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简言 本报记者 夏颖
在历史问题上缺乏深刻反省态度是日本许多政客的通病。15日,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在市议会上公然质疑1937年南京大屠杀30万的死亡数字,称该数字是误传,“绝对是错误的”。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当天,河村隆之在回答市议员质询时称,他父亲就是在南京迎来“终战日”的。他还表示,南京确实发生过一般性的战斗,有市民死亡的事情,但30万的数字应该是被误解以后传出来的,有必要重新进行考证。共同社的报道说,会议结束后,河村隆之还向媒体说:“我认为(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既不是通常说的30万人,也不是3万人。我在当国会议员时,就曾经向政府提出过质询。”报道称,名古屋市与南京市是友好城市,河村的这一发言很有可能对两市的交流合作造成影响。
谈到南京大屠杀,在中国,人们重视的是大屠杀的事实;但在日本,许多人强调的却是大屠杀的数字,试图由此否认这段历史。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总是有一些政客在南京大屠杀历史问题上混淆视听,例如把那场关系人类命运的战争和一次具体的战斗相混淆,或者在死亡人数上做文章,以此来模糊屠杀平民的战争性质。“打个比方,一个强盗杀了人,之后在法庭上辩解说他只扎了3刀而不是4刀。难道这样做就可以抹杀那场战争的非正义性吗?”
庚欣表示,现在东亚正走向一体化,少数日本政治家缺乏时代敏感性,仍将感情世界停留在二战时期,这是个悲剧。究其原因,还是和日本战后反省不够彻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