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部分地区应发展欠发展成因分析

2009-09-22 08:04曹茉莉
开放导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制度变迁

[摘要]沿海地区应发展欠发展的原因甚多,本文从区域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实证分析了沿海地区应发展欠发展五个方面的大致成因。即:区位悖论与边缘化的发展环境;报酬递减与经济活动的空间离散;文化缺失与短期化的发展行为动机;制度变迁滞后与组织活动的低效率;能力创新弱化与区域发展活力不足。

[关键词] 应发展欠发展 区位悖论 空间离散 制度变迁 能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9)04-0068-05

[作者简介]曹茉莉(1960—),湖南常宁人,北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 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

沿海地区在我国开放最早,整体发展水平最高,但内部的发展仍呈非均衡性,有的地方表现为“应发展欠发展”现象。某些区位条件优越,且集各类优惠政策于一体的地区,较同类地区和城市的发展明显缓慢或滞后。有的地区,如秦皇岛、连云港、湛江、北海,过去20多年来的发展水平在某些方面甚至低于同时期全国的平均水平。本文借鉴区域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就此成因作理论层面的考察。

一、区位悖论与边缘化的发展环境

过去一些年来,一个耐人寻味和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的地区和城市在强调自身发展条件或推介自身的投资环境时,都把“区位优势独特或突出”放在首位。诚然,按照区位论的基本观点,地理环境的优劣、资源禀赋的差异甚至人文习俗的不同等等,构成一个既定区域发展的初始条件,进而决定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状况。按照这一理论逻辑,区位优势突出的地区应该而且必然发展,反之则发展缓慢或欠发展。然而,近2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态势却将“区位论”推向了反面:即,拥有相同区位优势的区域,却存在局部欠发展或发展缓慢的情况,反之,被视为处于区位劣势的区域却存在局部发展较快或超常发展的情况。本文把这一现象称为“区位悖论”。第一,区位地缘条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是重要的,但区位优劣并非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二,对所谓区位优劣的评判,既不存在一致或统一的标准,也不存在区位优劣与区域经济发展或欠发展的必然联系,区位优劣仅仅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第三,就某一既定区位而言,所谓优劣是相对的,从区位的角度考察应发展欠发展成因,有必要引入动态的区位概念。被本文称之为沿海应发展欠发展地区的连云港、秦皇岛、珠海、海南、湛江、北海等,都存在“区位悖论”概念所涵盖的诸多问题。从上述地区或城市所处的整体区位看,它们均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都是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集区位、资源、政策优势于一体,然而,它们在拥有整体区位优势的同时,却存在局部的区位劣势。这里,分别以珠海和北海为例。珠海与深圳分别以澳门和香港为背景被辟为经济特区,然而其成长的路径和发展水平却截然不同,原因在于二者所处的区位条件存在局部差异。一方面是地理位置的差异,深圳地处粤东南,珠海则地处粤西。在历史上,粤西北地区一直就是广东的欠发展地区,这一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次于粤东南。另一方面是所依托的中心城市差异。深圳所依托的中心城市有香港和广州两大国际化大都市,它们的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发展均已相当成熟,可以说,深圳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依靠香港和广州两大国际化都市支撑起来的。珠海所依托的城市则是弹丸之地且发展单一的澳门,其经济发展非但不能对珠海起支撑作用,而且在某些方面,如旅游产业还会同珠海争夺资源和市场。北海的局部区位劣势与珠海存在某些类似性。首先,北海地处广西西南部、北部湾的东北岸,它虽然在历史上是对外开放的口岸,但却远离东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的广阔市场,虽然北海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之一,有广阔的腹地,但也面临北部湾中国广西、广东沿岸的钦州、防城、湛江的激烈竞争,港口建设的同质性和同构性非常明显,加之受运输距离、港口规模和服务效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北海对物流的吸纳能力远不及湛江、防城、钦州。其次,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海没有可以支持自身发展的中心城市作为依托。更为严重的是,地处北部湾广西沿岸的一小时经济圈内同时设置钦州、防城港、北海三个地级市,存在城市同级,产业同构,资源类似,恶性竞争的情况。目前,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的经济总量GDP尚不足1000亿元,财政收入不到100亿元。显然,缺乏国际化中心城市的依托,进而缺乏广阔的市场是北海最大的区位劣势,也是其应发展欠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报酬递减与经济活动的空间离散

由报酬递增所致的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以及由于产业聚集所致的区域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成本节约、生产率提高等,是新经济地理学揭示的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原理。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观点,既定区域的增长与发展,仅仅有一个“好的区位”是不够的,还要看这个区位所拥有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活动的动力如何。也就是说,在一个区域的某些“点”上是否存在报酬递增以及由此引致的生产活动的空间集中和区际贸易能力。从新经济地理学揭示的上述原理出发,我们认为,沿海地区应发展欠发展现象由以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区域报酬递减与经济活动的空间离散。仍以珠海和北海为例。珠海是珠三角仅次于深圳的第二大经济特区,然而近10年来,珠海与深圳的差距却越拉越大。2000年珠海的GDP是深圳的1/5,2008年珠海的GDP仅仅为深圳的1/8;2000年北海的GDP为温州的1/7,2008年这一数字却变为1/8。这里,还可以比较一下温州和北海两市辖区职工平均工资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的收入。1990年,北海职工平均工资2288元,温州为2020元;2000年,北海职工平均工资为9141元,温州为13482元;2008年,温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的收入分别为26172元和9469元,而同年北海这两项指标则分别为13989元和4309元。也就是说,2008年北海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尚不及温州的1/2。我们借2008年北海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相关数据,以说明企业报酬递减的情况。

可见,北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企业盈利很少,有的行业甚至出现了亏损,无疑这是区域报酬递减的表现之一。导致企业报酬递减或亏损的原因在于,由“人气不旺”所致的单位平均成本上升,进而存在“规模不经济”的情况。正如一份反思珠海歧路的新闻稿所指出的那样:“珠海有着可能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公共汽车站,可是站内经常没有人等车,市内宽敞的马路上车少更少见塞车,市民搭乘公共汽车既不用排队,也不用担心没座位,好巢未必能引来凤凰!事实上,珠海一直人气不足,不是缺钱,而是缺人,营商气氛淡落。”无独有偶,我们还可以扼要比较一下广深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广州至珠海段、广东阳江至珠海的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南宁至北海的南北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以及按车流量收费的每100公里高速公路的投资回收期。这里,需要说明几点:第一,高速公路行驶车辆按五类车型收费标准的平均数计算,即1.74元/公里;第二,高速公路的建设费用,因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珠三角,每公里一般为8000万至1.2亿元,在广西一般为3000万至5000万元,为了便于比较,我们也取其平均数,即7000万元/公里;第三,车流量按从各高速公路的起点站到终点站的实际通过车辆数计算。

显然,高速公路车流量及投资回收期从一个侧面大致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和离散情况。再以北海为例,1990年北海市全部工业企业数为11457个,至2003年,其全部工业企业数为10212个,减少1245个。除357个属国企改制转轨破产外,其余皆因无利可图而撤离北海。也就是说,沿海应发展欠发展地区具有明显的经济活动空间离散性。同时,我们还可以从部分沿海开放城市的消费信贷依存度,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和消费信贷余额来观察这一问题。

不难看出,部分沿海应发展欠发展城市上述指标与沿海已发展城市相比明显偏低,投资乏力,是经济活动空间离散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文化缺失与短期化的发展行为动机

按照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经济增长所涉及到的本质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资本、技术、人才、贸易、结构等问题,上述要素均属于经济增长的物质技术要素。这里,我们主要从阿瑟·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探讨作为应发展欠发展典型地区的北海欠发展的成因。按照刘易斯的观点,自然资源的丰度,包括经济增长的物质技术因素等对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人的行为、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经济增长的非物质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

文化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已越来越为经济学界所关注。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就其本质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经济增长与发展成因作历史文化层面的纵向考察。这一点在阿瑟·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尽管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各不相同①,然而人文观念、习俗、知识、信仰、精神等,大致体现了文化的基本要件。至于文化因素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也很难用精确的办法加以确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文化的兴衰就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或倒退。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经济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当属劳伦斯·哈里森(Lawrence Harrison)。他认为,“拉美文化是拉美国家遇到的许多问题的根源。伊比利亚传统文化是拉美不能实现多元化、社会公正和经济繁荣的根源”②。他还进一步认为,“同为欧洲殖民地的美国和加拿大早已成为发达国家,而拉美却仍然是第三世界。墨西哥和加拿大都是美国的邻国,而且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墨西哥的发展却不如加拿大。③”显然,哈里森认为文化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认为,分析沿海地区应发展欠发展的成因,从文化的角度可以看到人的精神状态,多多少少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封闭,包容性不够。主要表现为自觉不自觉地拒绝外部事物,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但胸怀欠开阔。二是安于现状,进取性不够,因某一偶然的机会获取一笔财富时,往往只满足于即时性消费,而不愿意投资。三是偏重功利,奉公性不够,投资的软环境较差。

四、制度变迁滞后与组织活动的低效率

制度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落后,归根结底在于制度的落后。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制度即为一系列行为规则,这种规则至少在特定社会范围内是统一的,对单个社会成员的各种行为起约束或刺激作用①。简言之,制度即“游戏规则”。诺思·道格拉斯等对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作过阐述。他们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形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②,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一个既定经济体的发展状况,都可以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寻找根据。制度变迁,即新制度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的过程。制度变迁的理论主要包括制度变迁的主体、动力、方式、效率等方面。制度变迁的原因在于主体对利益的追求。任何制度变迁主体都是财富最大化者,他们从事制度创新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沿海地区应发展欠发展现象,制度方面的原因是根本性的。这里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制度变迁滞后,例如,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深圳、广州、温州等应发展已发展地区就成功地完成了所有制结构的转型,上述四个地区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从计划体制时代的90%降至35%左右,而同时期珠海、湛江、北海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却仍高达60%以上③。所有制结构调整滞后,非公有制企业的培育和发展缓慢,无疑是应发展欠发展的原因之一。另一种情况是制度安排的低效率。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度变迁主体由于知识和能力的欠缺所致的决策失误,另一方面是对被实践证明较有效率的制度安排的贯彻执行不力。我们认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发展关键在于制度变迁主体的认知能力,进而政府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例如,北海自1984年被列为沿海开放城市以来,至今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的定位问题。北海的定位至少有四种不同的提法:一曰“以港兴市”,这是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昆铁路的贯通和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背景,结合北海自身的港口城市区位提出来的;二曰“工业立市”,这是参照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一般经验,针对北海工业化水平落后状况的提法;三曰“发展旅游、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产业‘四大支柱产业”,这是根据北海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状况的提法;四曰建成“区域性国际化的商贸旅游城市”,这是针对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举办一次以及中国与东盟十国合作的背景提出来的。最近,根据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建设和谐平安广西的部署,北海又提出要建设和谐、平安北海。尽管上述几种城市定位都有其合理的成份,但在城市发展的定位问题上思路多变,摇摆不定,无疑是导致北海应发展欠发展的成因之一。

五、能力创新弱化与区域发展活力不足

这里所指的“创新能力”,即区域整体性创新能力,尤其是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兴企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市场增长能力。按照“创新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新竞争优势来源于能力的创新与发展。所谓创新区域能力大致包括:第一,必须致力于培育创新型企业。也就是说,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是创新竞争优势的主体,也是区域增长的前提条件。第二,必须完善和发展区域教育系统。要将技术进步转化为地区增长,就必须在创新型企业和区域性教育之间建立起互动的关系。这是因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要受到工程技术人员供给数量的制约,如果教育体系不能培育出必要数量的符合要求的工程师,地区发展就会受到阻滞。即使单个创新型企业可以脱离地区技能形成体系而快速发展,但整个地区要实现快速增长就很困难。第三,生产组织既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一般而言,产业组织可以从创新型企业内部的学习过程来得到解释,企业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发展独特的组织能力、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地区在技术管理上遇到的挑战是发展组织能力以及技术,以使现有技术与生产结合在一起,而赶超地区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则是发展技术管理能力,新的技术管理能力应当建立在既有竞争优势之基础上,并能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第四,区域产业集群的动态过程是能力创新的强大推动力。新的技术可能性催生出新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又推动了区域技术能力的升级,从而催新出更多创新型企业。例如,美国的硅谷,128号公路等地区催新创新企业的能力尤为强大。

我们认为,沿海地区应发展欠发展现象由以产生的成因之一在于区域能力创新的不足。仍以北海为例。过去20多年来,北海区域能力创新不足,区域经济增长缺乏应有的活力。一是缺乏创新竞争优势的主体,即创新型企业。应该承认,北海在1992~1993年以土地成片批租开发为契机,的确引来了一大批外资、内联和私营企业。据统计,1995年上述几类企业在北海已有6000余家,然而这些企业并不是创新型企业,绝大多数属房地产企业。据了解,当时在北海投资的房地产公司遍及全国30个省市区,至1993年下半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经济泡沫的成分被逐步消除后,大多数企业或一走了之,或名存实亡。珠海、汕头、海南、湛江也存在与北海类似的情况,创新型企业发育的先天不足,正是上述地区经济增长缺乏基础和活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二是新培育的企业既缺乏应有的数量和规模,也缺乏技术/市场竞争力。2000年以来,北海通过营造投资环境和夯实城市基础设施,确也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据统计,迄2008年止,以广西区和北海市命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有36家,生产的高新产品有58种,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海洋生物、生物制药、新材料;农业龙头企业也有35家。然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5.6%,官方统计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只有58.1%。自2000年以来,北海已先后有新力(已更名为北海港)、银河、北生、国发、世纪光华5家上市公司问世,但皆因主导产品不明确、产业配套功能差、研发经费短缺等原因而陷入生存发展危机,“产业空心化”的趋势表现得十分突出,难以对区域增长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三是缺乏必要的科研和教育系统的支持。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北海是科研和教育最落后的地区(这里主要指高等教育)。目前只有一个海洋研究所,专事海洋红树林的理论研究,其开发应用的范围非常狭窄。2004年,北海通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终于改写了没有大学的历史,初步办起了一所尚不成规模的大学,即北航北海学院。然而,很难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能力创新体系。同样,珠海虽然在引入各类大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在缺乏高等教育内生环境的情况下移植或嫁接起来的高等教育,很难发挥对经济增长应有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Myrdal,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London,Duckworth,[J].1957.

[2]Williamsion,LG,Regional Inep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I.13, No.4, 1965.

[3]陈宗胜.(主编)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走向富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茶洪旺.不发达地区开发的国际比较和启示[J].开发研究,2002,(6).

[5]樊荣强.珠海歧路之一许珠海一个未来、珠海歧路之二边缘化生存、珠海歧路之三“珠海制造”能否叫响、珠海歧路之四空想“浪漫之城”[J].新经济,2003, (9).

[6]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7]孟庆民.一体化条件下的空间经济集聚[J].人文地理,2001,( 6).

[8]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

[9]肖兹方.中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3.

[10]周兵.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4.

On Causes of Underdevelopment in Some of the Coastal Areas

Cao Moli

( Bureau of Beihai Civil Affairs ,Beihai536000,China )

Abstract: From the theoritical piontof view,there are mainly five reasons which led to "undeveloped that should be developed" in the partial coastal regions: firstly,the "position paradox" and marginalization of the enviroment of development; secondly,the diminishingreturnsand regional and spatial dispersion of ecnomic activities; thirdly, cultural deficiency caused by short -sighted behavior and motivation in development; Fourthly, the hamperingofthe out_dated policyand institute and the low efficiency of organization activities; fifthly, the "weaking of the ability to innovate"and the lack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vitality.

Key words: Undeveloped regions that should be developed;position paradox; diminishing returns;cultural deficiency; ability to innovate.

(收稿日期: 2009-07-20责任编辑: 垠喜)

猜你喜欢
制度变迁
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制度的解构与建构路径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第三方教育评估制度环境研究
两种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及现实启示
古代中西方城市比较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农业生产组织创新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