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委会出台政策文件促进大学与企业合作

2009-09-05 04:10柯常青马燕生
世界教育信息 2009年7期
关键词:企业界欧委会大学

柯常青 马燕生

欧盟一向高度重视大学在实现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知识经济体和知识社会目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欧盟主张,大学应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才能在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快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并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反过来,产业能够帮助大学重新改革课程和管理体系,并可为办学提供经费资助。

欧委会先后于2008年2月和2009年2月举行了两届大学与企业合作论坛,特别是第二届论坛吸引了大量利益相关者参与。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加强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尤其必要和迫切。目前欧盟实施的项目中,虽然有一些大学与企业成功合作的经验,但是这些合作一般局限于某些具体领域。首先,合作的层次在成员国、大学乃至学科之间都很不平衡。其次,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大学和企业两者管理与组织文化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制定了全校层面与企业合作战略的大学极少。在欧盟,很多成员国的法律和财政制度对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并没有提供明显的支持,有的甚至制造了障碍。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委会出台政策文件,对近年来举行的两次大学与企业合作论坛以及鼓励校企合作的相关活动进行总结,理清困难与挑战,总结成功经验,对论坛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并为推动大学与企业合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后续政策。

一、问题与挑战

1. 以就业为导向的新课程

经济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劳动力的资格水平与创新精神。欧洲未来需要更多具备较高资格和创新精神的大学毕业生,而企业界人士认为,目前大学毕业生素质与企业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成为课程改革和学习方法革新的重要考虑。

(1)各种层次的课程都应呈现“T”型结构,即植根于某一学科领域,同时与行业和其他学科开展合作与交流。

(2)改善测试方法,使之适应于对学习和能力的评估。

(3)入学标准和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发掘非常规学习背景学习者的潜力,包括返校培训的成人。

(4)在教育和科研上加大学科内和跨学科的沟通。

此外,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认证体系都应该更加注重学习课程与社会及经济的关联性。认证机构在吸纳学界代表的同时,也应该有商界和社会各界的代表。

2. 培育创业精神

2007年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2007)的分析数据显示,欧盟的创业精神已经落后中国2~5倍。欧盟较弱的创业能力直接影响其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就业的能力。

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挑战是创造激励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大学生和教师定期向企业流动,而企业界人士经常到大学交流有助于创业文化的形成。在现有合作形式基础上,研讨会、实习体系、项目合作制等应该继续延伸扩大。学生应尽早从校企交流中获得有益的学习机会。同时,尤其重要的是要培养教师开放和积极的态度,让他们认识到,创业是社会进步、增加就业与改善福利的根本。

(1)需要对大学管理体制和领导体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在大学发展创业文化。

(2)创业教育必须统筹全局,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学生群体,并遍及所有学科领域。

(3)大学必须吸收企业家和商界代表参与创业课程的教学,例如聘请优秀的企业家担任学校客座教授。

(4)教授与教师应该接受相应培训,并且与企业界保持联系。

3. 知识转化:把知识转化成工作

欧洲在知识的创造上成绩显著,但是大学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层次还亟需提高。

(1)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知识转让需要建立一个合作和互谅的总体框架,包括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项目以及推进人员交流。

(2)大学应该鼓励学科之间开展合作,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

(3)大学与公共研究机构应该对知识产权管理有一个清晰的、长远的战略规划。

(4)中小企业在与大学合作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应该引起更广泛的注意。

大学应该主动接触中小企业。对于大学而言,设立知识转让办公室有助于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成为大学与私营企业间的平台和接口。

4. 促进国家之间以及大学与企业之间的交流

欧洲大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互动和交流非常缺乏,应该继续鼓励推行实习制度、科研流动计划和合作研究项目,使学校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成为所有学科课程的必要内容,并且能够获得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学分支持。

流动计划应该将大学里的学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考虑在内,以此建立与企业界的联系网络。让他们直接接触企业,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并预测企业界对于培训和创新不断变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大学的办学过程,如进入董事会,参与设计科研计划、录取新生、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等,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教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1)大学和企业都必须认识到,各种形式和各个层次的流动都非常重要并应加以推广,特别是中小企业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大学的实习计划中。

(2)应该引进法律框架,为大学与企业的交流提供支持和保障。

(3)学术人员、研究人员和学生向企业的流动应该被认可并给予认证。

5. 让大学更加开放以实现终身学习

不仅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需要提高就业能力,那些已经就业的劳动力也需要技能升级,这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尤其必要。

(1)大学应在其办学宗旨和策略中融入终身学习的理念。

(2)技术的升级和更新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企业加以认可。

(3)终身学习应该由大学与企业合作推进,大学仅凭自身无法独立设计和推广。

6. 改善大学管理体系

为了促进大学与企业更好地开展合作,应该在国家、地区和机构层面改革管理体系。在国家层面,应该改革立法、拨款机制、激励机制。对大学而言,则应将与企业开展合作写入大学整体规划和宗旨目标之中。

(1)国家和地区的管理体系应该为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支持和宽松的环境。

(2)校企合作的理念应该植入各方战略之中。

(3)管理体制必须保证,相关的激励和评估体系与大学的宗旨、功能和战略保持一致。

二、后续行动

欧委会建议采取以下后续行动。

第一,继续举行大学与企业合作论坛,采取全体会议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并开发网站加强沟通,分享成功经验。

第二,虽然合作论坛对于调动大学与企业代表以及中介机构的积极性非常有效,但是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还需要国家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因此需要继续鼓励相关公共部门的参与。

第三,创建大学与企业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课程教学,欧委会将通过相关的欧盟项目来支持这种合作。

第四,在论坛中,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呼吁,将合作关系延伸到教育与培训的其他领域,特别是高中和职业教育领域。欧委会将研究利用现有的项目,促进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校企合作。

第五,在欧盟层面上推动大学与企业的对话,可以激励成员国和地区层面的类似合作。欧委会将通过其与成员国在教育与培训政策的合作中,鼓励成员国政府建立类似的对话机制。

第六,欧委会将调查现有的大学与企业合作的成功范例并建立数据库。

(作者单位:中国驻欧盟使团文化处)

责任编辑 邓明茜

猜你喜欢
企业界欧委会大学
至善
扭亏为盈
欧委会拟修订通信法规提高手机通信程序的隐私性和保密性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