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重大新闻事件 彰显江西广播特色

2009-09-11 08:25陈柏森
声屏世界 2009年6期
关键词:音响一等奖江西

陈柏森

2008年度江西广播电视奖——优秀广播节目评选会共评选出优秀作品85件,其中特别奖1件,一等奖14件,二等奖27件,三等奖43件。这些优秀广播作品的题材范围比较广,基本上反映了2008年江西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建设成就与社会发展。这些作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弘扬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江西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明显进步、和谐发展的新气象。一批优秀新闻报道视野开阔,选材精当,制作精良,分析事实纵横捭阖,说理大气谦和而精辟,体现了江西广播宣传工作显著进步。综合分析2008年度江西广播参评作品,特别是获奖作品,笔者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题材广泛,主题鲜明,报道角度新颖,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发生在江西的重大新闻事件。

2008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冰雪灾害,五月的汶川大地震,八月的北京奥运会,九月的“神七”升空,年底的农民工返乡潮以及金融危机的寒潮,还有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工作等,这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在参评作品特别是获奖作品中都有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的报道。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推荐的消息《江西全力分流京珠高速还滞留车辆,力保南方灾区主干道畅通》是评委全票通过获得的一等奖的新闻作品。2008年2月1日,江西省配合“京珠高速”滞留车辆分流的当天,江西省交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江西省应对的措施,记者敏锐地发现这一新闻点,采访了解相关情况,迅速成稿,并以最快的速度向社会发布了这一消息。报道紧紧扣住江西省全力配合“京珠高速”滞留车辆分流,确保南方灾区主干道畅通这一新闻事实,充分发挥广播优势,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通过采访交通部门负责人,连线在现场指挥的交警,第一时间报道江西省积极应对车流,变收费站为服务站,保证车辆安全顺利过境的非常举措,展示了江西人民在灾害面前全力以赴、顾全大局的可贵的奉献精神。

赣州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消息《大爱与火炬同辉》也是全票通过的一等奖优秀作品。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5月1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瑞金市开始了江西境内的传递。作品紧紧抓住两个新闻点进行报道,即首次组织活动参与者向四川地震灾区遇难同胞默哀,火炬手向四川灾区献爱心。消息运用特写的形式,巧妙地将圣火传递和汶川地震结合起来,把老区和灾区紧紧联系在一起,一喜一悲,体现了老区人民与灾区人民心心相连、手手相牵、并肩同行的民族精神。消息在材料运用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在感情上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写的是火炬传递,传达的却是力量和信心。

抚州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短消息《国家电网最后一个受灾县孤网运行21天终于恢复联网》也是一条被评为一等奖的好新闻。“建宜线”110千伏线路是宜黄县主电网线,由于冰雪灾害中断了21天,给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在全市人民特别是抚州供电公司抢修人员奋力抢修下,电网在2月19日7时15分恢复供电。当天供电,当天采访,当天播出,作品时效性强,现场感强,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条短消息获奖表明,重大题材、重大主题的报道并不是短消息的禁区,只要高度概括,深入提炼,精心写作,短消息同样能报道大题材和大主题。

二、对重大题材、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注重整体策划,大胆创新,精心组织,形成合力,弘扬了科学发展观,节目有规模,有气势,播出后影响大,效果好。

许多电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整体策划,精心组织,精心制作,采制出了一批有新意、有气势、有规模、有影响的精品佳作。这一特点在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现场直播和专题节目中尤为明显。主要表现在:

大联合。江西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现场直播节目《冲破与跨越》是省台联合南昌、九江、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十一个设区市台,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组织的一个大型节目。节目全长10个小时,以解放思想为主线,通过庆祝篇、破冰篇、推进篇、创新篇、和谐篇等几个部分,展示了江西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曲折过程和辉煌成就,介绍了三十年来在赣鄱大地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和标志性事件。为了制作这个节目,省台牵头组织十一个市台的领导、编辑、记者、技术人员三次开会研究,做出具体的安排,播出前还作了一次演练。可以说,这个节目是全省广播工作者大联合、大协作的作品,节目很大气。

多点连线直播。江西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获得一等奖的专题《奥运来了》就是一个经过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的连线直播节目。作品以“奥运来了”为题,深刻反映了江西人民对奥运的期盼与祝福,也展示了奥运会凝聚国人精神的一面。在采访对象上,记者把话筒对准了基层普通老百姓,三十多个采访对象都是普通干部、工人、农民、职员;在表现手法上,节目注重突出细节刻画和情感流露;在播报形式上,作品突出了主持人与各地连线,在播出过程中穿插时事评论、背景音乐、实况录音等多种元素,体现了现代广播的特点。由于事前进行了精心策划,投入足够的人力,整组节目立意高远、组接紧凑流畅、可听性很强。《冰雪路上,温暖同行》《万里大转运》《冰封赣北,九江告急》等也都是多点连线直播的好节目。

三、记者的新闻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所增强,注意选择和抓住新闻报道的新的视角、新的切入点和新的表现手法,使听众感到耳目一新。

广播是线性传播,听众收听广播有随意性、伴随性,这是广播的优势,也是广播的弱点。要提高广播的传播效果,让听众爱听,听得清,听得懂,唯一的办法就是广播编辑、记者要转变新闻理念,善于选择新视角。这次获奖的广播作品中,不少作品体现了这一特点。

获得一等奖的短消息《绿博会不见绿色包装》是记者参加在南昌举办的中国绿博会时采录的。记者本来是去报道绿博会盛况的,在采访中却发现有1800多家企业参展的绿博会场竟然找不到绿色包装。消息用了葛粉用普通塑料袋装、葡萄酒用塑料瓶装、米粉用废塑料袋装三个典型事例。记者从贯彻“限塑令”视角看绿博会,放弃了报道展览会盛况的计划,不失为突破常规、独辟蹊径的举措。

长消息《冰雪夜为了新生儿的降临》虽然没有获得一等奖,但它在写作上、音响安排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消息一开头就出婴儿啼哭声,紧接着播音员介绍:“您刚才听到的婴儿啼哭声是今天早上6点钟从凤阳乡卫生院产房内传出来的。这名健康男婴的顺利降生,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是一次白衣天使与冰雪较量的结果。”下面再述说这次运送产妇的过程。这一阵婴儿啼哭声,顿时抓住了听众的心,调动听众收听下去的愿望。同一题材还有一篇稿件,但婴儿的啼哭声却放在最后,两件作品相比,前一篇明显高一筹,更符合广播特性。

长消息《相聚在青花瓷的故乡》之所以评为一等奖,主要是因为摒弃了一般会议报道格式,仅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作为新闻由头,用优美的文字和极富感染力的音响真实地记录下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们相聚在青花瓷的故乡相互切磋技艺、交流感情的欢乐盛况,视角新颖,使作品具有较高的可听性。长消息《情系一湖清水》是一条别具一格的时政新闻。消息的内容是报道省委书记视察鄱阳湖,通常的报道是何月何日省委书记苏荣视察鄱阳湖,在视察过程中指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参加视察的还有哪些人,但记者放弃了这一做法,用新方式进行报道,效果更好。当然,这条消息也存在不足。一是省委书记苏荣同志讲话有五段,比较冗长,应该增加群众、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话语。二是作品把应该是3100平方公里的湖区面积写成了3100公里。虽然有这些不足,但作品体现的创新精神值得提倡。

专题节目《走过哀伤》也是一篇有创新的优秀作品。作品打破了传统的新闻节目报道方式,以记者自身感受来表达哀悼日人民的沉痛与哀思。两位记者交差口述,并用日记的方式,配合丰富的现场音响,抓住了细节,情感真挚,感人肺腑。记者用日记的方式口述新闻,应该是一种创新,不仅减少了新闻录制时间,发挥了广播“快”的特点,而且亲切、自然。这是广播记者的基本素质,希望更多记者能做到这一点。

获得一等奖的新闻专题《爱与希望》也不失为一篇佳作。它的主题思想深刻,整个作品围绕一位母亲为患重病(神经母细胞瘤,发病率十万分之一,患病孩子生存率不足20%)的三岁孩子开设博客,记录她的生活点滴和病史,并以此为主线展开,把博客摘录、主持人叙述、母亲诉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展现了母亲和孩子面对死亡表现出来的坚强和自信,歌颂了伟大纯洁的母爱,听了之后使人的心灵受到震撼。另外,该作品语言流畅,制作精美,并巧妙运用片花、歌曲、背景音乐穿插,有张有弛。说它是一个专题节目,不如说它是一篇广播散文,感人至深。

纵观这次评选会的评选作品,很多节目存在明显的问题与不足。一是题材虽然广泛但不平衡,即事件性新闻过多,经济新闻、非事件型新闻偏少。粗略统计,以报道抗冰雪、抗地震、迎奥运、“神七”升空为内容的作品有50多件,典型的经济新闻不到10件。二是对广播音响的运用不够重视。在参评作品中有3件没有音响,有的单位选送的两条新闻没有一条有音响;音响使用单一,大多数作品只有讲话音响,没有现场音响,更谈不上配音、配乐;忽视音响使用原则,不是渐进渐出,而是突进突出,时大时小。三是在长、短新闻类作品中,相当一部分作品没有时间,无法体现新闻的时效性。四是部分作品存在重新播音制作的痕迹,违背了评选规则。

(作者系江西省广播电视协会顾问、高级编辑)

栏目责编:陈道生

猜你喜欢
音响一等奖江西
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部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及一等奖)
江西银行
“可怕”的一等奖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我爱江西奶奶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诚实音响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