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勇 汪艳丽
看过四大名著或长篇小说的同学都知道,在一部小说中,往往有很多人物,少则几十人,多则成百上千。而且这些人物,无论是主要角色,还是次要角色,都个性鲜明,形象突出。一般的小学生在作文中写一两个人物时还能够驾驭,一旦超过三五个人物,很多同学就会顾此失彼,漏洞百出了。大家一定羡慕那些大作家高超的写作技艺吧。那怎样才能描写多个人物,突破小学生一篇作文只有两三个人物的局面呢?相信,了解了下面的三点你定会有所收获。
一、用心观察,感受人性。
社会包罗万象,生活丰富多彩。在我们身边时刻上演着一幕幕鲜活的“短剧”,而这一幕幕短剧中的角色就是包括我们在内的人。他们长相不同,性格各异: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有天真无邪的儿童;有乞食街头的乞丐,有腰缠万贯的富人;有忧国忧民的正人君子,有混迹街头的市井小人。他们或者高尚,或者丑陋,或者真诚,或者虚伪……只要用心观察,用心感受,就会发现社会原来如此丰富多彩,人性竟然这样微妙多姿。
【佳作一】
在13路站牌下
新乡市育才小学陈鑫宇
阳光明媚,小鸟欢唱,可惜人们无心欣赏。你问为什么,这不,看看13路站牌下的人你就知道了。
一位30岁左右,西装革履的叔叔,夹着公文包,焦急地踱着步,他皱着眉头,一会儿向前探着身子张望,一会儿又不耐烦地看看手表,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这该死的汽车,怎么回事?大伙还等着我开会呢……”忽然,一辆公交车开了过来,他顿时笑逐颜开,大跨步地跑过去,此时已顾不得什么绅士风度了。“啊!是3路,不是13路!”他极度失望,恨不得爬上车去,在车牌上的“3”字前添上个“1”字。旁边几个人看到他的样子,扭过头,捂着嘴偷偷地笑了。(把叔叔等公交车的焦急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描写旁边几个人尽管只用了一句话,但恰到好处。)
不光是上班族急,几个中学生也是急不可待。听,一个梳辫子的女同学带着哭腔说:“今天的考试可是刘老师监考啊,如果去晚了……”她仿佛想到了“红灯高照”的情景,脸都白了。旁边的男同学咬着牙:“这破公交车,要是害得我‘屁股开花,我非得……” 说着,他把拳头捏得“咯咯”直响,恨不得一拳打倒身边的13路公交车站牌。(个性刻画符合学生特点。)
中学生旁边的那位打扮时髦的小姐却显得很有耐心,她悠闲地嗑着瓜子。看,她翘起小拇指,用大拇指与食指捏着瓜子,小心翼翼地翘起两片嘴唇,生怕一不小心弄掉了口红,还不时地对着站台上的玻璃摆弄几下头发。地上,瓜子壳已经铺满了一地。(时髦小姐的优雅吃相和满地的瓜子壳形成鲜明对比,人物品格不言自明。)
当然,也有文雅之士。看,一位戴眼镜的小伙子安静地坐在长椅上,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偶尔抬起头看一眼街道,接着又把头埋进书本中。两位中年妇女唠起了家常,什么孩子学费,小姑公婆之类,唾沫星乱飞。(两组人物,两种表现,两种形象,让人身临其境。)
“车来了!车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的头不约而同地扭向了懒洋洋开来的13路公交车。人们蜂拥而上,根本顾不上什么“先下后上”的规矩了。那位西装革履的叔叔领带都被挤歪了,两位中学生更是把青春的蓬勃朝气发挥得淋漓尽致,嗑瓜子的小姐也完全没有了“淑女风范”,高跟鞋差点丢在车下面。(语言幽默,但是讽刺意味极强,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态度很鲜明。)
“咣当”一声,13路公交车又懒洋洋地开走了。
【点评】
等公交车,可以说是人人都有过的经历。小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抓住了等车人群中的几类人物:急迫的叔叔,焦躁的中学生,悠闲的时髦小姐,视书如命的小伙子和唠家常的中年妇女。相同情境下不同人物的个性刻画得鲜明充分,让人不能不为小作者的描述拍案叫绝。尤为可贵的是小作者用讽刺的笔墨鲜明地表明了自己对某种现象的态度。
(指导教师贾崇华)
二、捕捉瞬间,体现个性。
刻画人物个性离不开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但繁琐的描述用在一篇有多个人物的作文当中显然是不行的。其实,在生活的短剧中,人物的个性往往就体现在某一瞬间的某个细节上: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一句未经思考的话,甚至一个微妙的眼神,都能体现人物的心态,展现人物的形象。抓住这些细节,就掌握了描写多个人物灵魂的方法。
【佳作二】
老师不在时
新乡市人民路小学吴孟霖
“老师开会去了,这节课没人管我们了!”上课铃声刚停,一个头戴棒球帽的男生就冲进教室,大声地向大家汇报“军情”。
“情报员,是真的吗?你可别蒙我们啊!”一个打扮时髦的女生一边从书包里抽出一本漫画书一边问。
被称作“情报员”的男生调皮地把棒球帽往后一推,说:“当然是真的了,我亲眼看见老师进了会议室!”(“棒球帽往后一推”,这是“情报员”对“时髦女生”的不信任表现出的极为不满的动作细节,描写入微。)
一个胖胖的女生确认“情报”准确无误后,把两只肥嘟嘟的手伸进书包,掏出一大包“上好佳”虾条,三下五除二撕开包装,抓了一把就塞进嘴里,咔吧咔吧地嚼起来,那神情仿佛她在享用着天底下最美味的佳肴。
“老胖,吃什么呢?来点来点。”一位身材“苗条”的男生从座位上跑过来。
“拿去吧,猴子,我这还多着呢。”胖女生又从书包里拿出一包虾条,递给“苗条”男生,忽然她好像想到了什么:“哎,你说你,没见你少吃东西,怎么就吃不胖呢?真是浪费粮食。唉!”(看了胖女生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大家一定知道她胖的原因了吧。)
后排一位穿T恤的男生伏在桌上呼呼大睡起来,真是名副其实的“瞌睡虫”。一个喜欢搞恶作剧,留着小平头的小个子,看T恤男生睡得正香,偷偷地溜到他桌前,右手使劲拍了一下桌子,冲着他的耳朵大声嚷了一句:“老师来了!”
霎时,T恤男生像打了兴奋剂一样,猛地坐直了身体,刚才还眯着的小眼睛,一下子比平时大了5倍。周围的同学一看全都笑得前仰后合。T恤男生这才知道中了计,瞪大的眼睛还没有坚持五秒钟又合了起来,身子软绵绵地趴在了桌子上。(这种情景大家一定不陌生吧,由T恤男生的神态可以看出他“瞌睡虫”的绰号的确名副其实。)
“安静!别说了,安静点!”戴眼镜的班长站起来,使劲拍了几下桌子,大声吼道。可是这话并没有引起谁的注意,教室里的唾沫星依旧漫天飞舞着。“乱吧!乱吧!老师在的时候一个样儿,老师不在又一个样儿,让老师看见你们的样子才好。哼,两面派!”
原本乱哄哄的教室忽然间安静了下来。5秒钟之后,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班长,你说错了,应该是蛋黄派!”
“谁?”班长气得使劲跺了一下脚。
“就是,是谁?敢和班长作对,太不像话了!”尖细声音传来的地方有人“打抱不平”。
在0.01秒钟之后,又是一阵哄堂大笑。班长的脸刷地红了,他回到座位上,闭上眼睛,假装看不见。
那些调皮鬼更嚣张了,干脆把腿翘到课桌上,还大声唱着:“自由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几位正在写作业的同学不满地朝他们剜了一眼,又无奈地埋下头去。(一个“剜”字,把写作业同学的反感情绪完全体现了出来。)
一位戴眼镜的男生,放下手中的《千古美文赏析》,往上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摇摇头感慨道:“唉!真是人不在多,无师则乱矣!”
【点评】
老师不在时,生旦净末丑纷纷登场,而对这些人物的刻画,小作者正是抓住了细节——下意识的动作、不经意的表情、未经思考的话语、微妙的眼神,才使人物的个性和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指导教师王聆)
三、同一情境,筛选典型。
作为小学生,在一篇文章中描写多个人物比较方便的操作方法是选取单一情境,描述同在这一情境下的多个人物的不同反应。单一情境其实很多,比如:考试卷发下来的时候,人们在站台上等车的时候,上课时老师离开的时候等等。多个人物的反应重在“不同”,选取不同的典型人物,选取能够体现人物不同个性的不同反应,是在一篇作文中描写多个人物成功的关键。
【佳作三】
试卷发下来以后
新乡市育才小学陈铭宇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每次试卷发下来,班级里都呈现出一幅多彩的众生相,这不,又发卷了。
“唉! ”A君长叹一声。
“怎么了?”同桌B君问道。
“看来今天这顿打是跑不掉了。”A君耷拉着脑袋,手狠狠地拽着试卷,恨不得把它大卸八块。
“你爸真够凶的。”B君一脸的同情。
“‘考不到90分,回家就等着吃竹板炒肉丝吧,我爸就是这样说的。”A君全身发抖,脸上充满了恐惧,仿佛看见爸爸正拿着竹板在客厅迎接他的归来。
B君看了看A君的表情,回过头,捂着嘴偷偷地笑起来。
再看C女,她小心翼翼地打开试卷,突然,眼睛眯了起来,嘴角上翘,一朵美丽的花绽放在脸上。她转过身,拽着A君的胳膊兴奋地摇晃着:“我及格了!我及格了!老师万岁!我也万岁!”
A君歪过头使劲剜了她一眼,甩开她的手,凶巴巴地吼道:“别理我,烦着呢!”
C女轻轻拍拍A君的肩膀,故作深沉道:“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60分刚好,何必自寻烦恼。”
只见坐在第一排的D君两手捂着头,眉头紧锁,脸上的肌肉抽动着,虽然他考了99分,第一名,可他仍不满意。他把试卷揉成一团,狠狠地塞进了桌子,抱着脑袋,在生那一分的闷气。(这一组人物既有单个的表现,也有互相之间的对比,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D君旁边的E君看了一眼自己的试卷,把手高高举起,打了个哈欠,趴在桌子上打起盹来。
E君的死党F君看到了,走到他跟前,猛拍一下桌子。E君从梦中醒来,眯缝着眼问道:“什么事?”
“你考了多少分?”
“哦……我忘了。”他伸了个懒腰,又倒在课桌上合上了眼。(又是一组人物,F君是配角,他的出现衬托了E君对考试成绩的满不在乎。)
坐在角落里的G女突然大哭起来,悲痛欲绝。几个同学连忙过来安慰她。
“别哭了,下次努力就行了。”
“失败是成功它妈,男儿有泪不轻弹,女儿也不能轻弹啊。”
这个一句,那个一句。G女忽然捂上耳朵,哭着跑出教室。(难过时,有时别人的劝说会加剧难过。作者观察很细腻。)
H君拿到试卷,看都不看一眼,塞进书包,抱着足球,一边喊着“等等我”,一边跑出教室。(一个足球爱好者,成绩对他来说无所谓。)
……
看着这一幕幕活话剧,我不禁想起一首诗:老师不觉晓,考试何时了。今夜风雨声,成长不可少。
【点评】
同一情境下,表现不同人的不同反应是小学生描写多个人物最有效的方法。这篇文章,小作者抓住不同人物的表现,把试卷发下来之后的众生相刻画得生动细致。
(指导教师何芳)
当然,还必须注意,社会是多彩的,人性是复杂的,一篇成功的文章应该激励人奋发向上,鼓励人弃恶扬善。只有这样,在作文中描写多个人物时才能游刃有余。
【强化训练题设计】
选取一种情境,进行一次在一篇作文中描写多个人物的练笔。
情境:1.老师拖堂的时候;2.走出考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