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09-09-23 04:55曾陈萍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民族信息化信息技术

曾陈萍

一、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在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通过“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对于东部地区仍然非常落后。

信息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课题组从2007年起对四川省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州最为贫困的东部五县(昭觉、美姑、雷波、金阳、布拖县)近60所乡镇农村小学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本调查以参加凉山州东五县乡镇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的500余位一线老师为对象。调查以自行设计的“凉山州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表”进行,内容涉及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软件资源、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调查结果让我们深深感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薄、起点低。其主要表现在:

1设施装备落后

民族地区由于教育经费投人的不足和偏远县乡的地域特点,目前多数农村学校不具备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条件。调查发现,多数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数量严重不足,有20%的被调查学校没有一台计算机,生机比在40:1以上的占88%。多媒体教室配置率不高,只有25%的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70%的学校没有自己的微机房。联网学校的比例更低,没有一所学校建成校园网。许多地方网络的延伸还没有到位致使很多学校的网络资源几乎近于空白。根据调查。只有9%的学校接人互联网。此外,除了计算机,农村学校的其他信息化设备也很少。在调查所列的投影仪、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几种信息设备中,42%的学校没有其中的任何一种,40%的学校有投影仪,28%的学校有数码相机,2%的学校有摄像机。计算机数量不够、配置不高、多媒体教室不足、宽带不宽、网速不快等仍是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2教师信息化水平低

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以前大部分来源于当地的一些师范学校,他们通过函授等成人教育形式提高学历。由于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等限制,大部分教师在学习期间没有学习过教育技术方面的课程,多数教师缺乏对电子文献、网络文献以及数据库的认识,表现为检索、分析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差,这使教师信息能力只能在传统的信源和信道的约束下作基础层面的低效循环。

调查显示,在该地区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70%的教师基本未接触过计算机,只有5%左右的新分配来的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已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情况稍好,只有10%左右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曾或尚未学会计算机操作,约有50%的教师在工作或学习中偶尔或经常使用计算机,将近有16%的教师倾向于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从总体上看,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在信息化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教师的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农村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要求;二是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数量较少,甚至缺乏能够胜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因此,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师资问题,其课时也远远不够。

3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不高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下,民族地区农村大多数教师尚未认识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促使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学生—黑板一教材的教学模式中,满足于纯语言的讲授方式,重复着抽象的思维和逻辑,在教学中对计算机、网络媒体的利用不充分,缺乏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虽然有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也反映出教师的信息能力还有待提高。

目前,农村中小学校配置的计算机、卫星教学接收站、建设的多媒体教室,相当一部分是上级的硬性指标或为了政绩而装点学校门面,这些设备要么是配置低跟不上软件的发展,要么是没有专人维护导致长期闲置,成为学校的摆设。

调查发现,只有38%的学校多媒体教室、机房经常使用,42%的学校偶尔用,还有20%的学校基本不用;多媒体教室主要用来上观摩课、示范课的比例高达50%,用来开会、放录像的占15%,上信息技术课的占17%,上其他学科课的比例占18%;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也不高,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不用或完全不用信息技术,用于常规教学的只占6%;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了学科教学、资源查询、资料存储、交流通讯或远程教育的学校比例分别为23%、39%、30%、5%和21%,有20%的学校没有开展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举措

影响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因素很多。对于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村来说,除了投资力度不够、教育观念陈旧、教学资源缺乏等基本影响因素之外,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高、教学信息资源库贫乏是制约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是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举措。

1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前农村教师培训形式化、低水平现状,积极探索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培训模式,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对改善和提高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远程教育培训方式

西部民族地区地域广袤、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有限的教育资源缺乏整合,优质资源难以共享,教师培训质量难以保障。而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构筑21世纪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同质均等的教育机会,有利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从2003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在我国农村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就是为了构建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农村中小学初步形成信息化环境,使边远地区、民族地区中小学生能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权利的最佳途径。

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村学校都拥有了卫星转播设备,我们可以利用卫星传播系统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具备网络设备的学校可以让教师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来提高信息素养。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做成光盘,让教师通过观摩学习提高信息素养。

(2)教师“参与式”培训方式

教师“参与式”培训方式就是让教师带着“教学任务单元”参加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优势;教师接受的培训内容和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便于教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这种培训方式在“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得到了体现,并且对我国很多区域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类形式容易使他们形成内驱力,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迅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校本培训模式

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制订适合本校教师特征的培训体系。可以组织各学科经验丰富、信息素养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通过优秀案例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邀请一些信息技术教育的专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

2加强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

教学信息资源库所包含的类别众多,内容广泛,它的建设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进行,收集、筛选、制作出最符合自身学科需要和学生特点的资源素材。调查表明,教学信息资源库的贫乏成为制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是,技术与教学结合不够,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信息技术的实践中,人们总是把技术和教学实践割裂开来,重心要么倾注在技术上,要么倾注在传统教学上。教学一线的教师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搜集、制作课件时技术上不能得心应手;而技术过硬的教辅人员能够制作出比较理想的教学软件,却因为没有深入课堂而使制作的课件或其他教学软件不能紧贴教学;商品化的教学软件多数又是作为自学的工具,因此,课件的适用度不高。加强校本教学资源建设,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符合农村学生认知特点、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软件。其次,在资源建设中可采取“共同建设、共享使用”的原则,调动地区内相关学校的参与,各学校分配任务,共同建设。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等一系列工程的启动,将给广大的农村中小学送去优质的教育资源,给广袤的农村送来切实的希望,将大大加快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步伐,缩小城乡“数字差距”,为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带来生机和机遇。

参考文献

[1]时锦雯,毛汉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高教论坛

[2]吴平,提高民族地区教师信息素质教育水平的对策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责任编辑关燕云)

猜你喜欢
民族信息化信息技术
我们的民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多元民族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