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柯
除了天气,我简直没有任何理由不喜欢西雅图。
西雅图大概是美国除纽约之外最浪漫的城市了一咖啡、雅瘩、还有《西雅国夜未眠》这样享誉全球的浪漫爱情故事。所谓的阴霾多雨,在浪漫的眼睛里,又给无数的邂逅思念增添了很多机会。更何况本有“智者乐水”一说,雨天最是读书天,咖啡香油墨香渗透进雨雾带来的私密感里,成就了西雅国浓郁的文化气息与多彩多姿的艺术活动。这个城市的起始,却跟美国所有的西进故事一样,有挣扎,有剥削,有血有泪。
在路上
这年夏天,我们从旧金山自驾出发,宝蓝色的本田思域沿着风光旖旎的北加州一号滨海公路疾驰。蓝的天,蓝的海,蓝的车,加上车上淡蓝色的半月仪表盘,感觉像是在茫茫太空中驾船而飞。从旧金山到西雅图将近一千三百公里,一进入俄勒冈州,GPS显示就出现了成片的绿色,而窗外也越来越绿意盎然。俄勒冈州多雨,滋养了大片的原始红松林。在浓密的松林中行车,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投下斑驳的影子,一明一暗一暗一明来回交替,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但是光线的交替给行车也带来了一定的障碍,需要特别谨慎。不想过于疲劳的我们,决定夜宿俄勒冈州最大的城市波特兰。借助着无线网络的便利,我们在歇脚的咖啡馆里订好了波特兰的旅馆。第二日沿101公路直奔华盛顿州的珍珠一西雅图市。
拓荒者
照“孤星”旅游指南上的指示,我们本是朝着市中心著名的“时代精神咖啡馆”(Zeitgeist)而去的,但没想到在这前卫的开放式Loft建筑对面竟是西雅图淘金潮博物馆。博物馆有上下两层的宽敞空间,展示着大幅的拓荒者的历史资料:19世纪中叶的米粮店、淘金者们的路线图、行囊与衣装、还有阿拉斯加金矿上严峻的生存环境,以及极少数幸运儿才能得到的小金块、金球或是金锭。
西雅图这个150年前还在印第安酋长希尔斯统治下的小小渔村,因为这场疯狂的淘金潮,也慢慢开始向外迅速扩张。可惜这150年来似乎只因微软公司带头的计算机产业革命而享受了一段顶级风光的日子。微软创始人之一Paul Allen在西雅图中心创建了“感受音乐计划”(EMP),展示知名歌手乐队物品,并作为进行音乐教育及举办音乐会的场所。不管EMP内部装潢如何,这座超现代的建筑的确非常与众不同,简直就是“丑”得出格一怎样看都像是被某人捏坏了的橡皮泥房子,然后被厌恶般的丢弃到一起。自然与人为的打击对西雅图是源源不断的:有火灾地震、有抗击世贸的暴乱、还有波音公司搬离西雅图……。不过在灾难中浴火重生似乎是一切伟大城市的必然使命,乱世孕育英雄,灾难催生希望,经历过苦痛的城市才有自己的灵魂。西雅图的城市之魂也不例外,历尽风霜,更显优雅。
喝着浓香的“时代精神咖啡”,我认为感受西雅图的第一步应该从拓荒者历史街区踏出才是最好的。沿着西洋公园漫步至拓荒者广场,蒙蒙细雨中一切都因为这层若有若无的轻纱变得旖旎浪漫。这个当年拓荒者们聚集出发淘金的西部前沿如今已变为游人如织的艺术广场和商业街了。巨大的图腾柱屹立中央,新加入的木刻人像趣味盎然,一个似乎再说“抱抱”,而另一个推手拒绝。街边各式各样的老屋艺廊色彩缤纷,橱窗里穿着柠橡黄雨衣的木刻鸭子一家让人看了忍俊不禁一这是西雅图人为他们的多雨自嘲吧。西雅图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的太空针塔距拓荒者广场只有两公里。但短短的一段路,市中心纵横交错的单行街却绕得使人头晕。这时Garmin的GPS帮了我们的大忙,在阴霾的云里,终于看到了太空针塔的高高指针。
弗里蒙特区
在西雅图中心走马观花完毕之后,我奔向了最心仪的弗里蒙特区。弗里蒙特区位于西雅图中心北部两英里,是年轻人的聚居地,是最具西雅图本地趣味的街区。它最大特色是反传统的造型的奇异房子和意味深长的街头雕塑,其中最著名的则是1979年本地雕塑家Richard Beyer的作品《等待城际列车》。这组雕塑刻画了正在等车的六位行人与一只狗,他们等待的“城际列车”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打算修建的从西雅图到向北三十英里外的埃弗里特市的城际电力火车。可铁路公司遭遇了新型燃油汽车的冲击,在1939年放弃了火车计划,这条预想中的西雅图一埃弗里特城际列车就此搁浅(而在2001年新建的列车轨道已与当年的路线已大不相同)。开车经过弗里蒙特街,这六人一狗的铸铝雕塑就在公车站下默默等待若永远不会到来的列车,若不加注意,其神情举止都与常人无异,如果不经西雅图本地人的解释,外来的旅行者并不知道这六人中的其中一人曾经是反对这组雕像的弗里蒙特区荣誉市长Armen Stepanian。
反叛精神与幽默趣味在年轻人聚集的弗里蒙特区随处可见。这里有火箭造型的酒吧,长满金属藤蔓的公寓楼,还有椅子都“长”在树上的街头小画廊……。而最令我惊奇的是这里有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巨大雕像。我很好奇这个巨大的列宁雕像怎么会树立到这个很具小资特色的西雅图来。经过了解雕像的来龙去脉才发现这竟有一段心酸的故事。
这尊列宁雕像本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保加利亚雕塑家Emil Venkov按照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的指示,以表现革命初期的列宁在战火中的奋勇前行而塑造的。雕塑于1988年完成,立于捷克斯洛伐克北部城市波普拉德的列宁广场。没想到的是雕像新立未稳,1989年的捷克斯洛伐克爆发了天鹅绒革命,这尊列宁塑像也被扔进了垃圾站,等待卖废铜的收购。就在这个时候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的英语教师路易斯·卡朋特不忍雕塑被毁,于是疏通了当地政府官员,终于在1993年花费一万三千美元买下了这尊战火中前行的列宁,并向银行抵押了自己的房子,还出资四万多美元将雕塑运到了美国。当时这尊雕像被切成三块运输,当我想象雕塑被吊车吊起装船运输的景象,眼前总是会浮现出刻画苏联解体、社会剧变的东德喜剧电影《再见,列宁》。跟电影中的黑色幽默类似,卡朋特在1994年死于车祸,列宁塑像来到美国被立于西雅图弗里蒙特区,也一直找不到买主。现在与弗里蒙特区众多的另类雕塑一起成为西雅图街头一景。雕塑初始的革命指导意义早已灰飞烟灭,一到节假日,塑像就会被当地的年轻人打扮得奇形怪状,比如圣诞节时头顶红星,夏至游行时又扮成猫王,而同性恋游行时又会男扮女妆……。可叹纵是英雄豪杰,到头来依然人生如梦。
派克农贸市场
第二日起了个大早,奔赴美国最古老的自由市场而去。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农贸市场都是我最爱的一站。蔬果篮子不仅展示出一个城市的特产风俗,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在这里喝一杯咖啡,品一品土产蜂蜜酸奶,再吃一口农家自烤的面包,一个城市的味道就记住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精气神也一下子都有了形象。
西雅图派克农贸市场始建于1907年,
紧临伊力奥特海湾。市场兴建之前,西雅图地区的农民一般都把产品卖给西街仓库上的批发商,随后收取零售额的一部分。但这样的安排让西雅图市民与农民都很不满,中间商的提价以及贪污使得农产品价格高昂,可农民往往得不到收益,赔钱成了家常便饭。通过西雅图市议员托马斯·瑞瓦雷的提议,西雅图终于决定在伊力奥特湾的防潮堤边划出一片土地作为农贸市场。1907年8月16日,市场开业第一天,几百顾客一上午就把农贸市场内的农产品抢购一空,派克农贸市场从此便在西雅图扎稳了根基。今天的派克农贸市场内有上百个农产品、手工艺和花市摊位,每年吸引千万游客,是名副其实“西雅图心脏”。就连大名鼎鼎的星巴克咖啡店也是在派克农贸市场起家的。
美国的咖啡文化之父当属加州伯克利的艾佛烈·皮特,他于1966年创立的皮特咖啡茶连锁店如今已是年销售额两亿美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星巴克咖啡的三位创始人正是受到了皮特咖啡茶的启发,于1971年在西街2000号开设了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1976年店面搬至派克街1912号。最开始他们也是从皮特公司购买咖啡豆,后来才亲自选购自己的咖啡豆货源。如今派克市场上的星巴克咖啡老店游客攒动,巨大的玻璃窗上最早的咖啡色星巴克标识前不断有人微笑留影。我想美国咖啡文化之父的皮特大概也没料到,竟是派克农贸市场上本不起眼的星巴克咖啡,将他创立的咖啡店模式推广至全球,成为美国文化标识之一。
在这样一个微雨的天气里,握一杯星巴克咖啡,站在Beechers奶酪店前看着过往的西雅图居民怀抱满捧鲜花果蔬谈笑而行,浓郁的生活气息便扑面而来。在派克市场里的手工艺摊位上卖着很多与猪相关的工艺品,猪的小塑像、猪木刻、猪储蓄罐。就连派克市场的门口也立一巨大的铜猪银行,名日蕾切尔,每年收入约值六千到九千美元的世界各国货币。我们中文里“家”字也是门廊下有猪,西雅图人将铜猪立于城市的心脏,这大概便是对“家”最深切的不言自明的爱吧。
TiPS
1网上定房是最经济实用的住宿方法,但出行前就安排好住宿会让旅途显得不够灵活,尤其是自驾车旅游。解决方法可以在每日中午或下午的时候,经过大城市时寻找一个可无线上网的咖啡馆或是餐馆,预计当天经停的地点,并订购当天的旅馆。
2西雅图全年多雨,最适合旅游的是夏季,以8月为最佳,由于海洋因素及纬度影响,全年温度大致在10~25摄氏度之间。降水量较大,有“雨城”之称,所以即使在相对晴朗的8月,随身一把雨伞也是必备的。
3自驾车旅游时,一个GPS导航仪是最基本的配置,尤其在西雅图市中心,很多地段都只有单行路,GPS导航就显得尤为重要。照相器材上,作好阴天拍摄的准备,防水卡片相机或是单反相机配合防水罩会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