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而不媚外

2009-09-23 04:55
世界知识 2009年15期
关键词:百老汇外国人菜单

车 耳

如果引用权威说法的话,“崇洋媚外”这个词是讲一味崇拜外国,向外国献媚,指一种丧失国格和民族自尊心的思想行为。但是,“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不等于崇洋媚外,认为只要外国的都是好的那才是崇洋媚外。”

我关注这个问题已经很久了,也和周围的人有过讨论甚至争论,又看多了国内的一些自认为洋气其实很媚俗的做法,比如说语言使用和行为方式,于是催生了本文的题目。意思无非是:学习外国好的地方,毕竟西方国家比我们先进;只是,我们不能邯郸学步似的忘记本国文化,更不能东施效颦似的学习不适合本士习惯的东西。

限制洋化的语言

在语言使用上,我们的洋化现象已经非常严重。街道上到处都是英文的招牌,有些招牌的英文字比汉字还大,似乎这样就国际化了。

到餐馆吃饭,如果是日餐馆,服务员就会一个个点头哈腰用日语问好,尽管他们知道食客中绝大部分是中国人。即便是日本人,在中国工作也是能讲几句汉语的。我看见那些鹦鹉学舌般的服务员就感到好笑,每个人都要说一句同样的问候。其实大可不必,就是在日本也不是这样夸张。我知道这都是老板的要求,不能怪他们饶舌。其实这些服务员也就只会讲一两句,遇到不讲中文的日本人,他们还真的不能交流。

那些针对西方人的餐馆在菜单上面直接写英文,有的甚至上来就是法文菜单。我见到这样的菜单就皱眉头,因为用那些单词堆积起来的外文,你只知道吃的是哪种动物,但不知道是如何做的。就像People In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一样的英语,单词都对,但是组合成一句话,中国人不明白,外国人更莫名其妙。

有的朋友不像我这样矜持,见到这样的菜单,就赢接把服务员叫来,让他们拿中文的菜单:“因为我们看不懂英语。”

法国就没有这样的现象,你基本上看不到外文的字头大过法文,法国甚至有相关的规定,禁止这样的现象发生。保护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毕竟是行政当局的责任。

约束媚外的行为

中国人重视外来者这一点似乎有历史传承,孔子就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甚至还有远交而近攻的习惯,而现代社会则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说法。

一个朋友在法国企业工作,是这个企业的财务总监,属于外企中高级管理人员。但是只要他带法国人在国内出差,无论这个法国人比他级别小多少,总能受到中国地方厂长的重视,因为人家有一张两方人的脸。有的,一长接待时还自作多情地说,欢迎他不远万咀来到中国。其实他只是一个从深圳分公司过来的法国打工仔。

另一个朋友在法国某家传蝶机构工作,也很讨厌国内一些人的做派。这些人在接待法国媒体时,只给法国人递名片,而对陪同到访的中国雇员却缺乏应有的礼貌,连名片都懒得给,尽管无论什么事情都要经过中国雇员的翻译和介绍。

还有的企业,在有外国人到场的时候就请客,没有外国人时就不请客,要不就是宴请外围人时花钱多,请国内人花钱少。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和国内的报销制度有关系,因为许多国内机构和公司仍然保持外宾和国内客人请客不一样的标准,外宾显然高于国内客人,而且请外宾还好报批,可见中国人从制度上讲都有点媚外情结。

其实,我们至今延续的一些外粤活动的接待规定实在没有必要。就拿宴请为例,接待外宾的标准不必再高过内宾标准,因为西方人不习惯山珍海味的吃饭方式。美国人的味蕾更为简单,接待他们时,只需大肉,不必大鱼,否则浪赞一桌子,反而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能只让外国人便利

商务谈判中的例子也很能说明问题。如果在中国谈判,国人会自备翻译;如果去国外访问,国人会想着自带翻译。无论自备翻译还是自带翻译,都要花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出国谈判,一个翻译的费用和一个谈判人员的费用一样。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无论商务活动还是学术交流,有几个西方来的访团是自带翻译呢?西方人比我们富裕,难道不能让他们承担口译的费用吗?

我们常常看到,中外两国最高领导谈话时,身后往往各有一个翻译,各译各的,平等相待。如果是级别低一些的中外领导会晤,只有一个翻译的话,那个翻译一定是坐在中国领导人的后面,是中方带出的,就是说还是中国人花钱。在电视机前我多次注意到这个现象,从未见到中外会谈时只有一个对方的翻译的场面。

关键是中国人很认这个账,即便会谈前对方告知准备了翻译人员,国人仍然会觉得自己的翻译减不了,所以该带的还是带,该花的还是花。

外交无小事吗

在中国的外交中,有“外交无小事”之说,据说这是周总理当年的话,是指外交关乎国家重大利益,有时一句话、一个小行动都会造成国家利益的重大得失。但这并不泛指一切对外交往,尤其在今天开放的情况下,过于强调就会有偏差,更不能以此佐证对外活动优于国内活动。

至少对商界来说,接待外国人是家常便饭一样的事,如果都把这当成大事,那会加重我们的负担。我们公司还接收了一些外国员工,去食堂时他们一样排队打饭,拿筷子吃。

改革开放已经这么多年了,中国人的对外活动就像家常便饭一样,我们应该学会举重若轻般地对待这类事情,不要把外国人和他们的说法看得过重。西方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不少国家把国内问题看得高过国际问题,国内法高过国际法。我们知道美国政府签署的一些国际公约得国内议会批准才行,否则签了白签。而新加入欧盟的国家多次谈判后,好不容易签订的入盟协议也得国内公投才能获得批准。可见,他们重视国内事务的程度甚于国外事务。

外事既然没抬到那么高的级别,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所以法国人没有我出国的说法,他会说我去德国、去意大利了,就像他去里昂或者诺曼底等国内地区一样。中国人肯定要说我出国了,以示这种出差不同于一般。

中文成了配角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应该是任何一个正常人的做法。但是国内就有人非要洋化自己,他们觉得自己因为有钱就了解了西方的真谛。

在北京看过一个百老汇的音乐剧、让我颇有感触。那是京城一个有名的富人自己建的一个小剧场,摆放的椅子宽敞到太师椅一般,这种一两百人的小剧场如果在纽约,属于“外百老汇”剧院,以区别于百老汇剧的大舞台。

外百老汇都是小剧场,小小的舞台,狭窄的座位,廉价的门票,有的甚至在地下室演。而京城这个类似外百老汇的剧场豪华得像宫殿一样,比正宗的百老汇座位宽大多了。

那次演出,演员只有十个人左右,几个人在台上以钢琴和一些小乐器伴奏,另外有五个人轮流演唱百老汇音乐剧的著名曲目。没有伴舞,没有布景,也没有什么道具,只能算作百老汇的压缩和普及版而已,尽管歌手们比较敬业,唱得也不错。

来客中绝大部分是中国人,主持人却选了一个老外,开场白和主讲都是英语,然后再有一个中国女孩翻成汉语,把外国人当作主角,中国人是配角。那种感觉是在纽约的剧场,为宣传中国戏剧、给美国人演出的一种安排。坐在那里看着周围一个个衣着光鲜的国内大款,我知道他们只能在中文翻译后才能鼓起掌来。

夸张的效仿

剧中休息时,用英语主持的那个美国人让我们离席站在两边,因为有个景观给我们看。

在大家惊奇的目光中,我看到刚才坐过的座位,100多张太师椅居然沉降下去三米深,然后中间裂开移向两侧,最后舞台下面出现了一张大餐桌被自动移到中间,又升到我们原来座位的位置。整个过程持续几分钟时间,我们原来的位置变戏法般的成了吃东西的场所!

主持人幽默地说:正常的招待会都是人走向餐台,现在是餐台走向我们!

那是我见到的最夸张的一次酒会。百老汇的剧目我在纽约时看过不少,印象最深的就是舞台的转换。百老汇人可以在一个狭小的舞台上,用很短的时间把舞台布景像变形金刚一样换来换去,一个山坡转过来就成了房间,再转一次就成了街头,在上面可以打街垒战,让人深深感到了这个行业的效率和智慧。这也是让百老汇天天上演、同样的剧目在同一场地一演就是好几年并创造了戏剧中奇迹的原因之一。

但是,百老汇的观众席位却是永远不变的,因为每天来的都是不同面孔。观众是来看剧的,而不是参加招待会的,所以他们不会想到让观众席的座位有什么能升能降的花样,根本就没这必要。只有在庸俗的设计中,才会出现这种东施效颦般的、舞台不转座位转的现象。

敬请关注下期系列之四十七

加州的警示

猜你喜欢
百老汇外国人菜单
百老汇
百老汇之星,逐梦前行
中国新年菜单
纽约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双轮驱动
街上遇见外国人
本月菜单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Durmiendo en la Muralla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