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的暴政与自我的救赎

2009-09-03 07:03
电影文学 2009年13期
关键词:暴政汉娜恐惧

文 九

继《辛德勒名单》和《海上钢琴师》之后,《生死朗读》再一次接触了二战题材,并荣获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与以往双手沾满鲜血、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形象不同的是,这部影片站在反思、同情与受害者的立场上刻画了汉娜这样一个不自觉地参与到罪恶当中并最终付出惨痛代价的人物形象,并以男主角迈克全知全能的视角讲述了这一过程。留下了丰富的空间留待观众去反思这一现象。

一、多数暴政下的无辜牺牲品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汉娜因为不识字,在战乱年代为了维持生计,便找到了一个看守的工作。可以说,她对罪恶的卷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知。她不知不觉地在二战中充当了纳粹分子的帮凶,替法西斯分子挑选平民去屠杀,可因为文盲和无知的特点,她对这一事件的真正本质恐怕并不了解多少。她只知道按照自己简单的逻辑,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以便生存下去。在影片中,我们的确看到,凡是不需要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汉娜总能干得相当出色。犹如该片的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所说:“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这不禁使我们要问,是什么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有成千上万个汉娜们参与到罪恶当中呢?

答案似乎直指希特勒的宣传机构。众所周知,希特勒的时代是一个广播发挥极大作用的时代,希特勒本人也充分地利用好了这一武器,以至有人说,没有广播,就不会有希特勒。可是,进一步分析还应该看到,造成汉娜们无知地参与到罪恶当中的原因还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法西斯的宣传机构创造并巩固了一种关于其合法正当性的固定成见。“固定的成见的形式并不是中立的。它不仅是用来代替嘈杂混乱的现实的一种方法,它也不仅仅是一条捷径,它还是我们自尊的保证;它反映了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价值、我们自己的地位、我们自己的权力的看法。”…无知、极少接触外界的汉娜就这样用外界建构起来的关于知识与真理的关系的固定成见武装自己的大脑,以至本来非常感性、弱势的女人在面对残酷的烧杀时无动于衷而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其职责所在。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通过广播、通过既有的关于知识与真理的关系、通过价值体系等等因素所建构起来的固定成见的巨大的威力,以及这种威力对于众多普通人们思维和大脑的武装,进而所形成的一种“多数的暴政”。这种“多数的暴政”最终理所当然地使人们相信他们的观点不是一种成见,而是一种真理,因为“多数既拥有强大的管理国家的实权,又拥有也几乎如此强大的影响舆论的实力”L2 J。

汉娜正是这种“多数的暴政”下的牺牲品,在法西斯的愚民政策的统治下,汉娜认识不到她的工作的性质到底如何,以及到底给人们带来的伤害有多大。她甚至天真地认为,挑选一些体弱的、年幼的人给她读书、然后送走,以及在大火来临时把难民们锁在教堂里是对他们较好的安排以及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影片最后男主角在监狱里问她如何看待以前的事,她的回答也是审判之前从没想过以前的事,从来没这个必要。她没有认知,所以就没有忏悔。正因为根深蒂固的无知的观念,她才能在失去集中营的看守工作后心安理得地、淡定从容地继续自己的生活,继续与少年迈克的恋情而并无多大的心理障碍。可以说,她是非常典型的舆论暴政的牺牲品而毫无自觉。

对于这种舆论的多数的暴政,苏格拉底曾在《申辩篇》里谈过自己的观点,他说:“我总是只跟每个个人谈话”,并在每一处都讥讽地表明自己的理由:向公众公开并诚实演讲的人,没有谁不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它的直接的后果是“从某个时刻起和在某一时间里,所有的人可能都会以同样的方式思考,尽管表面上有区别。”因此,后来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根据这一观点认为,“现代形势下政治中的谎言,不管其宪法是民主的、贵族的或是独裁的,都没有可能通过伟大的政治行动来予以克服。每一可能改善的前提是,每一个个人以自我受教育的方式教育,借助于认识的过程,这同时也是内心的行为,通过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道德的力量,从而重新唤醒隐藏在人类深处的本质,使之实现。”历史上众多的哲学家、政治学家几乎都认识到由集体意识所形成的多数的暴政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的负面作用。通过电影《生死朗读》,我们能够获得的启发或许还有:其实何止汉娜是这样一个无辜的牺牲品,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随着大众传媒、舆论工具的进一步强大。汉娜们不正在大批量的生产吗?历史的作用是作为前车之鉴。启发和教育当代的人们。教育人们通过知识、道德的力量,通过内心的行为唤醒人类深处的本质,重拾人性,也许这正是《生死朗读》的本意所在。

二、艰难而深刻的自我救赎

认识自我、探寻人性一直以来就是哲学探求的最高目标,这早已被证明是一切思潮中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是阿基米德点。文艺复兴时期的蒙田就说过:“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葛兰西也在其《狱中札记》中谈到,“批判性反思的出发点是认识到你到底是谁”。

对于该片的女主角汉娜而言。在经历过众人对纳粹分子的强烈谴责与自己思想上的巨大变化以后,她在监狱里无疑要走上一条重新认识自我与救赎的道路。对恐惧深有研究的英国学者富里迪发现。“一个人的恐慌是另一个人理性的反应的看法贯穿于这一话题的文献中。”从这一角度而言,汉娜对于文盲的恐惧应该就是他人对于知识的拥有这一事实的反应。影片用了很多高超的细节表达汉娜的这种恐惧。如从不读书、不看导游手册,拿着菜谱却让迈克点。以及看着孩子们看菜谱时眼神里流露出的极度羡慕、难受而恐慌的表情等。审判过程中。汉娜宁愿意选择放弃自由也不愿意自己是文盲这一事实被暴露。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汉娜内心深处对于缺乏知识的恐惧。影片最后。当男主角问她学到了什么时,她的回答也是,我学到了识字,并自觉欣慰与满足。

影片至此。已深刻地揭示了汉娜内心的秘密及其阿喀琉斯之踵,这个秘密让她一生孤独、痛苦。也正是于此,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识字真那么重要吗?真的比一辈子的自由更重要吗?放在常人身上。肯定会做出跟汉娜完全不同的选择。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何况只是自由与识字之间发生冲突。为什么本来很容易做出的决定在汉娜这儿却成了要用生命和自由去守护的弥足珍贵的东西?这其中除了可以用秘密来解释之外,到底还隐藏了什么更深层的东西?

英国的培根在16世纪的时候就说出了那句名言:Knowledge is power,在英语中,power一词既可以理解为“力量”。也可理解为“权力”;它甚至还可以理解为一种控制权和支配权;以及一种生命力,生命流动过程中的整合力。在《生死朗读》中,女主角汉娜对于知识的渴望也许是对于一种生命力以及对自身、对周围环境的控制力的渴望。权力就是人的存在的一种具体的状态,人永远都处于各种各样的权力关系之中,“权力不是一个机构,不是一种结构,也不是我们具有的某种力量;它是人们给特定社会中一种复杂的战略形势所起的名字。”人是生活在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处不在的微观的权力状态之中。这种微观的权力状态表现上千差万别。但实质上他们都源于一个共同的东西,即知识。因此权力的构成与知识的建构密不可分,按照福柯的说法,掌握知识也就意味着人们对于既定的现实情况及战略形势的掌握及驾驭。对知识的缺失当然就意味着恐惧的起源。

不妨说,汉娜对于暴露自己文盲身份的恐惧、自卑其实是对于社会文化身份认同的一种渴望。人是一种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动物,一旦感到在文化身份上无家可归。居无定所,那将是一件比丧失自由、经济窘迫更为痛苦的事情。“危险意识的增长与人类主体性作用的弱化是成比例的。”汉娜本是一个下层社会的可怜的妇女,她能驾驭的东西已越来越少,而随着审判的发展。恐惧感却与日俱增。在这种极度矛盾与恐惧的状态下。她做出放弃自由而保全自己文化身份的选择,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如果承认是文盲,可能会获得自由。但那同样有可能生活在长期的恐惧、困惑与他人的谴责之中;而放弃自由,则能给自己的心灵一片宁静而完整的空间。毕竟,“人的本质不依赖于外部的环境,而只依赖于人给予他自身的价值……惟一要紧的就是灵魂的意向、灵魂的内在态度;这种内在性是不容扰乱的。”

三、结语

二战期间纳粹分子对于全世界人民所造成的伤害。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技术机器、军事机器这种工具理性在全球范围内的胜利;而《生死朗读》中汉娜宁愿放弃自由也要保全自己的秘密,也许是对完整的文化身份。社会与人的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体复归的一种艰难的努力,一种深刻的自我与人性的救赎。

猜你喜欢
暴政汉娜恐惧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汉娜的惊喜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试论新媒体冲击对舆论的暴政的影响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少女汉娜的生死抉择
《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