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
初看《潜伏》片名,还以为又是一部紧随《暗算》之类的跟风之作。但剧情伊始,随着镜头触角的延伸、剧情深度的发展,这部戏所展示的抗日战争结束前夕以及国共内战期间国、共、日、伪、外国势力、黑社会之间复杂变化的斗争,却是独辟蹊径,梅开二度,明线暗线纵横交错,真爱假情柳暗花明,悬念包袱波澜迭起,情节铺设险象环生。它既有对之前一系列牒战剧在故事覆盖面、复杂性等方面的补充,也有内涵上的拓展,更有表现手法的创新和人性禁区的突破,可谓亮点频闪。同样两根金条,你告诉我哪根高尚哪根龌龊?
本来想露个脸的,谁知道把屁股给露出来了。
你能不能把你的脑袋从脚后跟里拿出来再用一次!
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
和平了,大家都是神仙。
人事即政治。
所信者听也,而听犹不可信。
嘴上全是主义,心头全是生意。
恋爱就是说说话啊,拉拉手啊,散散步啊,就是我把你看成一个特殊的女人,你把我看成一个特殊的男人。
我们的敌人是空气,每一个窗户后面都有一双眼睛,每一片树叶后面都有一只耳朵。
时间就像一头野驴,跑起来就不停……
游击队不就是打个冷枪,埋个地雷,送个鸡毛信什么的。
信任?信任是一种滑稽的好感,我求之,但不得之。
男人装傻,女人真傻。
我就是一木头,还朽了的。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为人民服务不是写在纸上,而是要写在心里!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我是个贼,但我只惦记,不偷……
革命的爱情分外浪漫。
事先经过思考,那就是进步了。
科学家是高地,科学家是未来,科学家是长期的回报。
乱世就是舞台。
有没有无声的手枪?有无声手雷要吗?
那有很多人都像我一样,那是另一个世界,好地方,好风光,你那么年轻,那么漂亮,可以选择的。你想想,站在一列雄壮的队伍里,迈着大步,高唱着战歌,去改变整个中国,那是什么气势?沮丧吗?无非就是一个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留恋它就是一种高度近视。有时候看得远一点,不就什么都有了吗,包括爱。
和那部名片《卡萨布兰卡》一样,《潜伏》留了一个悲伤的结局,让观众的情绪挥之不去,念念不忘。
国家、生命、信仰、爱情、牺牲、理想与命运,《潜伏》里有所有让我们热血沸腾的东西。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他们都忠诚于自己的信仰,都让观众为这样一些人的眼泪而动容。
从《潜伏》中,你可以看到信仰的力量,“信仰”是付诸行动的一切动力,用余则成的话说叫:“像打了鸡血似的”。虽然现在是一个看上去信仰缺失的社会,但是结果却是反映颇好,可见大家还是希望有一个美好的信仰并为之奋斗的。现代以“钱”为信仰毕竟在道德上立不住脚,所以对旧时代“信仰”的集体追忆也就产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潜伏》是恰好碰上了一个“信仰”逐渐回归的好时代,哪怕它还仅仅只是一点苗头而已。为了智慧的力量,为了那些深海无言的无名英雄,让我们瞩目潜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