“身”等身体部位组成,根据这一文例,“里民”或“黑民”皆可疑。“里民”或“黑民”当作“黑尾”。“黑”字上部常作“里”,而“灬”常常脱落,如《老子道德经》20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熙熙”,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乙本皆作“匝巳噬”。又P.784《天尊说禁诫经》:“滢汤前煮,铁犁耕舌。”“前煮”即“煎煮”,“煎”字下亦无“灬”。又P.2986太上灵宝洞玄灭度五练生尸经》:“其子少信,就北郭先生受此文,镇敷明形尸七百年,被水火练度,而得还生人中。后师里文子,受升天之传,今为玄老之帝,南宫今书其道迹,在北元玄窗。”《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卷校记:“‘里,甲本作‘黑。”。可见,“里文子”盖为“黑文子”之误。而“民”、“尾”起笔结笔皆同,而起笔或结笔相同的字比较容易相互混淆,这也是潜意识产生的误字。今检《道藏》本《洞渊神咒经》卷7,“里民”或“黑民”正作“黑尾”。

敦煌道经写本中的形误字是整理和研究敦煌道经文献的一大障碍。重视形误字的辨析,若能“参校是非,较量同异”,使“点画小亏,亦无所隐”,对敦煌道经文献的整理与敦煌道经词汇的研究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二十二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14

[2]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M]1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413

[3]郑处诲,裴庭裕,明皇杂录·东观奏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4:132

[4]颜元孙,等,干禄字书[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2:33

[5]陈祚龙,敦煌学散策新集[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450

[6]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13辑[G],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33

[7]王士稹,池北偶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2,313

[8]张君房,云笈七签[M],李永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819

[9]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826

[10]黄永武,敦煌丛刊初集:第6册[G],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307

[11]孙诒让,札逢[M],济南:齐鲁书社,1989:7

[12]苏轼,苏轼诗集[M],王文诰,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89

[1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08

[15]曾良,敦煌文献字义通释[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94

[16]顾野王,玉篇[M],北京:中国书店,1983:121

[17]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88

[18]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90

[19]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

[20]张君房,云笈七签[M],蒋力生,等,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00

[21]黄生,宇诂义府合按[M],黄承吉,合按,北京:中华书局,1984:205

[22]秦公,碑别字新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49

[23]方勺,泊宅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4]王澍,淳化秘阁法帖考正[M],上海:上海书店,1989:11

[25]宁可,敦煌社邑文书辑校[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526

[26]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2;475

[27]黄永武。敦煌丛刊初集:第7册[G],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