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机制初探

2009-09-09 09:40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6期
关键词:项目风险建设项目指标体系

冯 宁

摘要风险管理贯穿于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越早发现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管理的成本就越低,带来的效益也就越大。只有建立起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的组织机制、风险分析机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才能提出有效的风险处理措施。

关键词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评价

政府投资是我国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2008年在面临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预计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事实上,国家每年都有巨大的投资,政府投资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由于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大量存在,并不断变化,可能发生各种风险,由此产生的风险常常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风险是工程项目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为避免或减少业主和施工单位的损失,有必要对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进行风险评价机制,以规避风险。

构建风险评价组织机制

没有一个健全、合理、稳定的组织,项目风险评价活动就不能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价要求团队的智慧以及经营与建设专家的经验,不能由一个人来独立决策。要集合一个合适的团队来管理风险,需要在经过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慎重的行动。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组织如何设立、采取何种方式、需要多大规模,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项目风险的特点。项目风险存在于所有阶段和方面,因此项目风险管理职能必然分散于项目管理的各个层面。

理想的风险管理团队应由项目负责人和不同层次管理、技术、经济人员组成,同时要聘请一定数量的外部专家。组织内应设项目风险分析人员,由具备技术经济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处理技能和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士来担任。这样既可保证风险分析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又能够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对风险做到心中有数。风险评价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于企业组织的整体控制。通常,一个风险评价组织结构应包括具有权威性的风险预报领导常设机构、风险信息收集处理部门、风险识别评价部门、风险处理控制部门、协调和外联部门所构成。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因素分析。为了对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评价,必须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针对工程项目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和领域,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控制,使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因素通常来自项目的规模大型化、投资与管理多元化和国际化、实施环境多变性、合同条件严格性等诸多方面,依据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特征将风险因素指标主要划分以下五大类:社会风险是指不断变化的道德信仰、价值观,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结构变化等因素带来的风险,具体包括政局变动,社会治安状况、战争、权利部门、政策法律环境及文化素质等方面造成的风险;经济风险是指市场预测失误、贸易条件变化、价格波动、供求关系转变、通货膨胀、汇率、利率变动等原因导致的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是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来的风险,技术包括物化技术和组织管理技术,以及准确和可靠地对创新对象、水平、结构、发展过程的预测和确定能力;自然风险是指由于大自然的影响而造成的风险,主要包括恶劣的天气情况、未曾预料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不利地理条件等;管理风险具体是指项目人员管理能力不强、经验不足及管理机构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的风险等。

第二,建立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了监测项目的运行状态,必须依靠一定的风险评价指标才能进行,否则,风险评价系统的工作将处于经验性、随机性、不统一的状态。因此,政府公共投资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系统要建立对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与状态进行监测与评价的指标体系。本评价指标结构共设计为三个层次:目标、准则、指标。第一个层次为目标层:评价的目标是工程项目风险等级。第二个层次为一级指标:对工程项目风险要素类型进行识别与分析。第三个层次为二级指标:分别采用若干个指标对准则层评价要素进行描述,指标主要依据项目风险管理要素的具体内容而确定。

猜你喜欢
项目风险建设项目指标体系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联锁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与实施
代建项目风险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