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例老年胆石症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2009-09-01 09:03林玉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1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林玉华

【摘 要】:目的:探讨提高老年人胆石症手术质量的护理配合;方法:共观察131例病人采取胆囊切除术;结果:痊愈109例、占83.2%,好转22例、占16.8%;结论:开展老年胆石症手术,对护理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包括心理、生理承受力。要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及合并症的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关键词】:老年胆结石;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R575.6+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158-02

胆囊炎及胆石症多数病人均有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病史,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较高。胆结石病人多因病程长,反复发作,倍受疾病折磨,甚是痛苦。目前国内开展的小切口或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然而高龄老年患者常因体质弱,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往往给手术带来许多困难,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胆石症患者246例,131例病人采取胆囊切除术,我们对围手术护理进行了总结,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31例,男性41例,女性90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1岁。其中合并有高血压21例,冠心病11例,心电图异常13例,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11例,肿瘤9例,糖尿病8例,慢性胃炎3例,肝功能异常4例,肾功能异常4例,合并其他外科疾病4例。

2 方法与结果

本组病人131例采用胆囊切除术,痊愈109例,22例好转;其中4例病人合并有肿瘤,虽经手术治疗,但肿瘤需经其他辅助治疗。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对于手术前的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老年患者常因丧偶、生活拮据与子女交流少,知识欠缺,对疾病认识不足,出现心情烦躁、焦虑或顾忌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担心无人照顾,故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关心、安慰病人,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1.2 合并症的护理[1]:老年患者由于各脏器功能低下,常合并各种并发症,因此做好合并症的护理是手术能否成功的保证。术前做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检查,注意血色素及出凝血时间。常规行肝、肾功能及血糖测定,对有肝功能异常者给予保肝治疗,使肝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因为肝功能异常有较大的手术风险。对有糖尿病患者,必要时给予胰岛素治疗,使术前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术前做心电图、肺功能检查,了解患者心肺情况,对心电图有异常的患者给予极化液或中成药等治疗。定时测量血压,若患者血压高或有高血压病史,应给予降压药治疗,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对怀疑有肿瘤的患者给予高营养支持疗法。

3.1.3 一般护理[2]:让病人了解手术方法及麻醉情况,消除紧张情绪,同时训练病人做深呼吸及在床上排便,手术前一天备皮,禁食8~12h,术晨插胃管及导尿管,遵医嘱术前用药,阿托品皮下及鲁米那肌肉注射。有些老年病人对疼痛反应不敏感,若病人出现血压下降,表情淡漠,烦躁不安,汗出如油等休克前期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急诊手术治疗,抢救病人生命。

3.2 术中护理:术中手术室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清点敷料、器械,包扎止血无误,安全送回病室。

3.3 术后护理

3.3.1 伤口及疼痛的护理: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详细、及时记录病情变化,注意伤口是否有渗血、渗液,特别注意血压的高低,以免有些病人因术后疼痛,精神紧张等因素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及时给镇静、止痛药物。血压偏低时应考虑是否有内出血存在,要勤观察。

3.3.2 各种管道的护理:注意各种管道:如氧气管、输液管、胃肠减压管、导尿管、T型引流管等管道的通畅。吸氧管应每日更换,定时观察是否通畅。根据医嘱和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及进补量。术后注意观察胃肠蠕动情况,有无腹胀腹痛发生,是否排气。一般术后常于24~48h内肠蠕动恢复,老年人因肠张力较低而使肠蠕动恢复较慢,排气的时间可能延长,注意观察胃肠减压的内容物,颜色与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术后严密观察留置尿管是否通畅,尿色、量及性质。保持T型管的通畅,注意固定,翻身或搬动病人时,注意保护不使脱出,每日调换引流袋,并记录胆汁量,拔管前先做夹管试验,然后再拔管。病人排气后可给予高营养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

3.3.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3]:老年患者由于各脏器功能老化及各种合并症,手术耐受力差,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特别是有些老年人体质差,反应差,体温不升,或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常规应用抗菌素,必要时给予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增加应激能力,并注意电解质的平衡。鼓励和协助病人术后早日离床活动,预防肠梗阻的发生。老年病人还应注意预防术后肺炎及褥疮发生,因皮肤抵抗力低下,术后长期卧床,易发生坠积性肺炎与褥疮,故应定时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将痰咳出,按摩骨隆突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干燥,减少并发症地发生。

4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目前大、中城市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年龄老化的特征是合并多种疾病,手术常因机体脏器功能差,使手术风险增大,给护理带来较大困难[4]。通过对本组病人的观察护理,我们认为对老年患者的手术开展,不仅限于一般的护理,要求护士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护理实践,全面动态估计病人才能做出准确的推论。同时,手术治疗只是一个方面,而护理则是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关心与战胜疾病的继续,对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预防作用,社会急需一批有经验,懂技术,愿奉献,有意照顾、护理老年人的队伍。因此,应从患者角度出发,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满足身心两方面的需要,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彭南海:杜益平.围手术期护理理念、内涵和发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5-6.

[2]葛淑芝,董悦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1670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26-27.

[3]蒋琪霞.围手术期估计技巧与内容[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6-7.

[4]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第2版,55-73,282-286.

(收稿日期:2008.11.19)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