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泓 许 宁
一、 对I值及本文数据来源的介绍
I值,指行业内贸易指数,I=1-|出口量-进口量|/|出口量+进口量|,其中出口量和进口量为特定时期内一国的出口量和同一时期内一国的进口量。行业内贸易指数衡量的是一国进口和出口的比重。如果进口量和出口量偏差很大的话,I值将趋向1;如果一国的进出口量相等的话,I值将等于0。
本文的所有数据都来自comtrade数据库内中国1985—2005年采运业的贸易量数据。选取这个行业的原因是数据比较容易获得,并且这个行业比较好地反应了我国整体贸易形势的变化。
二、对于SITC2——采运业的分析
(一)总体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和林业资源丰富,为采选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采选业的发展受众多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不同的产业间的发展差距较大,但总体上产业内贸易程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I值由1985—1987年的接近1 的历史最高点,逐年下跌至2005年的约0.2。其中以金属矿采选业的下跌程度最为严重,1988年之后产业内贸易指数由0.9的高点飞速下跌并一直维持在0.05左右。而非金属矿采选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相对得到了发展,产业内贸易指数由1986年的0.1上升到2005年的约0.8。采选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化说明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采选业还是存在比较优势。
(二) 对于SITC27——非金属矿采选业的分析
中国非金属矿采选业主要包括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硫、磷、钾、硼等)和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陶瓷原料、石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非金属矿采选业发展迅速,到1994年,共有独立核算企业11561个,总产值3.5亿元。中国非金属矿产品和制品中,水泥产量3.6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31.1%;玻璃产品、陶瓷产品、石墨等均有大量出口,钾盐产品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大量进口。中国非金属开发潜力很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近年来非金属矿采选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得到提高,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是我国经济的增长,对原材料工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同时,对建筑保温、防水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蛭石、石棉、珍珠岩、硅藻土等一系列非金属矿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
二是机电工业和汽车工业是非金属矿产品应用最多的领域,随着我国机电工业和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带动了上述这些矿物材料的大发展。
三是在石油化工方面,优质的催化剂载体、吸附剂、耐酸、耐碱材料等非金属矿产品,以其不可替代的性能得到广泛应用。
四是在国际市场上,对非金属矿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目前发达国家的非金属矿原料产值已达到金属矿产值的2—3倍,消费速率的增长比金属矿产品高出1倍以上。
(三)对于SITC28——金属采选业的分析
金属采选业的大趋势与整个采选业大致相同,I值从1986年到2004年大致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并在1996后大致稳定在极低的水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1986—1990年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动荡,金属矿采选业的I值先是迅速上升,然后就立即下跌。这和我国当时的外贸政策的改变和临时性国内需求有一定的关系。随着高端的金属矿采选业技术逐渐被我国企业掌握,我国对高质量的金属依赖减少,趋势又回归到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出口。
我国的金属矿采选业的出口在各个小分类上无论是规模还是贸易方式以及发展趋势都有很大的区别。例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85的I值趋势与整个金属矿采选业的趋势基本一致,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幅上升后又回落,并且回到稳定的低水平。然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84却与之截然不同,整个90年代都呈现不稳定的大起大落,在2002年后才转为主要行业间贸易。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81的趋势甚至与整个行业相反,拥有一个上升的I值曲线。其原因是行业内的各个细分行业存在差别,以及我国相应资源的充足程度,地域资金和气候等因素也不同。同时,各个产业的发展也并非同步,所以因为技术和产业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发展趋势的不同步。另外,国内外的需求也对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新兴的产业造就了新兴的需求,同时也改变了各个行业的利润和进出口利益,从而较大程度地影响其发展曲线。但是对于整个行业的进出口,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一定时期是既定的,所以符合总的趋势。
三、总结
从采选业的分析结果来看,在1986—2005年间,其进出口额都有很大提高,并且在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仍然保持了快速的发展。
总体上,采运业的发展趋势良好,主要原因是我国是一个比较依赖于出口的国家,我国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大力扶持出口产业,在对出口产品进行补贴的同时,又积极改进出口型产业的结构,保证了出口型产业的比较快速的发展。
(李泓,1988年生,广东省潮州市人,厦门大学金融系06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许宁,1987年生,北京人,厦门大学金融系06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