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芝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于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往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切思维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也需要培养和激发,以下是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方法: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提问环境,使学生敢问
现在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提问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牢牢把握住“提问权”,教师在备课时主要思考的是“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没有认真地思考“谁来问”,哪些是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应答”状态,教师讲课占了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及提出问题的空间,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打破陈规,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参与讨论,畅所欲言,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例如,在讲“核能”这一节时,可让学生在课前先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借助网络资源等各种途径,了解有关核能的知识,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提出来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探讨、解决,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当出现了有分歧、冲突的问题时,教师适当的疏导和辨析,使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再解决自己的问题能够心悦诚服,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每位学生畅所欲言,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会问
现在的应试教育,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因为缺少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得不到激发,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提高,为了使学生能问、会问,我们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一种学生察觉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从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此,我们教师应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可以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或从教材内容本身不明确处寻找问题,如学习“摩擦力”这一节,可以展示自行车或老虎钳,让学生们观察后思考,引导他们提出“哪些地方应用了摩擦,哪些地方是为了防止摩擦,”等问题,又如,教材中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这一节,因为书中没有给出电流规律,可引导学生大胆去设想各处电流的关系是怎样的?
另外,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可能给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物理知识的世界遨游,在想象中提问题,如在摩擦力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想象没有摩擦的世界是怎样的,又如学习重力知识时,让学生想象一下地球上没有重力会是怎么样的,此外,还有很多找问题的方法、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采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多问
一个好的问题必定是一个有利于发展发散思维能力的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经常变换角度,更换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有意识地变换问题的提法,让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找出不同的解决策略,使他们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相互启发,使学生内在潜能能充分展现,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多向提问,多向思考,多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大气压强的学习中,学生会问为什么倒过来的杯子里的水流不出来?硬纸板为什么不掉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水受到什么力,硬纸板又受到什么力,才能保持平衡,让学生从多个方面考虑,从而顺利引出大气压的知识。
四、及时给予肯定评价,激励学生乐间
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多幼稚,多不成熟,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做教师的都应尊重他们的想法,不应一棍子打死,我们应在教学中对他们的想法加以修正与提高,决不要不予理解,更不可讽刺嘲笑,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应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否合理,我们都要满腔热情地接受和喜爱,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要想尽办法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问题中的“合理”成分要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体验到了提问的乐趣,会更加积极思考,看待问题更加深刻,也会提出更深一层的问题来,在问中寻乐趣,在乐中学知识,这样学生就会有机地融入物理教学中,体验成功的学习过程,并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这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也就水到渠成。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只有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应该追求的目标。
责任编辑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