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蕊
美国的大学,教师的评审与晋升是如何进行的?别的学校我不了解,姑且就我担任过客座教授的阿帕拉契亚州立大学言之。
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即使是没有任何教学经历的刚刚毕业的博士,如果被该大学正式录用,就进入了迈向终身教授的道路。
在他进入该校第二个学年的下学期,他必须经过一次综合考评。考评合格,继续干下去;考评不合格,走人。此后所有的考评,哪次不合格,就得走人,没有什么可说的。如果他教书不行,被评了个不合格,能不能把他换到教学辅助岗位去,在校内流动,照顾他的情绪或种种具体情况?不能,必须走人。如果教学辅助岗位有空缺,向社会招聘,他当然也可以来应聘,与其他人平等竞争,但没有什么可照顾的。
通过了第一次考评,他继续在这学校干下去。此后的第二学年下学期,又有一次综合考评,如前。此后的第三学年下学期,有一次非常关键的考评,对此人来校工作后的情况作全面的综合考评。考评通过,此人就拿到终身教授的资格;通不过,走人。从第一次考评到这一次考评,被淘汰的是大多数,拿到终身教授的是少数。所以,在拿到终身教授之前,教师们的饭碗是玻璃的,很容易被打破的。
由哪些人参与这些评审呢?每个系有一个人事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若干人组成。多少人?因系的规模大小而不同,小则4人,大则8人不等。一般来说,委员会的人数是双数的。如果一半赞成,另一半反对,怎么办呢?那就作没有通过算。
拿到终身教授后,是不是万事大吉、一劳永逸了呢?非也非也。此后,每五年考评一次,综合考评,照样是哪次通不过就走人。这是高级考评了,不是系人事委员会来考评,而是由考评小组考评。谁来组成考评小组?系主任是考评小组组长,当然成员。此外,由被考评人自己点相同或相近学科的本校正教授2名、由系主任点与被考评人相同或者相近学科的正教授一名作为考评小组成员。这样,这考评小组由4人组成,4人中至少有3人赞成通过才算通过。如果被考评人点的教授与系主任点的重合,那么,这考评小组由3人组成,至少有2人赞成通过才算通过。终身教授通不过考评的是少数。但对终身教授来说,还是有打破饭碗的可能,他们没人敢掉以轻心。
终身归终身,教授归教授。职称,那是另一个系统的事情了。有博士学位的人,刚进大学当教师,进入走向终身教授的轨道,就是助理教授的职称。到第七年,通过评审,就晋升为副教授。这次评审,重点在学术成就,与在同一年进行的终身教授评审,侧重点是不同的。通过了副教授评审、成为副教授的人,不一定能通过终身教授评审,如果通不过终身教授评审,即使评上了副教授,一样走人。如果终身教授评审在前、副教授评审在后,通过了终身教授评审的人,就很容易拿到副教授了。拿到副教授以后第五年下学期,可以评正教授,没有要求拔尖一类的规定。
原来,所谓终身教授,端的也是易碎的“瓷饭碗”,既不一定是终身,更不一定是正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