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昌芹
今年初夏,我随江苏省作家协会一行坐着豪华客车,欣赏着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访了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世界著名的音乐胜地——维也纳。一到维也纳,车子还没有停下来,我们就能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张贴着大大小小的宣传海报,仔细一瞧,都是关于莫扎特的。一打听,最近是奥地利音乐天才莫扎特诞辰253周年,巧得很,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正好被我们遇上了,真的让我十分欣喜。
古典音乐的摇篮
在维也纳的博物馆里,我们见到很多著名音乐家的乐谱和手迹。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贝多芬等,都曾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多姆巷5号莫扎特故居是他在维也纳唯一一所保留下来的故居,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最愉快的时光,并谱写了一首著名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我们抚摸着莫扎特儿时使用的小提琴、音乐会专用的小提琴、钢琴、信件、乐谱等等,耳边仿佛萦绕着莫扎特的音乐,让人感怀,让人叹息,很可惜的是莫扎特的故居在萨尔茨堡,我们没有能一睹莫扎特故居的独特风采。
音乐装扮起来的城市
在维也纳,我们到处都能看到音乐家们的铜像,人们为了纪念这些音乐大师,城市的大部分街道、剧院、礼堂、公园等,都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我们走进维也纳王宫公园,只见公园中央的草坪上,五颜六色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周同的小亭子上都用一些音乐符号来装饰,别有一番滋味。无论你在哪里漫步,随时都能听到优雅轻快的圆舞曲。初夏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会,引来无数游人驻足欣赏。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家庭里有什么高兴的事,全家人都要演奏一番,就连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总要演奏一曲古典音乐。
星罗棋布的歌剧院
维也纳的街头,隔三差五就有一家歌剧院,当然也有很多出售唱片的小店,而且,街头艺人随处可见,他们或是弹着吉他,或是吹着萨克斯,或是拉着小提琴,在他们身上,我们真正看到了艺术家的气质。虽然街道上车水马龙,但听不到鸣笛声,整个城市就这样被音乐环绕着,显得平静而安详,浪漫而唯美。
由于是在白天,歌剧院都关门闭户,因此,我们无法走进歌剧院观赏,只是一睹了它们的外貌,每一座歌剧院都给人金碧辉煌、华丽璀璨的感觉。在闻名世界的“国家歌剧院”广场前,我们碰上了一个刚布置完毕的露天音乐会。这个露天音乐会布置简洁,规模并不是很大,舞台上挂着一个大大的银幕,舞台下摆着一排排橘红色的长椅,数量也不是很多。观众席外围,停着一辆辆饮料车,那是给参加音乐会的观众准备好的啤酒。音乐会要到晚上才开始,我们坐在无人的观众席上,喝着清凉香醇的啤酒,一股清新、轻松之感直达心脾。
维也纳之行走过的是一条“音乐之路”。虽然我们停留的时间较短,但维也纳却在我的脑海里刻下深深的印象,一道典雅、纯洁、唯美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