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爽
一、迹象与现代艺术设计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早就有对“迹象”一词的使用,只是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论题。迹象:“象”指艺术作品的色彩与形象;“迹”指艺术家手工或半手工半机械的操作痕迹,即以工具作用于材料留下的踪痕。清代的郑板桥就说过“师其意不在迹象间”的话。在中国的书画史论中,对“迹象”的使用也出现了多次:“凡观名迹,先论神气”、“破墨山水,笔迹劲爽”、“山水之象,气势相生”。在设计过程中,迹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落笔成迹,而迹又直接以象的方式呈现,象由迹生,象既是迹,迹便是象。迹象统一便是作品呈现出的完整状态。
“迹象”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无所不在,是司空见惯的艺术现象。众所周知,一切视觉艺术的创造都是艺术家落迹成象的过程。设计作品时,设计师无一不在追踪那些偶然与必然的迹象视觉效果。创新是平面设计本质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要求设计师更深入地学习迹象论。从一些设计大师的作品中不难看出,都十分注重“迹象”这一创造性思维,并将迹象同古典情愫相结合,甚至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融合,运用迹象因素——笔墨和肌理元素制造出特殊效果使设计表达出更好的效果,吸引观赏者。
二、迹象笔墨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经营
笔墨不仅是迹,而且是造迹的方式。迹的产生与象的生成同步发生,于是,由迹象构成了绘画的视觉整体。笔墨包括用笔时造成的笔痕,用墨时追求的墨韵以及画面色彩的运用。形状各异、大小不一、色彩斑斓的笔墨痕迹,是从手工描绘的许多笔墨痕迹中截取的部分,经过人为的加工处理,与平面设计元素中一些纹样互相堆叠,形成了新的象。虽然看似每个局部都支离破碎,但正是有了这些才不同于以往的平面设计作品,更加引人注目。
天然偶发的笔墨痕迹是现代设计作品中的主要因素,其价值就在于它是由物理和化学等作用产生的意外生动的效果,并且具有不可复制性。但毕竟这只是一种偶然的效果,它本身是凌乱而无次序的,要使其成为构成画面的因素,还得对这些痕迹进行因势利导,变偶然为必然。有了对各种痕迹的产生条件以及各自所适合表现的题材类型等的掌控,才能使其真正成为 “为我所用”的创作手段,使其成为能够服务于画面的象。
三、迹象肌理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经营
肌理是绘画、设计等艺术创造所特有的形象化语言,如各种笔迹、斧凿的痕迹、画面上的纹理等。 “肌理”的创造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工具,二是材料拍摄,三是混合手法。把自然的变化、变幻和不确定性凝固在网页设计作品中,以达到感人的视觉力量,更加引人注目。“肌理”的效果不同于笔墨,能产生令人叹服的艺术感染力,关键在于它的质感是用一般电脑制作的规整图形难以达到的“天成之美”。因为只有这类选择多种工具材料以及技法的设计作品,只有这种源于自然的“肌理”的特别质感,才能创造出设计画面的特别的形式因素。肌理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肌理效果与肌理美是平面设计艺术的语言,是以平面设计为手法的各种作品不可或缺的艺术处理手法。从肌理变化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根据肌理元素的不同性质,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肌理效果与视觉效果等方面的处理都有现实的意义。
在钟孺乾教授的《绘画迹象论》中,也有非常详尽的论述来帮助我们理解“迹象”与艺术作品,甚至是与人类本能的联系。迹象论的提出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艺术创作的研究。可见我们对于迹象论的学习要从头学起,只有真正领悟到了“迹”、“象”,才能让“迹象”更好地为我们所用,创作出更精彩的设计作品。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