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路 陈 红
一、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思维和文化在基本的层面上都是相同的,具有人类社会文化具有的共同特征。比如说两者的人文思想,都注意发扬人的光辉,以人的问题为中心,宣扬人道主义和以人为本;比如道德观念,都注重名誉,名誉常与道德联系在一起;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反法律,尽量避免不利的留言;对朋友应当尽量真心对待、患难与共;对家人应当尽量孝顺父母、爱护孩子等等。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是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除了表现在世界观、价值观,习俗差异等外,还与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的不同有关。如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
二、中国文化与英语教育
1让英语适合中国学生
我国英语教学在几十年来取得长足进展的情况下,迄今仍普遍存在着一个重大问题,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种病症的症状是:在与西方同行交流时提不出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其言语的方式、内容和术语都是西方的,有时甚至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所以对于英语教学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以清醒的、理智的头脑对待西方文化,对其影响要加以合理的限制,要在真正重视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文化。
层次英语教学中系统引入和加强中国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吸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中国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使学生能以中国人的主体身份,用英语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本土文化,给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从而避免对外宣传中国文化时因对自身民族文化内容和表达方式的陌生而“失声”的窘况。
2减轻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
由于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我们在指导学习过程中会缺乏真实的语言与文化的交互贯通。最为典型的影响是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阻力和学生对英语语言习惯的适应能力的缺陷。但是要认识到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发展与改革,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学生们的思想也会趋向于时代化。对文化冲突的抵抗能力也会增强,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课程、大纲、教材、课堂、教师、学生等进行重新思考,加强对文化教育的导入和融会贯通,本着加强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借鉴和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适当改变教学理念,通过努力消除不利影响。
三、构建适宜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模式
1思想上的准备
以前我们要求学习英语的中国人适应英语国家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文化东学西渐趋势的增强,我们应从另一方面着手,使英语学习中多掺人中国文化,形成英语文化又有中文文化的教学模式——中国特色的英语学习和教学。
面对中外跨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逐渐取得话语霸权和中国文化日趋严重的“失语”现象,我们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入手,建构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并以此作为实际工作的指导。我们要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导人中国文化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是深化英语教学改革中值得探索的新课题。因此我们应当在思想上做好这样的准备:从战略上高度全面科学地总结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重新审视原有的语言及文化观念,尽快提高自身的汉文化修养及其英语表述能力。
(1)认识中国文化精髓。所谓精髓,就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历史和人们的生活有正面影响,能被其他人所认可且具有研究和发展价值的那一部分文化。例如我们的儒学、道学、佛学、诸子百家,文学、诗歌文化和酒文化,古代建筑和艺术,传统民俗和特色服饰,以及悠久的历史等等。我们能从这些资料中找到大中国延续至今的仁爱礼让、包容海外、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一些令人敬仰的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并将它们发扬光大。
(2)建立平等交流意识。在跨文化交流中,除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平衡及中国文化的缺失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平等交流意识的缺失。大部分中国人在与外国人的谈话出现了不符合英语语言习惯而导致对方产生误解甚至不快时,都会认为是中国人的责任,而实际上这肯定是由于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文化造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中西方交流中,双方文化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应该尊重另一方文化的问题,而是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3)合理结合文化与教学。将文化导人教学中去,就要改变传统的机械教学方法,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会形成一种突然改变带来的较强烈的思维反差,因此要完成这一跳跃是需要相当完善的准备的。
2教材上的准备
我们在外语教学上的偏差,不能不说是我们教材编写方面的一大失误。我国各类的英语教材,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这就导致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忽视母语文化,不知道怎样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的问题。没有统一的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也很少有能查阅到的相关资料,教师和学生们对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句的翻译只能是各自发挥,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准确性,这就给文化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一方面应该促进融入中国文化和中西文化比较的教材的编写,提供可供一线教师参考的系统性的教材和资料;另一方面,在现行教材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应采取一定的替代措施:一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语翻译,进行比较和汇总,确定其中最合适的译文;二参考一些中国文学作品的英文译本,借鉴其中的中国文化内容;三开设中国文化类的选修课,以中文相关教材为选修教材,向学生讲述中国文化,并在课堂上展开关于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特色文化的讨论。由于在英语教学中导人中国文化仍处于构想阶段,还应该咨询语言文化专家,与其他学校相互交流,以及鼓励学生和教师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加强教材文化建设。
3器材上的准备
(1)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实现信息集成控制,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应利用多媒体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趣味性、互动性强的与中国文化有关的素材和课堂交流环节,运用多种感官刺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思维情境,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参与到多媒体教材和课件的修改和制作中,将学生的意愿加入到课堂内容的改变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内容、方式和方法的互动性改进,促成教学双方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课堂环境。教师要尽力将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合理的筛选、设计和组合,使其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体;根据各要素的功能灵活安排教学环节,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选用合适的教学结构,充分挖掘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要注意避免多媒体的弊端可能引起的负面效果,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不真实感;更不能为了运用而运用,这样反而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2)图书馆及相关设施的应用。为了辅助引入中国文化的教学创新行动,图书馆的建设中应更加重视富含中国文化知识的书籍和资料的管理和引进。不仅要有诸如《史记》、《诗经》、《孟子》这样的古典作品,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注解和说明性的书籍,以及含有浓郁中国色彩的、可视为传统文化的扩展的一些书籍作品,能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了解中国文化。图书馆开设阅读课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场所,图书馆的管理方式也可以有一定的改变,可以根据教育教学需要,组织馆藏图书,进行图书整理、流通服务等各项图书馆业务工作,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赵犀宪,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中国英语教学,2002(6)
[3]温晋根,普及英语口号的盲目性,湖北省世界语协会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