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有所准备”

2009-09-11 08:25
声屏世界 2009年6期
关键词:鲁豫有约鲁豫柴静

刘 利

提问是记者采访中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记者提问的好坏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精心准备,灵活机动。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是采访前准备。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意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要准备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为赢得采访机会,记者不但需要精心准备,有时候还要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心理战术,把采访对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杨澜访谈录》的访谈之所以能产生广泛影响,得益于主持人杨澜的提问水平。杨澜说:“我非常相信采访一个人如果没有做好功课,作为记者是非常失职的。”特别是采访一些著书立说的文化人和大家时,首先要浏览他的作品,才能保证在采访中不至于问出一个很低级或愚蠢的问题。“几年前和基辛格博士做访谈的时候,我把他写别人的书,还有他自己的书都看完了。”杨澜这样补充道。在采访前做好“功课”就会避免在采访中找不到话题,避免出现“冷场”,避免做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提问注意“细节化”。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掘那些细微的闪光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恐怕只能回答“我很高兴”“我很激动”之类敷衍的话。所以说一个“细节化”提问有时往往决定一次采访的成败。

不过笔者在这里要提到另一种现象。有的记者或访谈节目的主持人早就超越了“你现在感想如何”的层面,提问更加有特点有新意,不过时间久了这种“新意”和“特点”反而成了另一种窠臼。在某论坛一篇名为《鲁豫彻底让观众发疯》的帖子中,不少网友指出鲁豫在主持《鲁豫有约》时的毛病。网友说,小时候的数学成绩是鲁豫每次必问的问题。周华健、五月天、于丹等人做客《鲁豫有约》时,鲁豫无一例外都要问起对方上学时数学成绩。

尊重采访对象的话语权。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尊重对方,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

央视《新闻调查》记者柴静的提问有其独特的风格。比如,在《事故的背后》节目中,柴静和同事的先期调查已证明了药厂的污染,但负责人仍坚持“绝对没有”,“那我们闻到的气味是什么?”柴静随即追问。“没有啊,我的鼻子没有你那么灵敏”。片子到这里就结束了。对于这样的处理柴静是这样解释的:“当你面对谎话、言不由衷的话要控制,要一样尊重他讲话的权利,要等待谎话自己暴露自己。”

搭建沟通心理的桥梁。中外记者在总结成功的采访经验时,都强调最好的采访是在一种自然、友好、非正式气氛中进行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成功的采访同成功的会谈、谈判一样应该是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友好的氛围可以使双方进入最佳心理情绪,采访就不会是挤牙膏式的一问一答而是双向需要的交谈、讨论。记者要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

柴静在2008年7月15日播出的节目《公交之痛》中的采访就大量地采用了“架桥”这一手法。半年之内重庆市连续发生严重的公交事故。在2007年10月1日和2008年4月23日发生的两起事故当中死亡56人。柴静先从对两位遇难者的母亲采访入手,抽丝剥茧,一步一步揭开了事件的真相。在柴静与两位遇难者的母亲的采访对话中可以看出,柴静充分运用了一名职业记者的沟通技巧,让仍沉浸在失子的巨大悲痛中的两位母亲提供了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增加了报道的力度和可信度。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猜你喜欢
鲁豫有约鲁豫柴静
包容女儿的梁家辉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对话《鲁豫有约》制片人许小浒:《鲁豫有约》是能量传播的黄埔军校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浅析《鲁豫有约》访谈节目的特色
从话语分析角度浅议访谈类节目的语言特征
从《鲁豫有约》看陈鲁豫的柔性访谈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
真实的鲁豫,鲁豫的真实
鲁豫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