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阳
[摘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即充分应用传统的农村社区的社会控制方式,而不是加速农村居民的现代性的形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可以把农村居民的现代性的建设与道德建设,积极的民风民俗的恢复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相信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会更加有效的进行。
[关键词]环境问题社会控制农村社区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620184-01
一、背景研究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环境正在日益恶化,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研究和机制多是从制度层面上,以国家立法为基准,环境保护部为领导,主要阻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为导向。在市场方面,主要由政府领导,明确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并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宏观政策方面,国家在积极的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适时出台相应的政策,在法律上保证环境保护的有效实施,积极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但我们看到,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补偿机制短期内会大大增加污染企业和下游居民或者相关企业等即得利益者的成本,其在建立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因为市场有效性的假设建立在“理性经济人”的基础之上,对于理性的经济人而言,公有资源的占有是符合理性的,而不占有则是不理性的,所以就导致了公地悲剧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再看管理机制方面的,国家制定了大量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政策层面上也有很多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是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所以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政策的实施,都会受到即得利益集团的抵触,而农村居民也就是大部分的环境问题的受害者都是缺少话语权的,都是弱势群体,而政策和法律的制定者,是不会完全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来看问题。所以在政策层面而言,国家在很多环境问题中不可能完全在场,所以笔者以为,国家的宏观政策在环境保护的中存在失灵。
二、农村传统社区的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
由于农村社区的自身的特点,它在促进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虽然现代化的进程在促进农村居民的现代化,但几千年来的传统农村文化的积淀不会很快完全被洗掉,所以大多数的农村居民还是具有传统农村居民的大部分的特质。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在两千年来大多数时候一直很稳定的秩序,让世人惊叹。而其中我国农村的社会控制方式一直在发挥者相当重要的作用。社会控制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象,任何社会都要运用社会控制体系来执行社会价值观念,维系现有的社会稳定,保证社会有序运行。对农村而言,其用的最主要的控制手段是软控制,有舆论,习俗,习惯,伦理,道德等。
道德是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是评价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一种观念性标准。凡是符合一定道德要求的言行。就受到社会的赞扬,行为者自己感到心情舒畅,凡是不道德的言行,受到社会的谴责,行为者也会感到羞愧不安,良心受到责备。道德的控制由此体现,道德控制不是国家强力执行,而是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来起作用。道德控制对法律的控制是必要的补充。
在福建泰宁县的新桥乡,大源村,发现了一处千年红豆杉群,在2002年有人以每株27万元的高价想购买一些,但被当地的村民拒绝,说这是犯罪。为了防止盗伐,现在每天都有人守护,一直到现在。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村民们拒绝以换取经济价值来破坏道德规范,哪怕经济价值很大。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有本村的人盗伐了这些古杉,那么他会受到村民怎样的谴责与惩罚,可能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严厉的是人身的孤立,道德批判,以及其名誉的不在,人格的污迹洗不干净,还有其家室,后代的人格都会受到很大的牵连,更让中国人难受的是对其祖先的蔑视。这一点而言,道德的威力发挥的作用就有很大的范围和效用。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事件持续至今,没有本村的人盗伐,也是其效力的表现。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村民们坚持了道德的操守,而没有被俘获,而且是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福建,可见,道德还是可以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前面笔者已经分析过政府和市场在环境保护中的局限性,而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是一个软但是有力的方式,而且其副作用很小,长期成本更低。当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一蹴而就。但社区的道德建设可以灵活的方式来降低成本,缩短周期,而且可以提高效率。这项艰巨但富有意义的工作在城市开展起来难度更大一些,在有共同道德基础的农村,还是好开展一些,现在的农村不是以往的完全的熟人杜会,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面对面的熟人,我想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让农村居民再一次的互相熟悉起来,通过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娱体育活动来活跃民风,通过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种协会合作组织的建设来培养和发掘农村的精英,并通过这些组织和精英来开展新农村的道德建设,在道德的基础上来实施环境保护措施。
舆论在农村社区中的作用是无时无刻的发挥着。前面谈到的案例中,道德是通过舆论在把全体的社区成员的压力都聚集了起来,也是通过舆论把压力给了每一个成员,可以说舆论就是联系一个社区的全面铺开的大网,舆论这张网把所有的社区成员联系到了一起,也把社区成员应该遵守的道德和习俗传递给了每一个杜区成员,从而形成了大多数意见,和共同遵守的规则。
三、结论与思考
对于农村的环境问题而言,笔者认为这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即充分应用传统的农村社区的杜会控制方式,而不是一概的完成现代化,加速完成农村居民的现代性的形成。诚然,现在的农村里的习俗,习惯,道德,受到了现代化的强有力的冲击,但农村的文化还是有很强的稳定性,而且本来这些传统的文化之中就包含了很多有益的积极的成分,所以就更看好农村社区的传统的文化的优秀部分在农村社区的环境保护中可以发挥的巨大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可以把农村居民的现代性的建设与道德建设,积极的民风民俗的恢复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相信农村的环境问题会得到更快速和更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