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阿·维·弗拉索夫
近两年,国际观察家们主要关注经济问题,关注危机的趋势对中亚地区国家的多边、双边所产生的影响。显然,地区进程的政治因素滑向第二位。多数大型的经济和政治一体化项目暂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一点,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中亚地区目前仍处于内部混乱状态,该地区众多国家在水资源等领域存在着长期的尚未解决的综合性问题。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关系依然紧张,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之间还存在着边界上的问题。从实质来说,塔什干始终一丝不苟地奉行实用主义,力图弱化自己在欧亚经济共同体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内的存在程度,在上合组织的框架下,其兴趣点也仅局限于那些对乌兹别克斯坦有利益的方向。这些问题造成的“宿怨”在短时间难以解开。因此,这些事实都间接说明,在目前的情况下,无论是针对中亚地区内部,还是针对在该地区有自己利益的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大玩家”,两国之间进行双边谈判与对话比多国坐下来一起嚷嚷显然更加有实效。
虽然中亚地区仍然混乱,但这样的混乱状态并没有达到危机的临界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混乱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这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从内部来说,虽然哈萨克斯坦总统努·纳扎尔巴耶夫曾多次呼吁中亚地区领导人,搁置过分的野心和民族利己主义,走一条真诚、透明和互利的伙伴之路,尤其在经济领域。但各国长期以来在资源、边界等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了国家间的互信难以建立,自苏联解体以来,中亚地区没有建成一个一体化项目。此外,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两大“巨头”也一直在为扮演中亚的领导角色而进行角逐,这样的竞争在将来可能会导致未知的紧张区域。
阻碍中亚一体化的外部因素也不容忽视。首当其冲的是与国际恐怖组织、极端组织活动和与毒品走私相关联的诸多威胁。此外,俄罗斯和美国为争夺地区影响,暗地里进行的非正式竞争也在该地区造成了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此前吉尔吉斯斯坦关闭美军基地风波将三方微妙关系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何拓展中亚各国的互信空间、增强中亚凝聚力?首先应该明确拒绝“零数可能性”游戏,即对于并不太可能实现的合作,大家都不要耗费时间。在多方合作中,所有参与者都应采纳所谓的“开放式战略”,不搞暗箱操作。俄罗斯、中国、美国在本地区积极参与经济发展项目的过程中,应克服那些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可能造成额外风险区域的社会问题。不过毫无疑问,这些项目的实施,应优先考虑本地区国家的民族利益,因为这些国家早已成为独立参与国际政治的积极主体。
在这种条件下,拥有巨大内部潜力的上海合作组织,从发展共同经济项目和解决更高安全水平任务的角度出发,应该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一些专家认为,因上合组织活动的内部结构原因,在所有拟议的方向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上合组织的任务有时给人感觉过于宽泛和模糊。中亚地区国家对于莫斯科和北京动议的各种项目都怀有兴趣,但要进入系统性的操作,却常常要寄希望于未来。最近一次上合峰会的成果给人带来了一些乐观情绪。最终,所有在中亚地区合作的国家都应取得一个简单的共识:互利的伙伴关系是21世纪关系中唯一可能存在的形式。▲(作者是莫斯科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后苏联空间社会政治进程信息分析中心主任,本文由李亚龙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