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要学会独立

2009-09-19 05:36章剑和
高中生·天天向上 2009年9期
关键词:小婷自卑高中生

章剑和

典型案例

小婷以前在一所普通初中读书,学习成绩很优秀,多次考试都在年级前几名。但自从考上市里最好的寄宿制重点高中后,小婷发现优秀的同学一大把,获得过全国性竞赛大奖和先进荣誉的同学也不少,比如与她同桌的小雯就获得过全国初中生英语演讲大赛金奖。因此,小婷在新的环境中感到很自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另一方面,小婷觉得自己很不适应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从初中步入高中,学习的课程难度加大,学习量增加,成绩明显下滑,她的精神压力很大。现在,她常常觉得做事力不从心,付出了很大努力,收获却很小。加上和同学相处不好,住宿不习惯,小婷的心情很不好,多次要求转学。自卑、灰心、失望成了小婷在高中学习、生活的心情写照……

心理分析

小婷以前在初中时是所在班级、年级的佼佼者,但一进入高中,高手云集,她失去了头顶上的光环,甚至没法继续保持优秀的成绩。这使她心理上感到失落、无助和自卑。

不少高中学生的心理还停留在初中时的状态,没有做好自己的角色转换,导致在高一起步时,便一蹶不振……用理想化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新环境,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当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大大超过心理承受能力时。就容易失去平衡。

在学习方法上。高中与初中有很大的不同。初中阶段背记的东西多,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死记硬背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不良”。初中阶段。学生主要还是依赖教师,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性,以主动接受方式获取知识,需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从初中到高中,学生要实现强记向理解,依赖、被动向独立、主动的转变。而小婷恰恰没有做好这些转变。

另外,小婷读初中时,食宿在家,生活上的事都是由父母代劳。几乎没有什么独立生活的能力。而到了寄宿制重点高中,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要自己打理,还要经常与同寝室的同学打交道。这些生活中的种种不适应。使得她的心理负担不断加重。这时,她就渴望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从而孤立自己,自我封闭。自我封闭阻隔了个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使人认知狭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终可能导致人格异常。

心理处方

其实,从初中迈入高中的大门,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到不适应,都需要有一个过渡的阶段,小婷不必对自己目前的状况过于担忧和悲观。小婷需要优化心理素质,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同时,小婷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努力发展自己。具体而言,请小婷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调整自己。

1.学会适应

对学习的适应。进入高中后,学习的课程多了、难了,学习方法也要随之改进。比如: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要求深入理解的规律多了。高中老师讲课的风格也和初中老师相差很大——老师包办少了。学生自主多了等。

对他人的适应。主要指人际关系的适应。从初中生到高中生角色的转变,小婷面临人际交往的问题增多了。例如:如何与陌生人交往,如何与异性交往,如何与成长的文化背景相差较大、个性不同的人交往,如何处理合作关系与竞争关系等。

对生活的适应。在校住宿,离开了父母,一切事情都要尽量靠自己,要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做事踏实稳重,事前有计划,事后要反思,努力积累生活的经验。如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老师或同学求得帮助。

对自身的适应。这方面的适应主要包括个体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即“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发展自我,使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的“我”达到统一等。

2.多和自己比

高中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人生社会角色初步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稳定,对什么都觉得好奇新鲜,心理矛盾和困惑开始增多。另一方面。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忽视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高素质要求之间的矛盾,在高中生身上开始显现。他们会感受到压力、焦虑和挫折。

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唯一的办法是接受现实。承认自己有不如别人的地方。为什么非要跟别人比。而不多和自己相比呢?小婷可以尝试回答下列问题:在社会见识方面比初中时强吗?在能力发展方面比初中时强吗?在与人交往方面比初中时强吗?在认识自身方面比初中时强吗……相信小婷会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

“我”期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离自己的期望还有多大的差距?当你找到自己的新位置时,你就会重新找到自我。

3.不做第一又何妨

就像物理学中讲到的波有波峰与波谷,人在成长中也会有起有落。

真可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进入高中新的班级里,总有一些相对逊色的同学失去初中时期的优越地位。不知有多少人,他们在刚上高中时都会体验到从优秀的位置上掉下来的失落感。暂时失去优势地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失落而造成严重的挫折感,产生强烈的自卑,这对高中生活十分不利。

的确,每一个心理正常的人,都有争强好胜的自尊心和荣誉感,都渴望自己在集体中有一席之地,受人尊重,为人爱慕。一个学生想考试成绩第一,超过别人,这是好事。但是,在一个群体的每项活动中,能独占鳌头的人,毕竟只有一个。

其实,要想在学习上超过别人,并不一定要争名次上的第一,关键是要发展自己竞争的实力。

当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时,是否一定意味着自己不行?小婷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订得过高?学习上是否有漏洞?这时,她可以对自己的学习作一个全面的分析总结。当小婷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学会了认真、冷静地思考问题,能正确对待自己,她就在成熟起来,这比争个第一的名次更有价值,对小婷今后的成长更有意义。

另外,小婷要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而且要尽自己所能,为班级争光,这既是展示自己、把自己融进班集体的大好机会,又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责任编校曾向宇)

猜你喜欢
小婷自卑高中生
安全感是人生温暖的底色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留守儿童的迷局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