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姬
谈及戏剧影视,发展至今,对于广大观众而言,看重的似乎仍然是主题是否突出,故事是否完整,亦或情节是否曲折扣人心弦。当然也不乏电影爱好者近乎专业性的要求:即电影的运动性与逼真性。而对于美术方面的品评,不能说少之又少却也差不多是由专业影评人士咀嚼其中之味。
就戏剧而言,近年兴起音乐剧及歌舞剧,就《云南映象》的演出,不难看出戏剧艺术需要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从观众的热情来看,戏剧艺术的发展确实需要这种平台的搭建。现在不少城市也开设了小剧场,观众的品位在提高,这就给戏剧影视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今天的戏剧,布景已丧失了它严格地作为装饰的功能,而被看作向观众施加影响的整个视听图像的组成部分,想象、观点、手法上的多样性决定了演出风格的千变万化,但可以确定的是两种突出的潮流,每一种又有着许多的变异:一方面倾向于抽象主义;另一方面则倾向于多种多样的写实主义。抽象作为一种戏剧风格,可以使形状、材料和色彩之间相互作用;抽象的风格也能表达处于危机四伏而又无法控制的世界中的人所感受到的痛苦。旧式的现实主义也被多少带点风格化的现实主义的变异取代,又使人们称为新现实主义。
今日的剧院中存在着两种头等重要的表现手段,那就是灯光和材料。今天的灯光已是戏剧演出的基本成分之一,灯光赋予布景建筑以立体感,也突出了演员,它可以使布景的某部分从阴影中突现出来,从而创造戏剧动作的瞬间空间,能通过创造某种气氛使舞台空间染色,以产生心理上细微变化的效果;或者它也可以把舞台空间照得通亮,这说明了导演要把演出排除任何神秘性,加强它的程式化性质。在戏剧实验的尖端场合,演出空间中不用演员登场,灯光就成了决定性的的元素,与任何其它元素相比都不会逊色。另外使用灯光必然会导致使用投映景,投映景有效地在群众剧院中提高了人物姿势、语言和各方面的价值。舞台上非传统材料的日益增长的作用应该从我们时代的艺术和技术的全面发展来考察,特别是建筑和雕塑方面,都使用了更大范围的自然材料和合成材料,设计师依靠这些材料,并非单纯是由于它们的轻便、牢固、韧性和声学上优点而可以使用于布景结构中,而是因为他认识到这些材料是舞台上“独特的表现手段”。不仅这些材料的外表暗示了诗意的气氛、戏剧的万千世界或社会的风貌,而且它们还赋予布景一种“密度”,从而产生比传统的绘画布景更强的真实感。材料在戏剧人物与布景元素之间创造一种充满活力的联系,通过它们的共鸣可以造成围绕一个或一群人的气氛,有时还能说明人物的处境。
影视方面,针对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上映后铺天盖地的负面评论,国家电影局局长童刚呼吁记者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针对影片本身的评论,本来是见仁见智,但起码应该做到善意、客观、公正,中国电影太需要媒体的支持。”他说,目前,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还很脆弱,“我们的处境很难,尤其需要广大观众和媒体的支持,张艺谋的电影在产业改革中起了先锋作用,毫无疑问,《十面埋伏》也有很多问题,但张艺谋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中国电影人面临的问题,电影局并不是偏爱某部电影或者某个导演,只希望大家能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中国电影的困境。”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解答和精神上的认可,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观众都去理解电影的意义,更不应该去拼凑一个电影的意义,否则就会错失它的真正含义,我想必须保持这种意义的未知状态。我们不能通过电影中某种确定的“信息”或者“观念”来影响和改变别人,好的电影应该像一幅好的油画,或一段乐章,能够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感知,而使他们不知不觉地改变。我们不知道具体朝什么方向去改变,如果太明确,那就是操纵了。
再回到张艺谋的影片中来,他的《英雄》很昂贵,也很流畅,画面很优美,片子打磨得很光滑。但我不是很喜欢它,可能就是它太完美,太光滑了,反而显得整部影片失去了它的立体感。张艺谋强调的或许更多的是视觉上的冲击力,而非故事的生动性及情节的完整性。由他的这两部影片,我们回味一下中国传统的动作片,十分强调身体的移动,非常精确、迅速、流畅;而西方的动作片,出拳很稳定,却不那么流畅。这两者的质感和节奏都是不同的。武侠文化经过很多潮流的演变,在过去的几十年我们看电影也好,看小说也好,武侠的文化都在从一波转到另一波,每一波的转变都有其元素和动力。举一个例子,从李小龙变成成龙的世界,成龙的世界再改变成新的世界,都出现了更有说服力的动作,还有另一个元素也是很重要的,就是手法、语言的变奏。再如政治性电影,现实世界里,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在全球胜利使得对理想主义的坚持变得越来越艰难,那么对某种信仰的坚持或者是政治信念的坚持是否一直重要呢?从前的所谓“政治信念”是建于某种社会道德判断之上,这其实是行不通的。我们的信念往往更多是关于“正义”等等与生俱来的概念。我们会发觉,当政治上的某些理想主义随着物质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而失败,含在其中的道德判断也就随之失败,而一起失去了。所以说一些影片中的主人公不是单纯的好和坏的问题,而更多地涉及正义和分享、忍耐和坚持、极端情况下人对生存或死亡的选择,即人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是一个问题,但是行动背后的坚持和力量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关于现代电影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基本上仍是电影的逼真性、运动性以及它的时空结构的处理。逼真性即观众说的像与不像,它包括时代、地域、语言、质感等;运动性即镜头内长宽高的运动以及人心理补偿的似动现象,电影不能说分镜头,它整个是运动的,在整个运动流程中镜头出含义;光和声体现时空,中国的第五代导演就非常重视运动及空间的处理,空间是指画内和画外空间,电影没有构图,构图是绘画的概念,有的话也是以画框为准,而电影的空间是开放的,包括画内和画外,同时人物关系也是一种空间关系。一部好的电影,不在于它的主题是什么,而在于怎么去讲、怎么去表现这个主题,这就牵扯到设计手段与方法的问题。现在的陈凯歌、张艺谋、贾樟柯他们,电影理念也在慢慢转化,他们的电影少了一些英雄般的悲壮色彩,或者在感情上更倾向于批判和悲观。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城市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戏剧大师参与了影视设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戏剧与影视合流的局面,这是戏剧影视美术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趋势,所以要振兴中国戏剧影视美术就要靠从事此工作的人和爱好戏剧影视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也必将迎来戏剧影视美术创作灿烂、辉煌的春天。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