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高师钢琴教育

2009-09-01 09:03周晓梅
人民音乐 2009年8期
关键词:阿炳钢琴音乐

2008年12月29日,江苏省无锡市冬雨绵绵,“二泉映月广场”彩球高悬,由无锡市委市政府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联合主办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正在冒雨举行。本次阿炳诞辰纪念由成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阿炳艺术委员会、召开阿炳艺术论坛、《礼乐无锡》首发式、阿炳纪念大会、二泉映月音乐会、“丝竹天韵”迎春音乐会等多项内容组成,参加人员除江苏省、市、区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音协相关领导之外,还包括江苏省、北京、上海、台湾、日本等海内外几十位知名音乐学家、演奏家、作曲家。

大哲学家康德一生未走出他生活的小镇哥尼斯堡,但他的哲学思想却传遍了全世界。阿炳一生未离无锡,但他的作品却成为中国音乐的代表,不仅在国内国民生活与专业音乐教育中举足轻重,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当小泽征尔言及《二泉映月》“应当跪着听”时,当这样一个民间音乐家的纪念会不仅受到省市各级政府官员和音乐学家、演奏家、作曲家的重视,更牵引了中国台湾与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国乐爱好者的关注,这一民间音乐家如此跨国界持续“走红”现象,已经不再是几次会议就能彻底解绎的问题,而应当有一个稳定的机构、合理的机制来保证持续地研究他不断生发出的众多启示与理论价值。

阿炳57年的生命历程是短暂的,但是他万般艰辛的音乐人生中,却“吸收了57年,积累了57年,探索了57年”①,集道教音乐与吴地其它民间音乐之精髓而化成以《二泉映月》为代表的六首艺术珍品。他离去之后的这58年,不同民族、肤色、国度、年龄、阶层的学习、赏析、研究层递延展,日日新,又日新。这58年间,对阿炳的研究以1978年为界,可分为前二十八年与后三十年两个阶段。

1950年,杨荫浏、曹安和两位先生南下无锡,携带彼时国内罕见的钢丝录音机,录下了阿炳的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抢救了阿炳音乐。1951年,在吕骥的关照下,天津广播電台播放所录乐曲,阿炳音乐开始走向更多的民众。1952年经杨、曹二位先生记谱整理,上海万叶书店初版阿炳的六首乐曲之曲谱及12篇介绍文字——《阿炳曲集》,阿炳音乐自此走进更多的专业人士与爱好者中。1959年国庆十周年,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将《二泉映月》制成唱片,赠予来访的国际友人,阿炳音乐开始走出国门。此为阿炳研究的第一阶段,以音响传播与乐谱出版为主要形式,以六曲乐曲的演奏说明、指法订正以及阿炳生平介绍为主要内容,以杨荫浏、曹安和、黎松寿等录音亲历者为主要作者。

第二阶段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并在1983、1993、2003年借阿炳诞辰九十周年、一百周年、一百一十周年等时日,掀起三次阿炳研究的热潮。今天在百度中以“阿炳”、“二泉映月”为关键词搜索,能分别得到38.7万和74.8万个相关网页。在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中,以“阿炳”、“二泉映月”作“篇目”精确符合检索词,可分别得到170篇和191篇期刊文章。这三十年在深化阿炳生平研究的同时,通过音乐史家、作曲家、演奏家、民族音乐学家等多方面学者的共同参与,有关阿炳音乐的改编、教学、表演、研究、交流得以全面展开,阿炳的研究热度与民众关注度空前未有。“议出道门”等问题的多次、多人论争为第二阶段阿炳生平研究拉开了序幕,而最终结果是促成了较为公允的“阿炳年谱”。阿炳音乐方面,《二泉映月》当属六首乐曲中被研究、演奏、改编最多的代表性作品,尤其以彭修文改编的二胡与民族管弦乐队、吴祖强改编的弦乐合奏、丁善德改编的弦乐四重奏、王健填词的独唱曲等影响较大。对阿炳音乐的研究方面,施咏在《阿炳及〈二泉映月〉研究述评》一文中,归纳为“采访与推广”、“标题与内容”、“音乐本体的研究”、“演奏风格、技法、乐器形制与谱本的研究”、“与《二泉映月》相关的律制、测音研究”、“文化、美学及其它方面的研究”、“《二泉映月》改编曲研究”、“其它曲目的研究”②共八个方面,逐一对近年的研究成果作了梳理。而在音响方面,近三十年间,可以说有多少位二胡演奏家,就有多少版本的《二泉映月》,各种版本的比较,自当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值此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阿炳诞辰115周年之际,这次的纪念大会不仅是历次纪念活动的继往之举,更是阿炳持续研究的一个新开端。新当选的阿炳艺术委员会会长刘文金先生不无感慨地指出,“华彦钧的名字是升腾在无锡上空耀眼的光环,《二泉映月》是神州大地上的奏鸣,并且是以不同的形式传遍五湖四海的回响”。冯光钰先生认为“阿炳的不幸早逝,意味着他呕心沥血建造的音乐‘博物馆毁灭了”。刘再生教授以音乐史学家眼光论证阿炳是“中国‘乐神的化身,阿炳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贡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乔建中则以《新世纪阿炳研究十二题》的新视野畅想了可能形成的“阿炳学”广阔的学术前景。江苏朱昌耀以自己的演奏经验解析《二泉映月》与《听松》,日本二胡振兴会武乐群先生详论《二泉映月》在日本二胡普及中的作用。北京杨光熊、杭州意何、无锡钱铁民等分别以《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阿炳及其名曲风格探微》、《阿炳三述》三篇论文提交会议交流。阿炳及阿炳的音乐让这些音乐学家、作曲家、演奏家不断重返无锡,而他们精彩的发言与论文,又使大家每次都对阿炳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

一、被感动的时刻

这次的纪念大会是由无锡市委市政府联同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此等文化盛事由地方政府主导,邀请民间专业学术机构参与,既区别于多年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所谓互惠互利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近年正热的诸多名为“文化旅游”实为践踏文化的负面效应得以适当修正。而不仅被深深感动,而且在深入思考的则是在场的学人。“今天上午,当我看到一个议程是我们社会各界向阿炳的雕像敬献花篮时,我就忍不住要流泪。”(乔建中)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封建时代,还是当今社会,对于所有的民间艺人,他们应当有什么样的地位,应该受到怎样的社会尊重,应该有什么样的尊严,其实我们一直在做一张不及格的答卷。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对民间艺术重申报,重“上台阶”,重利用,但却没有人认真思考过如何尊重民间传人、还他(她)们以尊严——这一极严肃的人文命题。而事实上,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头一个问题就是尊重民间艺术,还民间艺术家以人格尊严。关于此,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本次纪念活动中,无锡市政府与学界代表已经在联手努力解答这个难题,并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他们向阿炳敬献花篮之举,正是全社会尊重民间艺术家、让民间艺人荣获尊严之时。

二、民间音乐的音响传承

阿炳音乐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国内外传播传承的历史,很容易让人们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联系起来。在多数人看来,他的音乐作为一份珍贵遗产,他作为一个杰出传人,已经在千万次的演奏、演绎实践中得到再好不过的保护。然而,社会极大进步后的今天为什么反而会有那么多的民间艺术在一天天地凋敝、消亡,阿炳音乐是如何“永动”的?它给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哪些启示呢?

可以设想,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值建国初年,百废待兴,制作唱片可说是一种奢华工作,但阿炳的民间音乐真的就成了这样的奢华品,并在广播上向全国人民播放。正因于此,阿炳音乐很快被很多民众接受,主要原因只在音响先行,诉诸听觉。而近年来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都在申请、调查研究上做了很多的功夫,却未见有高品质的精制音响。所以这些“非遗”名录,也就只能是躺在故纸堆中沉默的“名录”了,更有甚者则可能会在“沉默”中消亡。阿炳音乐的被广泛接受,并受到海内外同仁的重视,恰恰说明: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音乐类“非遗”名录中高品质音响的摄录、出品发行。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官方、民间音像公司,走出大都会,奔赴田野村寨,为民间传人录制、出版高质量的音响制品之举,既可以看作是对1950年代传播阿炳音乐行为的回应,也是为究竟如何保护“非物质遗产”(声音类项目)而作的可贵的探索。

其实杨荫浏作为一位民族音乐学家,用时下流行眼光视之,著书写文是其安身立命之所在,但他有关阿炳的文章还没写出时,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已经播放了他们录制的阿炳音乐。当他的文章与乐谱被极少部分的学界人士读到时,已经有千百万人听到了阿炳,接受了阿炳。这个世界毕竟人人都有耳朵,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定能听出阿炳的心声,但读懂乐谱与从文字中读懂阿炳的人生意义的毕竟是少数。阿炳音乐本身就属于大众,属于全人类,理当应以更多普通民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

犹如红学研究首先是对《红楼梦》本身的重视而及至曹雪芹生平,这时《红楼梦》才是曹雪芹,曹雪芹才是《红楼梦》。阿炳音乐的研究、传承正类同此理,先音乐,后曲谱与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阿炳音乐唱片就已经发行,此后《二泉映月》还出版二胡、合唱、独唱、古琴、古筝、钢琴、民乐、弦乐四重奏、弦乐合奏、交响乐队等等不同形式的音响版本。是因为这些音响,我们寻根阿炳,研究阿炳,传承阿炳音乐。而当今的众多音乐类“非遗”名录,在各地方旅游景点、街道广告、新闻宣传中都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高调标示、“包装”,但往往独缺同等规模、档次的音响推介。正是出于对阿炳的深刻理解与思考,本次与会代表樊祖荫教授已经以《“阿炳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珍品》指出阿炳音乐的特殊条件下的保护方式、特殊的传承方式与特殊的开发方式“值得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者们、研究家们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思考、研究和总结”③。

三、阿炳持续研究之基础

阿炳音乐自1950年代走出无锡,被全国、全世界的人民所共享之后,几乎每时每刻在某个地方都有阿炳的音乐被练习、被表演。换言之,阿炳研究的对象并非静态不变,而是动态发展、时时出新的。我们研究阿炳的“阿炳音乐”,更应当研究闵惠芬、王国潼、宋飞的“阿炳音乐”,还应当研究小提琴、钢琴、弦乐四重奏、古筝版的“阿炳音乐”,同时还要研究五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至将来的“阿炳音乐”和外国的“阿炳音乐”。本来阿炳音乐的灵魂就在“变”,就在“依心”,而不在“定”,不在符合某条作曲原则。所以真正的阿炳音乐肯定是动态、持续发展的,阿炳音乐的研究也应是动态、持续的。有鉴于此,本次会议已经有学者提出“建立音响、作品、研究文献等的数据库”作为实现此理想的一个具体措施。

自1950年代录音,到1980年代之后的三次小小的研究高潮,已有多篇论文、多场音乐会、多位作曲家的多种改编曲、多位演奏家的不同演奏版本出现,并且还在时时涌现新的论文、音响、曲谱等。但在此前既没有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来梳理以往研究成果,更没有对日日新出的表演、研究等做详尽的“博物馆”式的资料保存。如果在目前静态的阿炳纪念馆基础之上,能搜集、整理、转录、复制现存及不断新出的所有阿炳及阿炳音乐的专著、论文、史料、音像、曲谱、乐器等各类文献资料,并由专人长年定期更新,不断增补。继而在此坚实的资料基础之上,展开汇总、梳理、分析,总结成就、寻找缺憾,开展国内、国际阿炳艺术的表演、研究交流,并能在条件允许时,将所有资料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或有限共享。这样一来,地处江苏无锡的阿炳纪念馆也就同时成为了阿炳研究的最全、最新动态资料中心,可以为国内、国际一切研究者提供最权威的资料。如此,阿炳音乐的变迁轨迹与研究视角的转换、深化才能被即时、准确记录,持续的、更高水平的全面研究才有望真正实现。

①乔建中《大师的创造》,阿炳艺术成就国际研讨会组委会编《阿炳论——民间音乐家阿炳研究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②施咏《阿炳及〈二泉映月〉研究述评》,《音乐研究》,2005年第4期。

③樊祖荫《“阿炳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珍品》,《阿炳艺术论坛论文汇编》,2008年版,第21页。

黄虎 上海音乐学院在读博士

乔建中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 张宁)一、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渗透

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又称音乐民族学或民族音乐学。在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比较音乐学”,完成这一学科名称的更换主要是荷兰的音乐学家孔斯特。美国在音乐人类学的发展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音乐人类学家胡德提出了“双重音乐能力”的观念,梅里亚姆的《音乐人类学》被视为该学科的经典之作,当代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人类所有社会的音乐文化,具有明显的文化多元的世界观。

音乐人类学主张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研究,它既研究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梅里亚姆),也研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音乐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文化人类学,因为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理解是其主要理念,又由于文化相对论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也就促进了多元文化价值的形成。这对于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如音乐(Musics)加复数“S”的做法已被国际音乐教育广泛采用,同时也意味着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已被普遍接纳。

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研究注重音乐人类学视野的音乐教育研究,把音乐教育现象和问题投放到文化背景中去研究。美国的音乐教育就是将音乐作为文化来定位的,德国的音乐教育也从20世纪70年代从“艺术作品”转向“文化中的音乐”。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也提出:“当音乐被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并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接受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的存在事实,以及对其学习和理解的价值,并把这一观念作为音乐教育的新起点。”①

音乐人类学理念对钢琴音乐的创作和演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促使了钢琴创作和演奏风格的多元化。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英国的音乐人类学家约翰•布莱金,他曾经也是著名的钢琴家。通过对非西方音乐的研究改变了他对西方音乐文化的理解,并影响着他的钢琴演奏。“我在撒哈拉学会的非洲音乐,音乐表演构成一种生命根本状态之一的科学实验:所有事态都是一种精神的现象,在演奏过程中,允许你的身体服从一种音乐动作的过程。你体验到一种同伴和他人的感觉与自然界的共存,这是一种神秘的状态。所有这些观念可以关联到演奏肖邦精神的体验。我肯定许多西方作曲家在非洲或亚洲音乐中没有涉及这种理解。”②音乐人类学家通过对世界各个地方的不同音乐文化的田野考察发现西方音乐只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的一种,对音乐的记谱和理解存在着不确定性一面。但在钢琴教育中,按谱演奏已是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这种方法已遭到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雷默的批判:“我们受音符(定量记谱)束缚的表演文化已经导致思维方式的萎缩和衰退。这很容易使我们的表演者受记谱法束缚,导致他们离开乐谱表演音乐就会瘫痪和麻痹……我们那种狭隘的只集中于音乐的一个方面——按照演奏做法已经远远脱离了绝大多数孩子的音乐需求。那种认为所有孩子都可以用一种完全相同的模式、完全相同的速度来培养的假设,大大阻碍了我们对孩子的因材施教。”③

二、技術理性主导下的高师钢琴音乐教育

众所周知,我国近现代的音乐教育是建立在西方模式上,以“西方音乐中心论”为基础,因此,在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听觉训练、价值观等都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作为外来乐器的钢琴在西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而传到中国才100年左右。在西方,钢琴技术是伴随着音乐人文的发展而发展的,但在我国的钢琴教育中则存在着为技术而技术的倾向,西方钢琴教育中注重人文的教育传统则被我们抛弃。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只传“技术”不传“理论”的现象,教师对学生的钢琴学习是可以预测的和可控制的,师生对钢琴技巧的学习往往是满腔热情,而对于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文化意蕴和钢琴发展史则是不屑一顾,这种“工艺层面”的技术理性支配下的高师钢琴音乐教育必然会造成音乐教育中的文化缺失。

技术理性,作为人类理性与近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就其典型特征而言,是一种追求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功能性、理想性和条件性的人类智慧和能力。哈贝马斯认为,技术规则是作为一种目的理性的(或工具的和战略的)活动系统。在西方传统认识论哲学中,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说明了理性通过主体性的体验对世界进行规划。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指明了近代科学应该服务于人类实践。可预测、可控制、有效率成为技术理性的基本逻辑。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社会控制是通过技术形式来实现的。“以技术的进步作为手段,人附属于机器的这种意义上的不自由,在多种自由的舒适生活中得到了巩固和加强”。④正是这种技术理性的泛滥制造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即在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人在各方面成为物质的附庸。这种技术理性在钢琴教学中会导致注重钢琴演奏技术的传授,使钢琴教育成为悬浮在表层的纯技术性操作,从而对音乐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弊病。这种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技艺型的“匠人”,它只能使他们获得有关钢琴的演奏技巧,而很难得到对钢琴作品的深层的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一位记者问傅聪中国现在那么多的孩子在弹钢琴,再过5年或10年会是什么样子,傅聪则说出了令人深思的话语——“一批光彩的手指”⑤。他认为中国人在演奏技巧上尽管很好,但很难真正领悟西方音乐的精髓。技术只是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不是钢琴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理解就必须走出技术理性的误区。正如凯沫林所说:“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孩子手指飞快,技巧好,但是如果过度强调技巧,而对于音乐的时代背景等音乐背后的东西了解不够,音乐是没有表现力的。弹奏者对于音乐知识和历史的掌握至关重要。”⑥

三、音乐人类学理念对高师钢琴教学的启示

音乐作为文化的具体存在形式之一,其发展总是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及由此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变迁紧密相联的,音乐人类学倡导的“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音乐是文化中的一部分”的理念对于我们的钢琴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1.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理解的钢琴教学

自18世纪初钢琴在近代欧洲问世以来,由于不同的民族性、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到了20世纪初,世界各地钢琴演奏出现了不同的演奏理论、流派和体系。纵观这些流派我们可以看出钢琴演奏和教育中都比较注重钢琴演奏中的文化性。譬如,俄罗斯钢琴学派注重钢琴教材的母语化和手指的音乐表现力;德奥钢琴学派注重分析作品内涵和以理解、表现音乐见长;英法钢琴学派主张在钢琴学习中要学习文学和哲学方面的知识,深入地体会和认知生活等等。这些对我国高师的钢琴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即注重文化理解的钢琴教育。所谓文化理解的钢琴教学就是从文化方面去引导学生理解和处理钢琴音乐作品,同时传授钢琴演奏技巧的演变的文化背景。这是一种整体观的教学,它可以遮蔽单纯传授钢琴演奏技巧带来的“见物不见人”的弊端。譬如,在演奏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时,我们可以将中国钢琴音乐放在整体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这些内容不仅包括音乐本体的技术层面分析,还要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非音乐性和带有文化属性的因素的探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钢琴音乐作品产生的深层文化背景中探讨其中蕴含的民族音乐传统和审美心理。当然,这种注重钢琴作品的文化方面的理解并不是不要技术,技术和文化是钢琴学习的重要内容。正如音乐教育家雷默所说:“最好将二者(技术和文化)结合起来。听赏音乐的能力是很难评估的,听赏理解需要有历史和文化的基础……当你正在从你的文化中传授音乐时,你将要向你的学生强调并解释清楚:音乐在哪些方面捕捉中国生活方式和中国人如何感受生活挫折的。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超越所有的音乐技术、机械和音乐技巧,这样才能深入到每个人的个人灵魂,即每个人最深的内心感情。”⑦

2.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都在思考全球化语境中的音乐教育,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如何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音乐文化观是目前我国高师钢琴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能够比较好地理解和演奏西方的钢琴经典作品,但不喜欢或者把握不好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这种现象折射了钢琴教学内容选择的单一性,当学生长期受到西方钢琴作品演奏风格的熏染时,面对蕴含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钢琴作品时便不由自主地运用西方的艺术价值标准来诠释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演绎不同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

首先,演奏作品的选择应重视中国风格作品的演奏。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我们往往在教学生演奏作品时唯西方经典作品是瞻,对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则很少涉及,甚至认为西方的钢琴经典作品才是真正的高雅艺术。针对当下许多学生对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了解甚少或不重视的情况,我们应在钢琴教学中充实中国自己创作的钢琴作品,即对中国作品教材进行整理并按照系统性原则进行编写,如黎英海的《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赵晓生的《音乐会练习曲六首》、杜鸣心的《练习曲》等等。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调式及其所展现的钢琴演奏技术,如中国五声调式要求的一些新的指法训练规则。对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的演奏需要广泛涉猎中国的民间音乐,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这些内容正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所欠缺的。因为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很多是从民歌和民族器乐曲改编移植过来的,如《夕阳箫鼓》中对箫、琵琶、古筝、古琴、鼓等各种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以丰富钢琴的音色表现力和演奏者想象力,这需要在演奏中掌握音色的控制力。这些钢琴作品的演奏和学习有助于我们在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同时还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如代百生先生所说:“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只学习外国钢琴音乐经典文献,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其音乐审美观念的‘全盘西化,从而对自己的民族音乐妄自菲薄。通过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有利于培养民族审美观念,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民族自尊心。”⑧

其次是选择西方经典钢琴作品以外的各个民族的钢琴作品。学生需要在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的海洋中体验世界各个民族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能体验这些钢琴作品的文化意蕴,从而树立音乐文化多元化的价值观。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加强各国各个民族音乐的学习,大胆地吸收为钢琴教材内容。但在现有的钢琴教材中,关于西方以外的钢琴作品很少。以高师普遍采用的教材《钢琴基础教程》为例,这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基础课的选修课教材,其中的民族音乐曲目仅占总比数的20%左右。而对于印度、阿拉伯及非洲国家的民族钢琴教材很少,我们对这些国家的民族音乐改编的钢琴曲也是非常少,这些都是钢琴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再次是加强演奏者自身人文知识的学习。举凡大演奏家都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素养。因为钢琴演奏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很多在钢琴演奏有造诣的演奏家都广泛涉猎哲学、文学、宗教、历史、美学等人文学科。他们的创作和演奏总是从某一种哲学、文学或宗教中吸收灵感,如西方的贝多芬之于席勒、康德文学和哲学的影响,瓦格纳之于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巴赫之于宗教的影响。中国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亦是如此,像傅聪、周广仁、殷承宗等等,他们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高师的音乐教育中,由于受到技术理性和“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我们的课程设置中很少涉猎文学、哲学、宗教等人文学科的内容。因此,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与音乐相关的人文学科,当然,这需要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这些知识的储备。

结语

随着我国音乐新课程的实施,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样,钢琴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的教学也必须从当今的多学科中吸收营养来丰富教学理念和实践。音乐人类学的发展目前已经渗透到音乐学以及音乐教育的研究领域中,它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理解和传授,以及树立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的理念必然会对高师的钢琴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并丰富着钢琴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①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辑。

②[英]K.霍华德《采访音乐人类学家J.布莱金》,参见管建华编譯《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页。

③雷默《21世纪音乐教育使命的扩展》,汤琼、刘红柱译,《云南艺术学院学报》(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辑)1998年增刊。

④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⑤朱贤杰《与傅聪谈音乐人生》,《钢琴艺术》,2005年第6期第19页。

⑥《中国钢琴教育要与国际接轨》,http://www.sina.com.cn2008年10月6日。

⑦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和世界音乐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81页。

⑧代百生《何谓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国钢琴音乐兼论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意义》,《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3期。

周晓梅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

猜你喜欢
阿炳钢琴音乐
张帮主
瞎子阿炳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