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邦

2009-09-11 08:25陈福军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案例研究城市群

陈福军

摘要:《现代城邦——美国城市如何在世界竞争中获得成功?是对美国城市区域运作成功的案例描述,文章对其学术研究的超前性(提出“现代城邦”理念)、案例研究方法的典型性(介绍了大量生动案例)、实时动态研究的典范(与居民进行实时互动研究)等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该书对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现代城邦;城市群;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K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9-0077-0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新经济已经吸引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目光,其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做法正在被众多国家或地区所争相效仿。但是,美国经济是如何走向创新之路的?美国人自己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一般人对此则知之甚少。《现代城邦——美国城市如何在世界竞争中获得成功?(Cifistates:How Urban America Can Prosperin a Competitive World)》 (尼尔·R·皮尔斯(Neal R.Peirce)等著,大连出版社2008年出版)一书的翻译出版,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

该书源于美国《皮尔斯报告(Pekoe Reports)》(又名《现代城邦报告(citistates Reports)》),在美国新闻界有广泛影响。从1987年以来,已有20多篇系列研究报告问世,并分别发表在美国20多个相关州或城市的报纸上,如《the Arizona Republicand Phoenix Gazette》、 《the Seattle Times》、《Miami Herald andFort Lauderdale Sun-SanfineI》、《Boston Globe》等等,本书主体囊括了其第一批6个报告。它对凤凰城(菲尼克斯(Phoenix))等6个美国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它们在21世纪的发展战略规划。美国洛克菲勒政府研究院院长理查德·P·内森(Richard P·Nathan,Director,The NelsonA·RoekefenerInstitute ofGovernment)曾称赞说“在美国。没有人比尼尔·皮尔斯更了解地方政府的内外事务。他和他的同事们完成的这本书极具可读性,其中到处都是应该被付诸实践的好主意”。《政府再造(Reinventing Covemment)》一书的作者大卫·奥斯本(David Osborne)则认为“尼尔·皮尔斯一直把握着美国最重要的政治脉搏——消除城市和州的边缘化趋势。《现代城邦》一书所阐明的是当今城市面对的主要挑战:在按照城市、近郊和远郊来划分的政府制度下,如何执行整个大都市范围内的解决方案”。

作为对美国城市区域运作现实的明晰解释,简要地说,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学术研究的超前性

该书认为:对于大都市的持续关注已经使得人们把大城市及其近郊、远郊和它所能影响到的地理范围视为“现代城邦(cidstates)”——这种实体在世界经济中所独自扮演的关键角色已经超出了人们在16、17世纪国邦刚刚出现时的期望。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这种由中心城市和其近郊、远郊以及乡村腹地共同组成的“真正的城市”(现代城邦)在地理、环境和劳动力上是一个紧密的整体,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拥有共同的未来。因此,需要用一个新的名词来表述这种城市发展高级阶段的性质变化。

现代城邦(citlstates)一词由古希腊“城邦” (city-State)发展而来,一般指在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讯区域。是当今全球化、区域化和社区化新模式中的典型代表。该书的一个重要的新观点是:现在世界的国家权力实际在逐渐“旁落”——部分权力被逐渐上收到国际性区域共同体,而另一部分权力则转移到以城市为中心的地方政府手中。这就是citistates之所由来及重大意义。这种观点是对世界城市化规律性进程的最新概括,对世界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随着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单个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心城市,正形成为城市区域。在中国的城市与区域学科研究中,一般以“城市群”、“城市圈”、“大城市区域”、“城市聚集区”等称谓这种地理上的扩张变化,而对城市区域的性质变化则缺少研究。“现代城邦”虽然在国外已成为共识,但我国学术界还对此甚感生疏,极需填补这个空白。

二、案例研究方法的典型性

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除了侧重于城市性质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外,该书还具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案例研究方法的经典性。该书在探究了现代城邦的概念以及它对我们社会经济生活的彻底重构基础上,通过凤凰城等美国城市案例的分析,对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行动改进建议,然后对其执行情况又进行了跟踪研究。尽管每个城市区域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但是,作者却在研究结果中却发现,在各个城市报告里有许多共同的主题。即为每一个城市区域列出的挑战内容——寻求市民之间的凝聚力;做好区域规划、真正的市民参与和敏捷的政府管理;合乎环境要求的土地使用法案、深入的教育改革以及把贫穷和被疏远的人群拉回主流社会的各方面共同努力——这些并不只是简单的美好想法,而是一个现代城邦在新的世界经济中取得成功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由此归纳总结出了现代城邦成功发展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令人振奋的理论框架,对城市区域的运作现实进行了明晰的解释”。这种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是以案例形式大量介绍了美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对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进行了细致描述,同时,在对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大量采访基础上,总结提出了许多改进建议。并对这些建议被当地政府的采纳以及执行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为读者了解美国城市发展和政策制定、执行情况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素材。以至于“在美国,没有人比皮尔斯更了解地方政府的内外事务。他和他的同事们完成的这本书极具可读性,其中到处都是应该被付诸实践的好主意”。这对我们了解美国城市发展政策制定过程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其主要结论对中国现在和今后的城乡统筹、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发展和治理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三、实时动态研究的典范

在该书各城市的案例研究过程中,每到一地,研究小组都要对社会各阶层的代表进行大量采访。采访对象包括州长、市长和县政府的官员及公司经理、商业分析人员、社区和环保组织的领导人、非营利机构经营者、工会发言人、宗教和基金、媒体的领导、记者、理论研究人员、学校公务员、社会服务机构负责人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仅在《新英格兰地区的未来》(2006年现代城邦报告)的研究中,就采访了新英格兰地区六个

州的400多位政策制定者、商业领导、市民、宗教领袖、非营利组织和教育机构人员。为了保证真实性,采访一律采用“非正式(Oif-the-record)”形式。对这些面对面讨论(一般每个采访持续一个小时)的内容,研究人员还以乘直升飞机、汽车以及步行考察方式进行了补充。此外,还查阅了相关的媒体报道、学术研究成果、政府预算、规划和人口普查报告,甚至包括1960年以来对这些城市所作的采访记录。并邀请第三方城市研究专家一起进行独立研究工作。按照该书作者所言,“本书得益于数百位新闻专业同行、访谈参与者、出版商、编辑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帮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堪称实时动态研究的典范。该书是作者领导的研究小组为6个城市主流报纸所撰写的系列研究报道。在每一个城市的分析中,其首要目标是找出该城市地区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然后参照美国其他大都市地区的情况,针对该地区的城市文化和政治文化特点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说明其可能的结果。研究成果发表在报纸的周日版专栏或每周的连载栏目上。作为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每一份报纸定期地出现在当天的报纸上,同时出现在所在区域的每一家门前。这就意味着该城市区域内的大量读者在同时阅读和讨论着这份报告。显然,“皮尔斯报告”是一种动态的实践研究,它影响着该地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政策对话。

为弥补该书出版时间较长的不足,经作者同意,该书在中国出版时,特意增加了当时最新的2006年现代城邦报告《新英格兰地区的未来(New England Futures)》,对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六个州的发展定位、能源、教育、蔓延扩张与住房、交通运输、健康等六个关键战略议题进行了剖析,对我们了解美国最新的现代城邦进展情况有极大的帮助。

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环渤海城市群所创造的GDP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还有许多次一级的城市区域已经形成。这些城市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各种问题。该书从双重意义上符合我们改革的需要,一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必须确认和加强;二是城乡之间的、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块块分割状况必须打破。它的实践意义和社会进步意义也是显而易见、十分重要的——在城市的经济权利和自理、自治权利逐渐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国家权力、政治垄断权力的逐渐削弱和旁落。这在我国现实生活中,由于客观需要也曾得到部分旁证,这就是“权力下放”、“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财政上的“分灶吃饭”和“分税制”的推行以及“计划单列”等等。这也印证了中国古代的“无为而治”的国家政治思想的“先见之明”。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案例研究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依托三峡城市群 实现宜昌新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