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禹
母亲最终没能活过二○○九年春节,享年八十一岁,算是喜丧……
母亲因长年的糖尿病,最终引起癌扩散及多种并发症,闭眼前,痛苦万状,难以自抑,但她走时只有窒息,没有遗憾。
我紧紧地握住母亲松软无力的手,将嘴唇尽可能地贴近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轻轻地在她的耳边说:妈妈,我走了,去演出……昏迷中的母亲突然睁开眼睛,竭力地坐起身来,双手大大地张开,高高举起之后,紧紧将我的手牢牢地握住,清澈而焦虑的眼神,带着电光般的犀利,直直地刺进我的心里……就在那短短的几秒钟后,那种令人无法忍受的尖锐和难以割舍的目光,像一个哺乳的婴儿,是那样的无助与焦虑……从那一瞬间之后,我全身微颤,在终将无奈地永别母亲的彻底绝望中,体验了一次刻骨铭心的沉痛!
是的,在所有认识我母亲的人中,都说我母亲是一个大家闺秀,笑靥常在。在我对母亲的所有记忆中,剩下的只有她在衣食起居中的一些细节,其它的事物记得并不清楚。母亲吃饭前习惯用筷子先在汤里点上一点,仿佛基督徒在进食前的祷告。饭后,倘若碗中有残米,碟中有剩菜,总是逼着我带头食净。母亲是一个从十里洋场上海教会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英文基础扎实。上世纪五十年代,她还在三门峡水库为刘少奇、董必武等领导人做过“速记”。那时的母亲,一身朴素的列宁装,戴着眼镜,笑容可掬,文质彬彬。随着时代的变迁,母亲身上似乎从不曾有所谓的时装。无论我在美国还是在欧洲,每每为她添些新衣,但一有应酬她仍是一身近乎于“列宁装”的装束。母亲身上从不戴饰物,仿佛金银珠宝会伤及她的皮肤。母亲长期被“失眠症”所折磨,她那床薄薄的旧棉被,一直陪她走完了生命的长路,并在火化的烈焰中,仍旧伴随着她,永远在天堂的那间属于她的小屋里,与失眠搏斗……
少年时代,我和弟弟淘气,半夜装鬼扰邻,打架斗殴,偷着抽烟喝酒;春天河塘里捕蛇捉鳝,夏天的水洼里摸鱼偷藕,秋天里翻墙越宅,楼前屋下割取腊肉,冬天里楼顶上,大团的雪球砸得路人暴跳如兽……而母亲以极具文化革命特色的文明“体罚”,便是在给我们兄弟洗澡之后,用食指和拇指在我们的屁股上,来上一个一百八十度的狠拧……
作为一个《安徽文学》的小说编辑,大作家的作品,她敢退稿;小文人的习作,只要有才华,她紧抓不放。
母亲在文革后,从干校改造归来。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再回《安徽文学》,旋即去省文化馆《江淮文艺》编辑部上班,便与编辑剧本结缘。青年时代的我,常听到她的口中念叨:“好剧本的结构特征是凤头、猪肚、豹尾……”那时,我只恋小说,不屑剧本。而某一日,母亲兴奋地告诉我,她发现的一个年轻作者,以一部大戏《失刑斩》荣获国家戏剧创作大奖。日后,此人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写出轰动全国的电影文学剧本《月亮湾里的笑声》、《焦裕禄》等等……于是,我对剧作家,从此刮目相看。今天的剧作家,写电视连续剧能出大名、赚大钱,而当年的知青业余剧作家写剧本,只图城市户口,吃商品粮,进文化馆……
我父亲随陈毅大军进上海,宁睡马路,决不扰民的壮举,当时住在愚园路花园洋房里的她,从不曾看见。倘若没有大军入城,倘若没有国共决战,倘若没有“南京路上好八连”,我那个头顶高粱花,满嘴“你揍嘛来”和“你漆嘛来”的爹,若想娶俺娘,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我那将几家工厂、数幢别墅、万贯家产尽数“换得”政协委员头衔的外祖父,决不会因为父亲有“军管会”的胸牌,而心甘情愿地同意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下嫁于他。直至今天,我仍无法明白,是一种什么缘分,竟让我父母能够这般既充满戏剧性的结合,又决非戏剧性的厮守终生的?在我母亲的追悼会上,年近八旬的父亲,谈及母亲将改错别字攒下的钱,留作他出行“打的”的专用款时,再度放声痛哭……
也许是文学,是时代,抑或是爱情,也许更是中国妇女五千年来默守的伦理和妇道,使父亲没有费大气力,在五十年代末,就让她连同自己放弃了上海户口,抱着幼小的我,投入到三门峡水利工程那“火热的”生活中去了。仿佛活在东方的巴黎——上海,就不是所谓的有出息的作家。三门峡水利工程,根本不曾需要一个英文基础好、那个年代少有的“速记”人才、一个民族资本家的三小姐、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的母亲,那里只需要激情和狂热。那时的母亲,是否有怨言,我无从知晓,但从父亲后来的只言片语中听到,她刚到河南时,面对风沙和钢筋混凝土以及土豆,着实是哭过几场……但那又有什么用呢?上海有太多的东西,三门峡没有。三门峡有太多的东西,那时,在全国都绝无仅有。但是,她没有离开,不是不想走,而是这里有她的丈夫,有她的儿子与从一而终的妇道……三门峡大坝上有风沙,有铺天盖地的“大跃进”和火热的生活,也有炙手可热的政治运动。已经够沉默寡言、谨言慎行的母亲,还是一不小心犯了“政治错误”,被有关部门关进了禁闭室。于是,一岁多的我和我那个“陈莱英,小姐派,一天到晚把个眼镜戴”的母亲,就立即尝到了铁窗的滋味。在我后来的人生中,再不曾有任何牢狱之苦,但在人类的历史上,我的入狱资历,早得很少有人能比。因为,那时我的牢饭,是母亲的乳汁……
在河南三门峡的一年之后,母亲产下次子,我的胞弟,就是后来靠流行歌曲和主持节目红遍大江南北的“孙铁嘴”。胞弟孙国庆出世生不逢时,那时的中国正值三年自然灾害,苏联人紧着逼债,共和国中原大地上,饿殍遍野……坚韧的母亲遍体浮肿,举步维艰。竟为一瓶从苏联专家处求来的牛奶,脚步蹒跚地来回十几公里,那种一步一喘气,走走停停,腿上一掐一个坑地挪步,让日后的我们,不管对母亲怎样的回报,仍旧远远不够……
后来,多少次亲人与朋友的聚会,有人再提母亲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家闺秀,她那淡淡的莞尔一笑,似乎是在排斥着一种不太友好的揶揄。外祖父从卖水果到办工厂,发大财的时候,恰逢是她出世。于是,外公认定,陈家财运是她带来的,她就是财神。从此,宁波客人来访,家宴上女孩子不准上桌的规矩,便在母亲儿时的满地打滚中宣告废除。母亲在外祖父结发之妻亡故后迎娶二房的婚礼上,看到过民国时期的大名人:黄炎培和上海滩赫赫有名的“白相人”杜月笙,但她却极少提及。倒是时常和我讲叙自己的生母,是如何勤俭持家,朴实敦厚,善良助人的。唉!母亲啊母亲,您总是那样的沉默寡言,不善辞令,连自己的家世,竟对自己的长子都藏得那么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迪音乐学院决定给我全额奖学金,因没有赴美的保人而急得不知所措之际,她才悄悄地给在华盛顿的堂兄写信——她是被随时都会因“海外关系”审查和批斗,以及“里通外国”的罪名吓破了胆啊!
与后母的不睦,让我母亲很早便结束了“钟鸣鼎食”的生活,早早地唱起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母亲的节俭,表现在一日三餐用粮用菜的精确计算。我常常在饭菜不够吃的时候,大发脾气,母亲向我平静地说:隔夜的饭菜吃了不好……
母亲的现实体现于,无论父亲和我对体验到的事物,是怎样的夸张和“忽悠”,她只是淡淡地问道:合同签了没有?母亲的现实更在于,我无论去何地买菜、购物,回来后,她总是好奇地询问:买的人可多?母亲的计较是:儿子给钱,她去购物,找回零钱,如数写好,连同收据、发票和字条完璧归赵……母亲的认真极是可笑。一日,她发现枕下的五十元钱不翼而飞,楼上楼下一通好找。我怕影响她休息,便在她枕下放入一百元钱。凌晨,她又推开我卧室的门,推醒我道:这不是阿拉的个钞票……我愠怒道:我不这样做,你怎么能睡觉?后来,钱在床缝里找到,她才放心,认真地将钱还我,笑着说:老了,什么都寻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