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山
画家有一个六岁的孙女。六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
婷婷画了一棵树。
画家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树枝不对。”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
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粗呢?”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还粗呢?”
他说:“那就不是树了。”
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
他无话可说了。
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
画家说:“婷婷,你画的那小兔子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
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
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
婷婷说:“没见过的就没有吗?”
他说:“那就不是兔子了。”
婷婷说:“不是兔子你怎么说是兔子呢?”
他没话说了。
婷婷画了一匹马。
画家说:“婷婷,你画的那马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马有翅膀吗?”
婷婷说:“马没有翅膀。”
他说:“那你为什么给马画了翅膀呢?”
婷婷说:“我想让马长出翅膀来。”
他说:“那就不是马了。”
婷婷说:“不是马你怎么说是马呢?”
他又没话说了。
婷婷还画了一只老母鸡。老母鸡下了一个蛋,那蛋比母鸡还大。婷婷就拿那画去参加西班牙的一个国际儿童画展。结果,婷婷得了一等奖。
画家心里直犯嘀咕:“这洋人,怎么跟小孩子没两样儿呢?”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阅读欣赏]
《画家和他的孙女》是一篇别具韵味的小小说,通过画家和孙女有趣的对话,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六岁的婷婷笔下的树枝比树干粗,兔子被涂成红色,马给画上了翅膀,鸡蛋比老母鸡大,可以说是信手涂鸦,稚气十足。难怪老画家难以理解而予以纠正性指导。然而小孙女却似乎胸有成竹,回答的话也似乎句句入理,不让长者,竟让老画家无话可说。出人意料的是,婷婷的画还在国际儿童画展中得了一等奖,这不仅使老画家更加不解,也使一些读者摸不着头脑,其主旨自然更加耐人寻味。
其实,是作者在对六岁稚童天真自由、丝毫不受束缚的想象力大加褒奖和赞美:儿童充满稚气的想象力是多么可爱、多么奇特、多么大胆,又是多么可贵!它包含着美好的梦想和希望。这非凡的想象力是未来创造力乃至科学发明的萌芽啊。就如同人类的神话,憧憬美好的未来而努力使梦想成真。是的,如果没有想象,没有创造,社会又如何能不断进步?
本文出奇制胜的对话形式省却了许多笔墨,使文章简洁精悍而生动新颖。对话形式的表达很富有技巧,有关画树画兔子画马的爷孙问答句式,语气相似,而且都是10句。齐整复沓的表达形式,使文句简洁明快,有一种韵律美,这作为小说语言形式,委实令读者耳目一新。小女孩的话很富有个性化,特别是同爷爷斗嘴的稚语——“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还粗呢?”“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没见过的就没有吗?”“不是兔子怎么说是兔子呢?”“我想让马生出翅膀来。”“不是马你怎么说是马呢?”——表现了小女孩的天真顽皮,机灵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