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炒股热让世界迷惑
●本报驻外记者 任 彦 纪双城 陶短房 ●本报记者 夏 颖 ●陈 一
近日,随着各国股市的“此起彼伏”,各国股民们的心也是七上八下。《环球时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面对变幻莫测的股市,不同国家的股民有着很大的差异。有天天在证券交易所盯着大盘的,有求神佛保佑的,有完全相信股票经济人的,也有心态超脱准备几十年持股等着当百万富翁的。有人说,一幕幕股市变奏曲似乎能道出一个个国家、一个个民族所处的阶段和自身的特点。
中国股民:炒股如同“吸鸦片”、“打麻将”
对于中国的股民,西方记者往往喜欢在他们前面加上“狂热”或“最狂热”这样的词。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这样描述中国股民——上海长乐路的一家证券营业部是全球最狂热股市现象的写照:黄色的塑料座位、不太干净的地面、闪动的屏幕、围成一堆的投资者。一些退休人员、少数目光锐利的投机者和一些身着制服的工人组成了中国1.4亿股票账户的开户人群。美国《纽约时报》形容说,每天有数百万中国小股民挤在证券交易大厅里,一整天都待在里面,打牌、买卖股票、吃方便面、随着股指上扬而欢呼;英国《金融时报》则报道称,在证券营业厅外的人行道上,聚集的投资者多数上了年纪。屏幕前,坐满了中年人和领养老金的老年人。他们一边抽烟,用卷起来的财经报纸给自己扇风,一边抱怨股市行情急转直下。
2007年,中国股市繁荣,掀起了全民炒股的狂潮。一名叫关岭(音)的人对《纽约时报》说,他几年前关闭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做起了全职股民。他说:“那时股市已经疯了,每个人都在高谈阔论自己挣了多少钱,还准备再投多少,或哪支股票涨了20倍、30倍。”张丽英(音)是一家酒店的退休员工,她和丈夫把家里所有积蓄都投进了股市。她说:“最近家里常吵架。丈夫要我抛,但我想继续持有,他老骂我笨,都快把家底儿赔光了。”接受英国媒体采访的一名姓王的女股民一边打毛衣一边笑着说:“我在股市已投资10年了,但没赚到钱。这就像吸鸦片,戒不了。”另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轻蔑地摇摇头说:“这些人赚不到钱是因为笨。看看巴菲特,他能赚到钱是因为其他人都在赔钱。这就像是打麻将。”
对此,JP摩根证券分析师李晶说,中国的公司拥有闲置资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了股市,但是大公司投资还是比不上散户投资。据JP摩根估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有约1.5亿股民。虽然这一数字与中国13亿人口相比仍是少数,但这却是一个新兴的庞大群体。有学者估算后认为,中国的职业股民应该是世界上最多的。也有专家说,中国散户中的很多人有些像投机者或赌徒,这是股市一直不稳的原因。《金融时报》则分析说,中国很少有其他投资工具,银行的利息跟不上通胀,股市投资十分刺激,有助于解闷,是一种娱乐性的社会活动;另外,至少还有可以得到高回报的可能。
印度股民:炒股前先拜神
与中国股民相比,印度股民更具民族特色。《环球时报》记者有位印度朋友最近刚开始学炒股,还属于菜鸟级。前几天正赶上他去孟买证券交易所,于是记者欣然同往。没想到这位老兄在去的路上硬是把记者拉进印度神庙祭拜了一下“大象神”。一问缘由,才知道印度股民普遍相信大象神是保佑他们投资顺利的“股神”,入市前祭拜一下是股民的传统。虽然当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但交易所楼外的巨大显示屏前还是聚集了一大帮股民,有些人手举阳伞记着什么,还有人则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不停叨咕着各种神灵的名字。原来当天股市大跌,这些心急如焚的人只能靠这招求得心里平静。
由于受英国殖民影响,印度是亚洲最早引入股票概念的国家之一。若论股市机制的成熟度,中国和印度还有差距。但如果比较股民的经济实力,印度人却差了很多。一位印度炒股老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大多数印度人的理财意识还比较保守,不是把钱藏在家里的枕头底下,就是存到银行里吃利息。像公务员、教授、白领这类的中产阶级,往往爱买些黄金、首饰存到银行保险箱里做长期投资。只有那些有闲钱的富人才会到股市里玩一把。据记者了解,以前印度人用做证券和基金投资的钱,只占家庭收入的1%,这些年涨了一些也不过5%而已。
2007年在全球刮起的牛市热潮曾让孟买股市火了一把。甚至连印度宝莱坞都推出了一部名为《大款》的新片。片中讲述印度一个普通农民变成商界大款的传奇。在影片结尾,变成大款的主人公在坐满股民的体育场扬言要建超大型发电站,他还大声呼喊:“告诉世界,我们来了!”不过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的印度人对股市可谓又爱又恨。据记者了解,目前印度有3个国家级经济电视频道每天滚动播出股市信息,不过收视率并不是很高。印度人仿佛倾向于长期持有,对炒短线并不怎么感兴趣。提起那种赌博式的投机行为,记者认识的几个印度朋友都露出不屑的神情。也许正因为如此,记者在印度很少听到有关股民投资失利愤而自杀的新闻。
欧洲股民:把炒股当隐私
英国媒体善于渲染气氛,它们常常用“战役”等词汇来形容中国的炒股热。说到欧洲股民,媒体则全然没了兴趣,因为在欧洲人看来,炒股票或者炒基金永远都是一个私人话题,就像办公室里同事之间永远不会知道对方的年薪究竟是多少。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是亲朋好友之间也不会打听对方是否购买了股票债券,更不会彼此推荐投资。《环球时报》记者最近因为办理个人事务同一名律师见面。他问记者是否购买了股票,记者在回答之后开玩笑地反问他有没有买,没想到律师脸色一沉回答说:“我了解您的投资情况是工作需要,我会依法保护您的隐私,对于我个人的投资,我不便回答。”
事实上,很多欧洲人在一生中都有过投资股票债券的经历。在人口超过6000万的英国,七成以上的家庭都承认自己有这方面的投资,并且是家庭收益的重要部分。正是因为欧洲人把股票投资作为一项长期且严肃的事业,专业的股票经纪公司和专业的财经媒体才应运而生。在伦敦金融城里,有一条西班牙建筑风格的兰巴德街。这条离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不远的窄小街道里有大大小小数百家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其中有很多是百年老店。和伦敦证交所不同的是,他们更多地接受个人投资。很多英国人都是来这里注册,给自己找一位固定投资顾问,因为他们相信炒股是一个对企业信赖的表现,是一项长期的投资。
除了专业投资顾问,在欧洲尤其是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三地,你可以看到不少专业性的金融报刊,如《金融时报》、《华尔街时报欧洲版》,同时还有路透社24小时电视财经新闻。一家欧洲的财经电视媒体就曾经打出这样的广告语:“当某位全球五百强企业的总裁没有坐在电视机前看我们的节目时,那么他一定是坐在我们的直播间里。”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欧洲虽然很难看到大量不同的“谈股论经”的畅销书,但几乎人人都会看深入浅出的财经报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悄悄做着一笔笔不小的投资。
北美股民:“全民持股”而不是“全民炒股”
如果以股民来划分的话,美国股民和加拿大股民无疑是北美的典型代表。美国《华尔街日报》曾报道说,炒股已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四大要素之一,仅次于工作、家庭和宗教。这么说是因为,全美50%以上的家庭都涉足股票市场,股票价值占美国家庭财产的1/3以上,股票给美国家庭创造的财富难以计算。
从股市开户数和持股人数的比例来看,美国接近“全民炒股”的程度。美国有3亿人口,股市开户数达8000多万,开户人数占总人口的近27%,这一比例远远高于中国。但说美国是“全民炒股”,却是一种误解。
美国和加拿大情况相似,在北美几大证券市场开户的,大多数是机构投资者、证券经纪人和理财顾问,普通散户直接开户的极少,即使有,往往也是通过经纪人和理财顾问代理。这倒不仅仅因为北美炒股门槛比较高(一般在经纪人那里开立一个股票户口要10万美元以上的资金),而更多是因为北美股市是开放型股市,股票上市容易,退市也容易,又没有涨停、跌停的限制,加上股票数量极多,普通投资者根本无所适从。与其乱撞一气,还不如消停点,相信基金经理的专业眼光,这样要赚固然赚得少些,要赔也不会赔得太厉害。
由于这种间接炒股盛行,在美国和加拿大几乎看不到人头攒动的散户厅、大户室,只有一些设在写字楼里的投资顾问办公室,投资者通常都是用电话和网络与顾问联系,听取意见,发送指令,只在必要时才上门。在亚洲,股民“做功课”是常见现象,很多“小散”都能对各种技术数据谈得头头是道。在北美,这种情况极为少见,散户们常常只熟悉手中股票的情况,而且通常是了解业绩和公司信息多,了解技术数据少,这是因为北美股票实在太多,根本看不过来,散户们通常不得不“偷懒”,从理财顾问推荐的个股中,选择自己的投资目标。
虽然北美看上去股民人数要少得多,但实际上关注股指者的比例恐怕是全球最高的。因为不论养老金、子女教育保险还是就业保险,都有不同的组合选择,许多人都会选择带有股票投资比例的组合形式,如此一来股指的波动就和许多人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了。不过大多数北美人看股指不是像中国股民那样一直盯着看,而是只看个收盘价,因为除非直接买股票,否则那些基金、保险里的股票组合,每天只有一个固定价格,知道收盘价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