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让学生自主成长

2009-08-31 07:45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师生生态过程

方 理

生态课堂教育理念,力求改变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模式,营造师生共融的类生态环境,倡导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其核心是课堂生态的和谐,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一、课堂生态的营造:给学生学习的平台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有些老师反映说上欣赏课老师累学生闷,其实只是教师没有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生态氛围,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明确的思考方向。如果我们把问题列出来,使问题集中化,以问题为纽带,通过组织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活动,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时间和机会,然后让学生先说,这样就避免了教师用简单的问答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得到了转变,变传统的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探讨学习的过程。

二、课堂类生态的融通:给师生互动的时间

课堂是师生为主体形成的类生态环境,生态的和谐体现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应该是师生在平等交流过程中完成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发表质疑,教师在倾听、关注、赞许的同时,与学生共同探讨或引导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师生都是课堂生态环境里的资源,可以互享,再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各自提升。

初一美术《生活中的物品》一课,我让学生尝试用明暗的方法表现苹果。由于学生刚接触素描的学习,对明暗规律的理解不够,对线条的处理也还不到位,画出来的效果不会很理想。虽然通过检查和指导,我也能大致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但是我还是说,“你们觉得自己画不好的原因在哪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我帮助吗?”“有哪些疑问?”于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在学生之间活跃开来。

“老师,你画的苹果的梗好像断了,没有连起来,是不是画错了?”

“我看不出五个面啊,是不是死记住,按照先后来分别表现铅笔颜色的深浅呢?”

“苹果摆放的角度变了,我就不会画了,怎么办?”

……

将学生问题汇总以后,我不是急于去帮助解决,而是建议学生相互之间讨论: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想法?是否也遇到了相同的困难?你又是怎么解决的?谈谈你的看法?然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有所选择地采纳学生的意见,一起再探讨有待解决和改进的地方,排除疑惑。这样一个共同研究,共同进步的过程,提供了教师更多了解学生的机会,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和协作,体现了学生的价值。在强化了课堂上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同时,也拉近了教师的学生的距离,教师既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充满平等和谐的气息。

三、课堂内生态的提升:给学生实践的空间

学生个体内生态的提升和发展,生态的课堂强调学生自己的体验与自己的历练。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提倡要让学生自己去历练,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操作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绘画课,教师针对学生的绘画练习,一般采取先教师示范,后学生临摹的程序。学生靠记着教师的作画方法和步骤临摹,完成自己的作业。其实我们稍微留意一下课堂就不难发现,很多学生还没有等老师示范结束,就已经按耐不住地在下面整理画具,跃跃欲试了。有时候,等教师画好了,学生也画得差不多了。作业效果会很乐观?是学生没有兴趣学,还是学生已经会了不要学了?教育家这样说:“好动,应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利用,教师不能打击、压制。”我想,生态的课堂,教师就应利用好这些“好动”,把不正常的“好动”变正常的“好动”,并提供给学生更多“好动”机会。

我以学生的“好动”为契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做然后再总结再做的方法,让学生发现疑问,充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需要加强学习的地方,产生一种需求感,激发他们主动求知的欲望,把他们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使他们更有针对性的主动地探究和学习。这时候,教师不再是教师,而是变成了“雪中送碳”的朋友了。

当然,学生先做后教是因课而宜的。有时候,学生知道了自己的失败,才能激发他们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并为之不断地努力,而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

“生态”的课堂,是学生发现自我的课堂,是体现学生价值的课堂,是闪现自由的人性光芒的课堂,是欢乐的、收获的、成功的课堂。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构建和谐融通的课堂生态环境,让学生在课堂里自主地成长。

猜你喜欢
师生生态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麻辣师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