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勇
美术教育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专业特性。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型的教学方法,贯穿于美术专业课的教学中,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感知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是研究型教学法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美术课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对客观对象视觉形态的审美感知。正确的视觉形态观察要素和顺序是:“外边形——表面体——内在神”,这是一个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的感性认识过程;正确的视觉形态观察感知的方法是:“把握外边形,感受表面体,领悟内在神”,这是视觉形态观察不断深入、体验的过程。经过这种视觉观察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以观察物象之形态为起点,以领悟物象之神态为归宿,来提高他们对视觉形态的审美感知能力。第二,对客观对象视觉空间的审美感知。视觉空间是视网膜辨别外界物体空间的形状、大小、远近、深度、方向等空间特性的一种人类知觉。在美术教学中,对客观对象空间感的观察、体验和把握,是提高视觉感知能力的重要一环。根据“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特点,对客观对象的物理存在方式进行感知,把物象的空间距离远近、空间形体大小、空间透视深浅和空间虚实强弱等视效应为视觉体验内容,把握实际空间的认识规律,领悟实际空间的视觉特征,从中寻求视觉艺术的美感特性。第三,对客观对象视觉质感的审美感知。世间万物都有着自己本身的物质,体现着千差万别的质感。在描绘和塑造物象时,为真实表现对象的特质,首先要对客观对象的物理特性,进行视觉的观察和触觉的体验;然后,将其视觉质感的观察和触觉质感的体验,上升转化,通过画家不同的技巧手段,表现出不同物体所具有的特质,形成画面独特的质感效果,使艺术作品给人以真实感。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发现和探索精神。在美术教学中,克服审美感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才能真正领悟到审美感知的内涵,使学生在学习上不断进步。
二、研究
培养学生善于推敲事物本质的习惯和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研究能力,是研究型教学法的第二个环节,也是美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要对客观对象进行解剖结构的研究。世上万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生命形式,也有自己的解剖结构特征。对被描绘的对象进行解剖结构的研究和解析,将更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表现对象,甚至在其内、外结构的特性上,发现对象的美感特点,使我们在表现对象时更具有内涵。二要对客观对象进行色彩原理的研究。通常我们看到色彩时有两种感受,一种是“纯物理的印象,”另一种是“人们的心理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指导学生对色彩的物理性特点和情感性特点进行研究,能够推理出符合表达对象情意和自我情感的色彩构思,使学生从教条的概念中跳出来,以色彩的热烈和个人的激情创造艺术作品,表现人类情感。三要对表现对象进行形式规律的研究。康定斯基说:形式是内在意蕴的外在表现。形式只是内容的一种表达方式,内容又因不同的艺术家而异,那么很明显,就可能同时存在众多具有同样良好效果的不同形式。形式是由必需创造的。”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研究和探讨艺术形式,以及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美术课的重要内容。只有弄懂了基本的形式概念和艺术要素,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如果说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是使学生对客观对象“知其然”;那么,提高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就是使学生对客观对象和艺术规律“知其所以然”。至此,前两种能力的培养为后一种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作好了准备。
三、表现
表现,即内在情感的外部呈现。艺术表现,是作者对客观对象内在的、本质的、精神性特征具有个性特点的艺术表现方法。这种具有个性特点的艺术表现方法,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是作者表现对象精神特质的物化的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是研究型教学法的第三个环节,也是美术专业课教学的目的所在。培养艺术表现能力,应从情感的自然表现、艺术表现和符号表现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情感的自然表现,是人类生存活动和竞争活动的工具。人类的表现活动是极为复杂的,它有形形色色的种类和方式,有的明确、有的隐蔽、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最简单的感情,可以通过种种简单有趣的身体动作和面部变化表现出来;较复杂的感情,则要通过复杂的情势才能表现出来。美术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人类情感的自然表现规律,将对我们进行艺术表现提供条件。
情感的艺术表现,是人类对自我内心生活的认识、丰富和发现。内在感情不仅可以通过身体媒介直接表现出来,在更高的水平上还可以通过书法、语言、文字和艺术创造等形式表现出来。艺术家在表现一种感情时,并不是常人那样不由自主地将它发泄出来,在发怒时不一定暴跳如雷,在欢乐时不必手舞足蹈,而是首先进入想象境界,将情感化为意象……一幅画面、一种情景、一桩事件等等。正因为这样,当这种意象以绘画媒介表现出来时,便能在观众心中唤起同样的感情。
艺术的符号表现,是苏珊·朗格的符号美学理论。朗格认为,艺术是一种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它并不是直接表达艺术家个人的情感,而是表现他领会的某些人类情感的本质,或者说,是经由符号“抽象”了的人类感情,因此,他表达的是一种对情感的认识。其实,艺术正是情感生活的意象,它不是抽象地,而是十分具体地显示出生活之活力、情感或思想活动的式样。艺术家领会各种人类情感的运动或变化规律,找到了它们的具体活动式样,将它们体现于不同的审美媒介之中,如绘画的空间、色彩等,这就构成了艺术的表现。
总之,美术课的研究型教学法,学生通过审美感知,以观其外,认识、观察客观对象的形态;通过专业研究,以察其内,分析、探究对象的本质;通过艺术表现,以绘其美,把握、刻画对象的精神。这种教学新形式,旨在培养学生“学会感知,懂得研究,善于表现”的美术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孝感学院)
责任编辑:黄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