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锋 章仁俊 张和超
摘要:出口企业的预警能力贫困是我国频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从我国出口企业的社会资本预警能力出发,分析了我国出口企业社会资本预警能力的贫困,构建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反倾销预警能力机制,包括与进口商的关系构建预警机制、与国内同行业竞争对手关系构建预警机制和与进口国媒体关系构建预警机制。
关键词:反倾销;出口企业;能力贫困;社会资本;预警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出口产品也面临着贸易伙伴国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与贸易限制,以美国、欧盟为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借用包括“合法”反倾销贸易保护措施之名在内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对我国实施歧视性贸易壁垒,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仅就反倾销而言,1992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遭受国外反倾销最多的目标国家,且他国对我国提起的反倾销成功率较高。特别是去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在欧美国家中大肆抬头,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甚至认为要重新审视全球自由贸易的必要性,我国的贸易形势非常严峻。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为61.4亿美元,其中反倾销案件70起。从表面上看。贸易摩擦的影响因素有产业结构、经济政策、交易惯例的差异等方面,但究其实质是国家的国际地位和长远的经济利益角逐。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转化为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国外反倾销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预警能力贫困是我国频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出口企业的信息竞争情报预警能力、宏观信息预警能力和社会资本预警能力等方面存在贫困,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仅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探讨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信息预警能力机制的构建,其他方面的预警能力机制的构建将另文进行论述。
一、社会资本预警能力对遭受反倾销企业的作用
社会资本是指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成为学界关注的前沿和焦点问题,西方国家甚至把社会资本看成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思路,即所谓的“第三条道路”。社会资本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可以理解为网络、规则与信任。当今社会系统日趋复杂。企业不可能自我封闭,而是在不断地与社会系统进行信息、知识、能量等资源交换。如果一个组织网络能够实现团结协作和友好合作,社会资本的存量就会不断增加,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社会资本已经成为获取稀缺资源的一种结构安排,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发挥信息搜集和传递功能,为企业获取机会利益提供有利条件。我国出口企业在遭受反倾销时,如果能够具备良好的社会资本,那么企业在反倾销预警应诉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提高反倾销的预警能力,
二、我国出口企业社会资本预警能力存在的贫困
社会资本预警能力,是指出口企业受到反倾销起诉时,进口商、本国同行业竞争企业和进口国媒体及时向出口企业传达信息的能力。
1与供应商的社会资本贫困。贸易过程中,进口商、转销商、代理商和我国出口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通过与进口商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进口商可以主动与我国同类产品厂家进行联系和沟通,摸清同类产品在国内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以及出口产品是否对进口国相同产业造成损害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有力的抗辩材料和证据。即使最终被判为倾销,需要寻找“替代国价格”时,由于大进口商有遍布全球的营销渠道和信息网略,企业可以根据分析的数据迅速找到较为有利的替代国,而不至于临时随便找一个替代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然而,由于进口国需要了解本国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产品信息,我国企业对其多采取相对的保守的态度。为避免进口商与其他企业的业务往来,出口企业尽可能地避免为进口商提供此类信息。
2与竞争对手的社会资本贫困。出口企业获取市场需求信息的渠道多样,既可从进口商那里,也可从竞争对手处获取。出口企业之间如果建立了良好的社会资本,将各自拥有的互补资源(包括资本、人力、知识等)结合在一起,加速技术、信息和知识的转移和扩散,更加快速、有效地利用新信息、新知识和新技术。反倾销起诉带来的是对国内整个行业的损害,需要承受的不仅仅是单个企业,因此必须由出口企业和同行业竞争对手同时面对。但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进口商,保住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我国同行业出口企业之间并没有深度的信息交流,即便存在交流也多数是表面的形式主义交流。这与我国的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协调能力有关。然而也由于这个原因,一旦爆发反倾销起诉,由于缺乏信息交流,预先知晓的企业不能及时地联合其他企业积极应对,最终导致了企业蒙受了更大的损失。
3与媒体的社会资本贫困。媒体永远是最先知晓信息的组织。同样。进口国媒体也最有可能预先知晓反倾销起诉的信息。然而,我国多数出口企业的战略决策存在一定的问题,仅仅将目光停留在出口产品上,没有制定长远“走出去”的战略决策,缺乏与进口国媒体交流的意识,降低了企业第一时间获得反倾销起诉情报的可能性。由于信息交流的缺乏。淡化了出口企业和进口商、国内同行业竞争对手和进口国媒体之间的关系,降低了出口企业的社会资本预警能力。这就造成了进口商和同行业竞争对手信息的相对缺失,最终导致进口商和进口国媒体在反倾销起诉前不能及时通知出口企业,在应诉过程中也不能为出口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抗辩证据:国内同行业企业也因为不能积极组织应对而使得整个行业处于被动的局面。
三、我国出口企业社会资本预警能力机制的构建
社会资本预警机制包括与进口商的关系构建预警机制、与国内同行业竞争对手关系构建预警机制和与进口国媒体关系构建预警机制。
1与进口商的社会资本预警能力机制。反倾销应诉过程中。进口商和应诉公司在应诉方面的利益一致性,为进口商与出口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关系奠定了基础。
(1)进口商为出口企业及时提供信息。一方面,进口商在进口国拥有丰富的信息来源,在反倾销起诉之前,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出口企业,以便出口企业积极做出应对。另一方面,反倾销法中明确规定反倾销制裁要考虑公共利益,即在采取倾销幅度认定等反倾销制裁措施的过程中,除考虑国内相关产业的利益损害之外,还要重视中间商与消费者的利益。进口商对于进口国市场比较了解,一旦我国出口企业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其中一部分也会转变为进口商的进口成本,影响到中间商和消费者的公共利益。如果能通过进口商争取到消费者和中间生产商的支持,使反倾销调查机构考虑到公共利益,将提高反倾销应诉的胜诉几率。
(2)出口企业为进口商提供国内行业信息。为了能够使进口商能够积极主动地为出口企业提供情报,出口企业也必须为进口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于进口商而言,最
重要的信息无非我国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虽然进口商通过自身的情报系统也可以获得一部分,但是肯定没有熟知国内情况的出口企业拥有的多。尽管出口企业为进口商提供此类信息可能会对自身业务量产生一定得影响,但是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进口商也可以利用此类信息为出口企业提供有力的抗辩证据。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出口国企业应该为进口商提供适宜范围内整个行业的信息。
2与国内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社会资本预警能力机制。反倾销应诉过程中,需要整个行业积极应对而不是单个企业孤军奋战。因此,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出口企业应该与国内同行业竞争对手建立良好的情报交流关系。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出口企业与国内同行业竞争对手建立良好的反倾销预警信息交流关系。各个企业都设有专门的情报部门。拥有独立的情报系统,但是其情报覆盖面肯定存在一点的缺陷。通过与同行业竞争对手建立信息交流关系,一旦有一方获得反倾销起诉消息,立刻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流,积极争取整个行业的共同支持,获得应诉的主动权。
3与进口国媒体的社会资本预警能力机制。对出口企业来说,与进口国媒体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关系对于企业反倾销应诉和战略发展都有较大的裨益。
(1)反倾销应诉方面。在所在国内,各国媒体都拥有着最宽泛的信息网。在反倾销起诉之前,媒体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相关信息,这是出口企业设置是进口商所力所不及的。因此,与进口国媒体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关系,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反倾销起诉的相关信息,继而做出最及时的应对举措。相应地,作为回报,企业与进口国媒体之间也要建立一定的业务往来关系
(2)战略发展方面。出口国企业在国际营销过程中都存在着短期和长期的发展战略。短期发展战略方面,出口企业与进口国媒体建立信息交流往来,可以及时了解进口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相关进口商的竞争情报,有利于企业及时进行出口调整。长期战略方面,随着出口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资金的累积,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直接将市场拓展到国外市场,即实施“走出去”战略。与进口国媒体建立良好的信息关系,通过及时获取国外市场的信息,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制定完善的国外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在目标国经营发展。
通过与进口商、国内同行业竞争对手和进口国媒体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关系,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出口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强化企业的社会资本预警能力,为企业的反倾销预警应诉和长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公平贸易局,2008年及2009年1月中国出口产品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情况[DB/OL],[2 009-02-09],ht tp://gpj,mofcom,gov,cn/aart icle/subject/mymcYdf sub 3ectdd009 02009 02 06033881,html
2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0,(2)
3郭锦,我国企业提高反倾销应诉能力的对策和措施,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5)
4戴勇,宋耘,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研究述评,现代管理科学,2007,(5):56-58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07SJB7900 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SH008)。
作者简介:章仁俊,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锋,河海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张和超,河海大学商学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0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