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娟
常听到有的语文教师抱怨:“今天上课,大部分的学生简直就像呆头鹅,提问一点反应都没有!……”我听了这些抱怨之后陷于沉思,不可否认有的学生素质有些问题,但这些老师是否也应该反省一下自身呢?学生的知识多元化了,有些教师却停步不前,没有与时俱进;长期以来,部分老师的备课只依据旧的教参教案和固定的模式,因循守旧,没有改变,在备课中忽略了对新入选课文的解读,忽略了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去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只一味地把责任推给学生,这样的老师,怎会得到学生的喜爱?
我觉得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应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己之疑带动学生之疑,培养自主过手、主动探究质疑的精神,培养其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我赞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一句话:“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长期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易引起学习疲劳。唯有新奇的变化才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保持注意力。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伊始找准切入点、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呢?这主要就需要教师依据文本、反复备课,寻找新意,围绕课文的重难点来进行。我经过教学的实践,摸索到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拙见,现总结如下:
一、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上定义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事物或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从事该活动的选择性态度积极的情绪反应,属于心理学范畴。而初中学生的兴趣,在一节课中或长或短,基本保持在二三十分钟,语文教学如何在课堂伊始找准学生对一篇新课文的兴趣并持续一节课呢?这就有赖于教师的“慧心”,即灵活地备课和教学。如我在教授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在备课中找准的兴趣点是长妈妈讲述的赤练蛇的故事。课堂一开始,我即进入了讲故事的角色:先前,一个读书人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忽听有人唤他,答应着,抬头一看,一美女脸现墙头上嫣然一笑,便隐去了。……果然,半夜里,“沙—沙—沙”……学生听得又惊又怕,兴趣盎然,全神贯注。我趁机问:听了这个故事,你对这个园子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纷纷举手:神秘、好奇、有吸引力……
师说:这只是这个园子的一点趣味,在百草园的别处趣味还比比皆是……
学生纷纷去寻找草园之趣,而老师则水到渠成地引出下文百草园的乐趣并于三味书屋作对比。
整节课下来学生意犹未尽,下课后仍缠着我问鲁迅的童年,问“怪哉”问“飞蜈蚣”,神色兴奋极了!看着着一张张初一童稚孩童的激动笑脸,我体会到了教学伊始找准兴趣点的乐趣,它不仅开启了学生求知的大门,激发了学生的丰富想象由感性到理性,还获得了别人身上的人生体验,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长此以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真正被激活!
二、从作者情感的爆发点切入
一篇文章的作者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抒情,基本有其情感的爆发点,或悲、或喜、或赞、或恨,直接诉之于文字中,激动人心。我就要问了:他(她)为何而情发?情感爆发的方式有何区别?很快,就能依事而析,循景而觅,找出文章的关键来。如学习朱自清的写景散文《绿》时,我是这样就作者情感的爆发点来设计的:
师:从文中哪里可看出朱自清先生瞬间的情感爆发呢?表现在什么词语的变化上?
学生纷纷寻找、讨论,确定答案为:“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第三人称“她”瞬间变化为第二人称“你”,变成了面对面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些情感源自于何景呢?俗话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学生很快就引发了对前文写景的学习。找准了这一点,课堂教学的切入快而直接,一言中的,极其自然地导入,学生亦很快地把握了文章的重点,找到了作者情感的依托,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三、从文章的疑难点切入
阅读一篇新的课文情感纷杂,“疑”也成为阅读的一个思维情感的体验。读中生疑,疑能促思,思能出新,新的观点又能重新引领对该文的阅读,环环相扣。因每人的生活体验不同,疑的程度范围亦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亦是这个道理。而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对于成人来说较少,因而备课时教师若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寻疑解疑,对课堂引领会有极大的好处。如我在教学陆蠡的《囚绿记》时,这篇课文相对于学生来说较为艰涩难懂,而老师对于某些知识点也不一定理解得透。怎么办呢?我在备课时把自己当作学生,单看课文,就在阅读中就发现了自己的疑点: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是通过怎样的写作技巧来表达?这是全文疑点,继而又发现内容上的疑点:如“为何我深爱着绿却囚住了绿?”接着又发现句子方面的疑点:如“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的“魔念”是什么?等等,我对这些疑点都进行了圈画。那授课伊始如此多的疑点应从哪点导入呢?关键还是在结尾。我上课开始分析时请同学们翻到文末,念“我临行时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我抓住了三个词语:“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祝福”“怀念”请学生从全文找相应的内容,探寻作者隐晦而略带忧郁的情感。经过寻找分析讨论,学生归纳出了主旨: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这一步是由我的疑而引出学生的疑。下一步就是学生自己寻疑提疑了,果然,学生寻找的一点与我备课时估计的疑差不多,在我“胸中有丘壑”的准备下,许多疑点在我和学生的共同探讨中得到了解答,甚而还有了一些我意想不到的理解,让我惊喜万分。整节课就在释疑中解析了课文,得到了情感的陶冶。实际上,疑就是学生主动学习、潜心领会文章的一个过程。这样学,是基于兴趣之上的更深层次的学,同时为用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从实践活动切入
上课初,如能以实践活动切入,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调动起来,也能很快地进入实践创设的情境,把抽象的甚而枯燥的课文化为具体可感,强烈的求知欲也势如泉涌。在教学《斜塔上的试验》时我的感受尤为强烈。
一上课,我就拿出一个乒乓球和一本语文书,说:今天我要先做一个实验。请一个同学帮忙。学生马上人声鼎沸起来,争着举手。我让一个好动的男生站到课桌上(注意要保证课桌干净),双手同时举高乒乓球和语文书到同一高度,(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围在该生的四周,唯恐看不到)我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现象。”然后一声令下:“放!”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竟同时落地!学生喧哗起来很诧异。我乘机导入:“这就是我们伽利略的斜塔上的实验”!
看了这个实验,大家有什么思考吗?学生激动地踊跃举手:“老师!这是因为伽利略注意观察!”“老师,如果用一根羽毛和一个铁球,也会有这样的结果吗?”
我马上说:“那来试试吧!”又请一同学用一张纸和一本书做实验,明显,纸的落地速度慢。为什么?学生们纷纷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哎!还真找出了正确答案!我说:“你们就是伽利略!”一边表扬学生一边引入对伽利略人物的分析、成功原因的探讨。这节课使学生明白,要想在各领域有收获,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对自己的学习也有了深刻的启迪。学习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那么,在教师寻找切入点的时候需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切入点要紧扣课文的重难点,不要流于肤浅,以至于课堂泛滥,覆水难收,找不到贯穿课文的主线。例如教陆蠡的《囚绿记》,教师不注意的话会引入这么一个主题角度:深爱一个人(物)就要自私地占有他(她、它)。这下有着朦胧爱意识和敏感的初三学生可热闹了。要回到作者真正的主题,很难!
二、教师知识的丰富积累,并要注意分类比较,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不能只局限于该课文,要不然也会出现审美疲劳,思维狭窄。例如教朱自清的《绿》时若能同时联系到他的另一篇情深意切的叙事散文《背影》,一起比较同一作者不同文章的情感触发,且稍提到初中课文尚未提及的《荷塘月色》,有利于对该作者的文风语言、写作技巧、内容选材进行归类积累,整体全面的把握,利于培养学生看事物的全面性。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若能在上课伊始注重寻找了兴趣、情感、疑难、实践的切入点,就好像得到了一把打开了新课文的钥匙,经过长期训练,也使学生得到了一把学、用语文的钥匙,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而如何找准,则有赖于教师的责任心、基本功、钻研能力、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一颗爱学生的玲珑心。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