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丛林里的博弈

2009-08-31 07:45
世界知识 2009年13期
关键词:莫拉莱加西亚玻利维亚

魏 微

6月,朝鲜核迷局、伊朗大选、巴以关系这些热点问题再度升温,让我们看到了眼下众多悬而待决的国际危机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些热点选题照例是《世界周刊》关注的焦点。而月初,一场发生在秘鲁丛林里的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博弈也引发了我们的兴趣,毕竟,我们从中观察到了拉美地区的复杂局势。

当经济发展遭遇环保时,究竟舍谁取谁?这是不少发展中国家遭遇的困境,而秘鲁的困境,在此类事件中又很典型。秘鲁坐拥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热带雨林资源,仅次于巴西。雨林里除了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外,还有70%是石油、天然气和矿产。不过,相对于自身这么优越的自然条件,秘鲁却是南美地区的穷国,全国有48%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个比喻很贴切,说秘鲁就像一个坐在金山上的乞丐。因此,秘鲁通过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愿望很迫切。

秘鲁现任总统阿兰·加西亚2006年上台执政以来,在报纸上曾多次发表文章指出:“放置这些天然资源而不加以利用是愚蠢的。”2005年12月,秘鲁和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不过这一协定由于种种原因,到2009年2月才正式生效。为了加大贸易开放的力度,加西亚推动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旨在开放雨林地区供外来投资者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然而,丛林地区土著居民和政府之间的矛盾也由此产生,并最终在6月5日,酿成了一场“长矛对机关枪”、死伤100多人的流血惨剧。

尽管半个月后事态趋向缓和,双方进行了谈判,并都做出了让步,比如政府承诺有关开发雨林地区的法案暂缓执行,部落代表也表示将撤除通往丛林心脏地带的水障和路障,但双方的根本分歧并未弥合。

政府坚持“发展优先”,认为与当地土著人在雨林地区的劳作相比,将该地区用于大面积开发更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他们将示威抗议者称为“发展的垂仁月却石”;不过,在土著居民看来,政府的行为无异于将国家的自然资源廉价出让给外来者,加之过去一年多来的开发项目证明,类似开发行为污染了当地的水源,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很可能会对这片被称为“地球的绿肺”的原始雨林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从而加剧全球温室效应的恶化。因此雨林地区当地人的这场抗议也得到了环保人士的支持。

另外,当地土著居民没能从中分享到发展带来的好处,政府早先承诺的赔偿也并未兑现。更让他们愤怒的是,政府在制定法案时并未征询当地人的意见,漠视了他们的知情权和应享有的权益。要知道,在丛林地区居住的人口有三百万,占秘鲁总人口的1/10。

而就在部落群体、落后地区人口的权益被政府长期漠视的同时,经济发展加剧了贫富分化,政府内部腐败现象严重,这同时加剧了示威者的不满,成为引发这场冲突的深刻社会根源。

其实,这场发生在丛林里的博弈还折射出拉美地区复杂的地区局势。就在冲突发生后不久,秘鲁总统加西亚和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之间爆发了一场口水仗。莫拉莱斯将这场丛林冲突称为“种族大屠杀”,而加西亚则反击他是秘鲁人民的敌人,暗示他是这场冲突的幕后指使。之后,口水仗升级为外交纠纷,秘鲁召回了驻玻利维亚大使。

事实上,秘鲁的这种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的。长久以来,被称为“亲美派”的秘鲁总统加西亚与处在反美阵营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和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一直不太对付。双方明争暗斗,互相拆台的现象屡有发生,比如互相收留对方的政治犯。

再者,从出口竞争的角度看,这些年来,委内瑞拉、玻利维亚依靠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出口,既拉动了经济,又为自己在地区乃至国际上争得了一席之地,同时也拥有了一张对付美国的有效王牌。而如果秘鲁也开始进行石油天然气开发,一方面,无疑将成为他们出口的有力竞争者;另一方面,基于加西亚的亲美立场,秘鲁无疑可能成为美国进口石油的又一新渠道,减轻美国石油需求的压力。到时候,查韦斯之类的反美斗士要对美打石油牌,恐怕就没那么见效了。

于是,在经过通盘考察后,这场发生在丛林的博弈,意外地具备了“以小见大”的特性。它既有观念上的较量,又有个体利益的博弈;既能考察一个国家,又能反映地区局势的复杂性。

猜你喜欢
莫拉莱加西亚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老味道
致力于对华友好的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
危地马拉 曾自称“非贪官”,总统涉贪惹众怒
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沼
阿尔法星球
总统求雨
玻利维亚举国关注玻星项目
中国成功发射玻利维亚通信卫星
陈忠实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