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正在经受“两场内战”、“一场外战”的严重内外动荡。所谓“两场内战”,一是指国民党内部不同派系的军阀势力,次第起来反蒋引发的混战,二是指国民政府集结重兵围剿中共革命根据地;“一场外战”则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展开的侵略战争。与此同时,澳门的三大家族:马万祺家族、何贤家族、崔六家族,亦在这段国家、民族陷于水深火热的时期,次第崛起。
马万祺在澳门照顾叶挺一家
最早参与澳门政治活动,将三大家族串联在一起的人,其实是于1931年在香港开设“南华药房”,曾经在香港掩护帮助过李硕勋、赵君陶和李鹏(后来出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一家三口的前上海中共中央特委成员柯麟医生。
由于被太多香港警察和国共两党人士认识,1935年初,柯麟在香港与当时负责中共“白区”地下工作的最高领导人潘汉年直接接头后,听从了潘汉年的建议,于1935年9月搬到澳门居住,转而在澳门开展地下工作,并成为中共“港澳工委”下属“澳门分工委”领导人。
在柯麟的联络和安排下,当时在香港居住的北伐名将叶挺将军,不久后也转到澳门贾伯乐提督街的一栋洋楼居住。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当时便是以叶挺将军助手的身份,被中共安排在叶挺将军身边,照顾叶挺将军一家大小生活起居和对外联络工作。
不久之后,在负责港澳工作的廖承志(后来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指示下,柯麟打进了澳门镜湖医院,自驻院医生开始,一步一步上升,最后当上了镜湖医院院长,不但将这家本来寂寂无名的小医院发展成澳门最有规模的大型医院,更将它变成中国共产党最有效率的统战基地。
1937年抗战爆发,同年底,叶挺将军离澳北上,出任中共新组建的新四军军长。马万祺则留在澳门,接受柯麟的领导,几乎参与了以后70年中共在澳门的一切重要政治工作。所以,澳门三大家族中,自始至终都在从政也是最早崛起的,应该是马万祺家族。
何贤曾是国民党在澳最高领导人之一
何贤(澳门首任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之父)家族的崛起稍晚一点。大概在1939年广州被日军占据前夕,当时在广州金融市场已经声名鹊起、跟随陈济棠将军进行各种投资活动的何贤,觉得广州情势日益险恶,与汇隆银号的其他两位合伙人何善衡、马子登移居香港。
不过,由于当时香港的英资财团财鸿势大,又有港英政府撑腰,从广州移居香港的华资银行家根本无法在当地立足。于是,何贤便在1941年10月左右,转到澳门开设大丰银号,看看有无机会发展。
岂料,何贤转到澳门开设大丰银号之后不久,香港便于同年12月底被日军攻陷,从而令澳门的人口由于大批难民拥进而暴增。由于日军一直没有攻占澳门,直到1945年8月日军投降之前,澳门的金融业完全取代香港,长达3年零八个月之久。由于看准澳门是东亚唯一没有被日军占领的地区的优势,何贤也在这段期间通过与澳门政府经济局长罗保打好关系、为澳门政府代行印刷澳门纸币、排解东亚酒店事件,接济大批粤剧名伶、重修澳门卢九花园、出任澳门镜湖院慈善会值理等一系列事件,迅速成为澳门最著名的政治人物。
不过,此时何贤的身份是国民党港澳总支部澳门支部的常委,亦即国民党在澳门的最高领导人之一。但是,他一直都与中共方面保持友好关系,不但帮助过不少流落澳门的共产党员,还由于澳门镜湖医院值理的身份,与中共驻澳最高负责人、镜湖医院院长柯麟常有接触。
崔何两家转投中国共产党
崔六(澳门候任特首崔世安的祖父崔殿明,俗称崔六)家族,虽然早在19世纪90年代,亦即澳门第一次大规模填海造地之际,自广东移居澳门,并让崔家的基业初现规模,不过,崔德胜和崔德祺两兄弟刚开始尚在创业阶段,未积极参与澳门内部的政治活动。
崔德胜比较低调,一直没从政。崔德祺则于抗战期间开始参政,后来不但出任澳门慈善社团同善堂值理,还在建筑界大展拳脚,成为澳门最著名的建筑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澳门的政治版图随之发生巨变。本就是共产党员的马万祺,继续在澳门开展工作,只不过由于柯麟被调回广州,其上级领导转成同样在港澳进行地下工作多年的柯平(柯麟的弟弟)。
本来亲国民党的何贤和崔德祺,则在柯麟的劝导下,于建国后毅然转投中国共产党,并先后出任全国政协、全国人大的重要职务。由于何贤和崔德祺都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并对国民党在澳门的种种人脉关系了如指掌,在他们的游说之下,从此之后,国民党在澳门的势力遂一蹶不振,何、崔、马三家亦渐渐形成今日通称的“澳门三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