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保东
摘要: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理化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工厂、矿山、医院以及科研单位的化验室,可在光谱区域360~800nm内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下面以最常见的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为例,分析它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关键词:分光光度;故障;维修
1 常见故障维修的实例
721型分光光度计在医院检验科、药房、免疫室均得到使用。其光路系统在正常使用下,不易出现故障。但长期使用,由于环境因素及搬动等原因,也会造成光路故障,因此721型分光光度计光路系统故障的检修显的非常重要。
1.1 光度计不能调满度
若721型分光光度计不能调满度(100%T)。开机后调100%旋钮,从仪器的背面可见光亮度可调,表头指针在灵敏度打到最大位时仍不能调满度,打开比色皿暗盒盖,用手轻按一下光门顶杆,使光门微微打开,可见表头指针迅速向100%方向偏转。由此可见光电管及放大器正常,将比色皿架取出,在比色皿暗盒靠近光门处放一张白纸,白纸上无光斑。造成这种现象有以下几种原因:光源类由于灯架松动产生移位,灯丝未对准光路;校正波长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将校正螺丝旋转过度,光斑偏移不能落到出光狭缝上;分光系统脱落移位。
为了排除此种故障,首先应从仪器的底部将分光系统的外壳打开,检查分光系统各部门。有松动及脱落的部件将其固定。打开电源调整灯泡位置,将入射光斑调到入射狭缝上,并在光源灯亮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光斑调到最亮且边缘整齐的长方形。调整准直镜上、下、左、右位置使光斑落到出射狭缝上,此时从比色皿暗盒观察可见到一矩型光斑,出射光调好后进行波长校正,仪器即可恢复正常。
1.2 透光度T不稳
若721型分光光度计在测量过程中,透光度T不稳。此故障由光路系统漏光所致。检查聚光透镜的接口部,此处有一橡皮圈,由于橡皮圈移位可造成漏光。比色皿暗盒盖不将顶杆全部压下也可造成漏光。机箱变形,使光门顶杆的长度不够,而不能使光门全部开启。比色皿的定位槽松动而引起每次定位不一致。可重复校正固定定位槽。光电管老化,需更换光电管。
1.3 调零旋钮不能归零
此故障在光路部分多由光门顶杆不能弹出造成。有两种原因:顶杆弯曲卡死;光口生锈,或位移不能正常落下。将机械部分故障修复,仪器即可正常调零。在检修光路系统以后,需进行波长校正,否则仪器测量出的结果准确性会下降,只能将波长较正后,仪器方可完全恢复正常。
2 721型分光光度计使用和维护中应注意事项
①连续使用仪器的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最好是间歇0.5小时后,再继续使用。②比色皿每次使用完毕后,要用去离子水洗净并倒置晾干后,存放在比色皿盒内。在日常使用中应注意保护比色皿的透光面,使其不受损坏或产生划痕,以免影响透光率。③仪器不能受潮。在日常使用中,应经常注意单色器上的防潮硅胶(在仪器的底部)是否变色,如硅胶的颜色已变红,应立即取出烘干或更换。④在托运或移动仪器时,应注意小心轻放。
3 经验总结
医疗器械的维修是牵涉广泛的,它不仅包括医疗自身的特点,还具备电子电路、物理、化学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加强医疗器械的维修需要从不同学科的实践结合做起。
光路无光或能量档显示不到100%(其余部分正常)该现象说明仪器电路无故障,只是光路系统需要调整。将波长盘转到580nm处,应有一明显、完整的长方形黄色光斑,若没有或很模糊,应对光路进行调整。首先,按单色器入射狭缝高度,调整好光源灯高度,然后左右调整反射镜位置,使反射光进人人射狭缝。固定好反射镜后,继续调整反射镜背部螺丝,使进入单色器入射狭缝的光强为最大。
开机后光源灯不亮。应先检查灯电压和光源灯的“通、断”情况。光源灯烧毁的现象较少,可能灯电压没有加上,此时应检查灯电源稳压部分。在灯稳压电路中,集成运放F004A为核心元件,在运放外围元件完好的情况下,调整运放的输入端电位器W1,在输出端应有一电压变化,若没有,说明运算放大器损坏。然后,再检查功率放大管,若还没有解决,应向前检查整流块,否则,就是变压器故障。
旋转100%,光源灯亮度变化不大(其余部分正常)该现象也属于整机调整,仪器面板上100%旋钮均为细调,W1为粗调。将仪器零点调整好后,将面板上100%旋钮调到最大,用万用表测量灯电压,旋转机内粗条电位器。当万用表显示的灯电压为最大时,停止调整,此现象即消失。
波长超差。波长误差在检定结果上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误差方向一致,并呈线性,可通过转动波长度盘消减波长误差。第二情况为,误差方向不一致,有正差有负差。误差的变化可提示一个使误差呈线性的调整方向,然后转动波长度盘消除线性误差,依然超差的部分,再通过调节准直螺钉,使波长误差方向一致并呈线性,再配合移动波长度盘,使误差调到最小,如此反复调整。
对于第二种情况波长误差的调整方法通常为:使用干涉滤光片的标准峰值波长为438.2rim、553.5nm、638.5nm,调整准直镜,使580nm处样品室为黄光,测得峰值波长为420nm、550nm、640nm,最大最小峰值差为640nm-420nm=220nm,标准锋值差638.5nm-438.2nm=200.3nm,调准直镜使红片峰值在650nm,测紫片为422nm,峰值差为228nm,说明调整方向不对,再用红片调整准直镜~q628nm,测紫片为423nm,峰值差为205nm,接近于标准峰值差,此时,逆时针转动波长度盘,由423nm至438nm,测得峰值为436nm、558nm、642nm,此时误差在合格范围内。
另外,如果用标准波长为466.2nm、554.Onm、676.3nm的干涉滤光片测得721分光光度计的波长为476nm、554nm、664nm,最大最小峰值差为188nm,而标准峰值差为210.1nm,需要扩展。用红片调至686nm,测另两片为567nm、483nm。此时顺时针转动波长度盘19nm,测得值为474nm、557nm、679nm,再顺时针转4nm,测得值为467nm、550nm、672nm,误差合格。
由此可见,通过观察所测数据的变化,可使仪器的状态逐步得到改善,直至合格。一般情况下,当仪器波长范围需要扩展时(即实测仪器两端的波长差小于标准波长差),可调准直镜螺丝,使峰值波长测得值高于标准值波长,然后顺时针移动波长度盘,若仪器波长需要缩小时(即实测仪器两端的波长差大于标准波长差),可调整准直镜螺丝,使峰值波长测得值低于标准值波长,然后逆时针移动波长度盘,通过这种反复细致的调整,可是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任筠.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的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04.6.
[2]郭养涵.医疗器械的保养维修,国外医学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