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齐
“增强对外报道传播力,掌握国家形象塑造权”是我们对外传播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先声夺人
2009年5月17日,湖南株洲闹市区一座待拆高架桥轰然坍塌,砸压了20多辆在桥下行驶的车辆,造成9人死亡,十几人受伤。这是继2007年湖南凤凰县一在建大桥垮塌后,又一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事故。
5月17日至19日,新华社对外部对该事件的整组滚动报道突出了三大亮点。
一、时效性强。事件发生后,湖南分社抽调专职记者负责报道,在迅速采访核实事实后播发快讯,编辑迅速处理英文,时效领先海内外所有媒体,保证了新华社的首发。对外部指挥在事故现场的记者进行深入采访,挖掘独家新闻,在每一个重要节点都确保了时效。编辑为了争取发稿时间,经常根据记者的电话口述播发英文报道。新华社的稿件频繁出现在各大门户网站的首页或突出位置,成为这次报道的导向标。
二、深入灾难现场,还原事故本身。整组报道现场感极强,富有视觉冲击力。记者突破了武警、公安设置的8道封锁线,采取兵分多路的方式,有时凭借记者证正面突破进入现场;有时则乔装成当地居民,混入内部。前后方的各种努力确保了稿件细节丰富,现场感强,背景翔实,将感人的救援场景和灾难袭来的巨大毁灭力一一展现出来。
三、客观真实,有人情味。稿件富有对外特色,力求用朴实的语言叙述事实,尤其注重反应当地党政官员对事故“毫不掩饰,彻查到底”的态度和工作,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有效维护了中国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公开、透明的国际形象。稿件播发后,立即被新华网、凤凰网、腾讯网、国际台、人民网、新浪网、《中国日报》等数十家境内外网站和媒体转发。
去年11月3日上午,重庆出租车司机全城罢运。得到这起事件的线索后,新华社对外部编辑迅速与分社取得联系,核实情况属实后,先行对外播发了英文简讯,第一时间发出新华社的声音。随后迅速启动突发事件滚动报道机制。
在后续报道中,对外部编辑始终跟分社保持热线电话联系,了解事件的具体细节及最新进展,同时适时对报道提出具体要求,成稿丰满翔实,被外电原文转载。
这些稿件既恪守新闻纪律,又充分报道了事态进展,公正客观,体现了记者和编辑处理敏感题材的能力。报道采访了司机、官员及市民,编辑密切监控网上有关这一事件的报道、及时与分社记者电话联系通报核实情况,进行全面、客观连续报道。
对外部播发的关于此次群体性事件的英文稿件不仅时效快,而且信息量大、事实交代清楚、消息来源准确,具有权威性。路透社等西方主流媒体在派记者到现场的情况下仍然不得不用新华社稿件。对这次事件的充分、快速报道使我们把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了海外媒体对此事不必要的歪曲性报道。《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卫报》、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英国广播公司、CNN、《南华早报》、《上海日报》、《中国日报》大幅采用这些稿件。
以上两例显示,在各类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中,尤其是重大的突发事件,“先声夺人”效果远远好于“事后澄清”。我们必须学会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态势中,提高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抢先占据新闻制高点,赢得舆论引导主动权。
有的放矢
对外报道的读者对象,既不是国内的中国人,也不是海外的华人,而是以讲英语的外国读者为主。他们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等,都与我们很不一样。
为此,我们需要掌握对外报道规律,善于运用跨文化传播技巧,实现中外不同话语体系的有效对接。
特稿社多年前给香港的《南华早报》提供了一篇特稿,题为《与沙谋粮》。文章写道,“海一样的沙丘已经在中国移动、扩张了千百年。数以千万亿计的沙粒没有控制地持续移动,已经吞没了若干古代的文明──楼兰、尼雅、高昌……它们都曾在丝绸之路上繁华过。
“而荒漠化的威胁仍在继续:虽然中国在1997年7月1日恢复了对土地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的香港行使主权,但西北部沙漠的推进使中国失掉的农田面积,却是它的两倍还多。”
因为目标是香港地区的读者,所以,作者很形象地把中国每年沙漠化的面积,具体为相当于两个香港。我们要说中国每年有多少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读者大概不会有什么感觉。可是我们说中国每年沙漠化的面积,等于损失两个香港,他们一是会感到,哦,这么厉害,而且会感到和自己息息相关。
寓理于事
要做好中国新闻的对外报道,我们还要做到寓理于事,亲和平实。要善于通过故事叙述,增强报道的生动性;善于通过细节描述,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善于通过背景交代,增加报道的解释性,使对外报道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2009年2月14日,四川妇女羊霞生下了一个男宝宝,这是四川地震丧子家庭在震后出生的第一个孩子。羊霞夫妇19岁的女儿在“5·12”地震中丧生。这个新生儿对于43岁的高龄产妇羊霞意义重大,让她对未来生活有了新的希望,而新华社所播发的“中国地震灾区丧子父母迎接新生命诞生”这条英文稿对于关注地震灾区的海外读者来说,也回答了他们一直以来关心的问题。
这是一个笑中含泪、泪中充满希望的真实感人的新闻故事。故事的主体是海内外读者一直关心的所有四川地震丧子家庭: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伤痛平复了么?国家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他们对未来的看法。美联社在转发这条新闻时,没有加上他们自己所谓的评论,而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摘引。
这篇稿件切口很小,而反映的却是震后大家关心的大问题,涉及到在地震中失去唯一孩子的超过8000户的四川家庭,海外极其关注。记者通过深入的采访,以细腻的笔触,向海外读者讲述了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一个发生在地震灾区的人物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故事。
稿件紧紧围绕地震后丧子家庭迎来新生命,以及家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尤其是对逝去亲人的刻骨感情,向关注中国地震灾区生活现状的海外读者展现了中国人在灾难过后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客观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政府对他们的政策性帮助。
故事讲述娓娓道来,人物引语朴实感人。作者不仅仅限于故事本身,还进一步向海外展示了中国政府在震后对灾区出台的一系列饱含人情味的法规,如丧子家庭可以生二胎、对高龄孕产妇专门进行的免费生育辅助等等。稿件播发后被美联社、法新社、英国广播公司、CNN、《南华早报》、《上海日报》、《中国日报》广泛采用。
在用事实说话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实事求是,客观平衡,让外国受众觉得我们的报道可信。这意味着,在宣传成就时,要留有余地。在揭露问题中,不掩饰回避。我们的报道真实、客观、全面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世界也会因此而增加对我们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可信度,从而增加对中国的信任和信赖。
客观平衡,要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声音。去年,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很多国内媒体对四川地震中感动中国的“情意丈夫”吴家芳做了长篇累牍的报道,他背亡妻回家后的心路历程、闪电再婚的故事也为外电关注。
然而,吴的故事最近有个不那么完美的后续:有媒体“揭发”他与亡妻关系并不好而且拒不赡养父母,背亡妻回家也是被妻弟强制而为。
新华社对外部编辑周岩说,这再次让公众见识了草根媒体的力量,本来是摄影记者拍摄的一张图片,背后卻演绎出这许多故事,反倒成为众多媒体自己为自己下的圈套,这是我们都应该吸取的教训——不能为了做新闻就去主动迎合受众的口味,先入为主地将采访对象理想化。试想采访过吴家芳的记者们如果当初就同时采访了他的老父亲、其他家人和邻居,他们笔下的吴家芳或许不会那么完美,却一定更真实。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