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发射印尼卫星受挫

2009-09-01 09:22
环球时报 2009-09-01
关键词:长征三号通信卫星升空

8月31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印尼“帕拉帕-D”卫星点火升空。

三级二次点火出现异常,卫星未进入预定轨道

本报驻印尼特派记者 孙天仁 本报特约记者 汪析 本报记者 王跃西 夏颖

北京时间8月31日17时2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帕拉帕-D”(PALAPA-D)通信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二次点火后出现异常情况,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具体原因有关专家正在分析中。中国军事专家戴旭31日晚对《环球时报》表示,太空探索本身充满了高风险,虽然各国在生产和发射环节上力争做到万无一失,但谁都没有100%的把握,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

“长征三号乙”发射受挫的消息传出后并未立即引起外电关注。截至31日晚11点,只有美国NASA“空间飞行”网站(NASA spaceflight)进行了简短的报道。报道称,中国人在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尼的“帕拉帕-D”通信卫星时发生故障。卫星是在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但由于火箭第三级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在“长征三号乙”发射前,印尼TEMPO杂志网站31日在一篇报道中介绍了“帕拉帕―D”通信卫星的情况。该卫星由印尼卫星通信公司向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订购,发射成功后将取代于2011年退役的“帕拉帕―C-2 ”卫星,为印尼、东盟各国及亚洲其他地区3000万用户提供卫星通信和广播传输等。报道还称,“帕拉帕―D”通信卫星的研发和发射造价在2亿到3亿美元,使用寿命为15年。

北京航天科工集团世纪卫星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王锦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发射卫星风险非常大,在发射之前,都要投巨额保险,发射不成功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们发射卫星还发生过爆炸,当时就报废了。”王锦说,卫星本身带有发动机,是为了在轨道中调整姿态时用的,如果这次未能入轨但距离轨道并不远,启动卫星上的发动机也可能使卫星入轨,但这么一来势必影响到卫星的使用寿命。

一位专家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从1996年10月到2009年4月,中国长征火箭连续75次发射成功,这在国际上的成功概率已很高了。但卫星发射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俄罗斯和美国发射的卫星都曾出现故障。1999年10月27日,俄罗斯一枚质子号火箭在发射一颗通信卫星时,从拜科努尔起飞后不久出现故障,星箭坠毁。2009年2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轨道碳观测(OCO)”卫星在升空后不久坠入南极洲附近海域。今年,韩国8月25日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也出现“部分失败”,遭到国内百姓的批评。中国最近一次失败是在1996年8月发射的中星七号卫星。

中国军事专家戴旭表示:“即便在美国,卫星没有入轨或是火箭爆炸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对于这次事件,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我认为这次事件并不意味着中国在火箭技术方面不成熟,而只是概率的问题。相比而言,韩国的失败则是一个技术问题。好比一个国家的飞机在试飞时摔落,另一个国家飞机飞了10年出了一次事故,性质是不同的。中国的太空技术已经进入商业发射,而韩国毕竟还处在试验阶段。”▲

猜你喜欢
长征三号通信卫星升空
火箭升空啦
长征火箭,例无虚发
“北斗港”再发两星
火箭升空
JCSAT 14等两项通信卫星合同签订
俄成功发射一通信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