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弩杂谈之三

2009-08-31 06:46韩国玺
现代兵器 2009年9期
关键词:射箭射程拇指

韩国玺

弓箭作为一种具备远程杀伤力的冷兵器,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早期人类社会频繁的部落战争之中。在我国云南元谋大墩子遗址曾经发掘了十九座原始社会晚期墓葬,结果发现其中有八座的死者身上带有箭伤,被射中部位多在胸腹部。更有甚者,有一位男性青年的胸前和腹部中过十二箭,死后在头骨和尾椎骨上还各嵌着一枚箭头。还有一具女青年的尸骨显示,她是在被捆绑的情况下惨遭十几箭攒射而死。

中世纪1361年在欧洲有一场并不太起眼的战斗,丹麦人在瓦德马尔二世带领下跟哥特人打了一仗。那个时代的丹麦人和哥特人都不以使用弓弩著称,这只是一场规模不算太大的步兵肉搏战斗,最后丹麦人击败了哥特人,战斗结束后死者就被匆忙地集体掩埋了。到了20世纪早期,人们发现了这个群体墓葬,对尸体进行了研究统计,结果发现在1572具尸体中有16.2%是死于弓弩,其中竟然有10%被直接射中头部。在双方都穿铠甲的情况下,射中身体而幸存的更不知有多少。

按照《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中给出的数据,在冷兵器时代,弓弩是最为有效的武器,它的杀伤力能够达到其他兵器的一倍半到两倍。

古代提到弓弩的威力,首先讲的就是弓弩的拉力,一般用“石”、“斤”等重量单位来表示。同时还关注射箭矢的射程,一般以“步”度量。除拉力和射程外,有时战阵上也用穿甲能力来表征弓弩的威力,“穿七札”、“贯五札”,就是讲射穿了七层和五层铠甲。国外也有相近的记载,古埃及有一个善射的法老阿美诺菲斯,他从三百张弓中挑选出一张硬弓,能射穿三寸厚的铜靶。但是这个穿甲的标准难以把握。例如楚国养由基能“穿七札”,貌似比唐朝薛仁贵“贯五札”更强。实际上春秋之际楚国使用的是皮甲,优质的甲以犀、兕皮制造,普通士兵的甲以牛皮制造,而唐朝早已普及用皮革连缀钢铁片而成的鳞甲。唐高宗从武库中取出给薛仁贵的,甚至都有可能是“明光铠”,这是一种用加厚铁片加强过的防御力很强的甲。所以不管怎么说,薛仁贵射穿五层铁甲比养由基的七层皮甲是要难得多。

要考究中国古代弓弩的威力和射程,最让人郁闷不已的就是中国各朝代之间度量衡的混乱。往往战争频繁、猛将辈出的时代,都是政权纷替的乱世,法政朝令夕改,象征国体的度量衡制度也混乱不堪。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例,从三国之后到隋朝立国之前三百年的时间,一尺的长度,据后人统计仅官方标准就有15种,加上民间使用可考的标准共有22种之多!再加上部分史书中的记录并不严谨准确,往往掺杂主观因素,这就要求在读史书时务,必谨慎怀疑、小心考证,以免被误导。笔者参考多份研究古代度量衡变迁的资料文献,结合出土实物来计算古代重量和尺度标准,力求还原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在比较古代弓弩时还应注意,史料中许多射程记录有的是箭矢的最大射程,有的是有效射程。前者可以用质量较轻的箭以仰角射远,而后者则是使用实战用箭针对具体的目标,要保证一定的杀伤力。同样的弓与箭,两个射程可差一倍以上,务必区别对待。

战国时代,苏秦向韩王夸赞韩国强大,说“天下之良弓劲弩皆自韩出,射六百步之外”。战国时北方以23.1厘米为一尺,6.4尺为一步,合147.8厘米。600步为最大射程,合887米,应该是很强的单兵弩了。中原魏国最为精锐的部队魏武卒“操十二石之弩”,换算后是360公斤力,如果数据无误,那就很可能是腰张弩。

汉代边防军对弓弩的记载非常详细,弓力检查细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资料。汉代军队中装备数量最多的是六石蹶张弩,汉代一斤为250克,一尺为23.1厘米,六石合180公斤,有效射程200步,合277.2米。还有“三石廿九斤射百八十步辟木郭”的记录,翻译成今天的意思就是:(弩力)97.25公斤在249.5米外穿透了木围墙(应为木板)。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度量衡也混乱不堪,所得数据只能大体取值,难以精确。加上北方诸族身体强壮,留下了很多惊人的记录。乱世之始,匈奴人刘聪,“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弓力大约在105公斤到150公斤之间。北魏宣武帝元恪“帝亲射矢……矢镞所逮,三百五十余步”,这是最大射程,大约为622米,已经极为少见。

西秦的建立者乞伏国仁,骁勇善骑射,能“弯弓五百斤”,为257~295公斤力,估计这一记录已经失实了。但是史料中还有更强者,北魏将军奚康生,弓力高深,梁武帝慕其勇专门制成异于常人使用的大弓派使者相赠:“力至十余石”,其弓长八尺(2.4米左右),弓把周长一尺二寸(大约35厘米),箭粗细如长笛,康生“乃用平射,犹有余力”。这个“十余石”怎么算也在今天三四百公斤力以上,如果不是此人天生神力,就只能是记载夸张失真。

唐朝开国之初,唐太宗“箭穿七札,弓贯六钧”,唐初大约680克为一斤,30斤为一钧,李世民可以用122.4公斤力的弓。《通典》中记载了唐朝军队中“臂张弩中三百步,步战用之,马弩中二百步,马战用之”应该是有效射程,29.6厘米一尺,五尺一步,臂张弩射444米,马上弩射296米。

宋朝的“利器”神臂弓能“射二百四十余步,穿榆没半竿”,折算240步应是374.4米,相当于410码。神臂弓经大将韩世忠改进成了克敢弓后,能“射可及三百六十步”、“每射铁马,一发应弦而倒”,射程加大到了561.6米。

《宋史》中记载,南宋光宗规定:“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二,六箭中垛为本等;弩手带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为本等”。宋代一石不按通常的120斤计数,而是按10斗黍的重量计,经笔者计算宋一石重46.25公斤。宋一步五尺,一尺31.2厘米。折算步射用弓55.5公斤力,合122.4磅,箭靶93.6米远;步射用弩185公斤力,合407.9磅,箭靶156米远。

宋朝名将岳飞,许多文献都记载他“挽弓三百斤,弩八石”。按北宋末、南宋初640克一斤计,岳飞步射能拉满192公斤力的弓和370公斤力的弩,绝对是膂力超群的。

金太祖完颜阿骨达能“射三百二十步”,而金朝普通士兵要求能射220步。金辽的尺度标准已经不可考了,但是考虑到直到元朝都在一直沿用北宋的尺度,大致可以推算出金太祖远射能达500米左右。女真首领大多都能上马冲锋陷阵,史书中对金太祖的特别称赞也算名至实归。

蒙元时期,成吉思汗麾下名将“四杰”之一的木华黎“猿臂善射,挽弓三石强”。南宋时,中国北方还在沿用北宋的标准,并一直继承到元朝,以640克为一斤。如果按三石计算,木华黎用弓138.75公斤力,合306磅,远远超过普通士兵。

史书中还记载了一次蒙古贵族的射箭比赛,为我们了解蒙元时期的弓箭威力留下了宝贵资料。1224年,成吉思汗西征攻灭花剌子模,为庆祝胜利,在蒙古西境的不哈

速只忽举行了一次由蒙古全体贵族参加的射箭比赛。成吉思汗的侄子移相哥(Essungge)在比赛中创造了“矢中三百三十五虞”的射程记录,成吉思汗降旨刻碑以志之。

虞这个计量单位非常少见,它表示两臂横向伸展的距离,其长度有古尺(先秦尺)八尺和新尺(宋元尺)五尺两种说法,分别相当于184.8厘米和156厘米。三百三十五虞按古尺计算相当于619米,按新尺计算为522.6米(现代统计学表明人两臂伸展的长度基本上等于人的身高,综合西方对蒙古人身材的记载来看,当时计量比赛时一虞有1.65~1.7米是较为可信的)。但不管怎么算,移相哥能射到550米更远应该是比较确定的,在同时期来说这一纪录非常惊人,一方面说明了蒙古弓的优良性能,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蒙古战士强健的体魄和精湛的射术。

明代用弓,按《天工开物》的记载分上、中、下三等120斤、84斤、60斤,明代一斤大约600克,分别是72、50.4、36公斤,合158.7、111.1、79.4磅。《武各志》讲给单兵用的蹶张弩可做到240斤,而腰张弩据说可以“强者可十石,下者亦可七石”。作者慨叹“千载久废之器”重现于世,大概是天要亡蛮族吧。《思辨录辑要》也讲到以腰劲开的弩“尤妙”,能开八百斤,射五百步,折合今天大约就是480公斤力。

清代用弓以“力”计算,也叫“劲”,一个力是十斤,一斤600克,弓分为三等,一等十二力、二等十力、三等八力。强弓有六种,十三力至十八力。清雍正时代,有一次考核士兵的射箭成绩,八旗兵中能开十力弓者仍有数万人,十力就是60公斤力,132.3磅。雍正帝高兴地说:“自古以来,各种兵器能如我朝之弓矢者,断未之有也”。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用于实战的弓,最低标准大约在35~40公斤左右,60~70公斤以上就算是强弓了,少数力量大的猛将用步弓可以超过150公斤,而历史上的极个别人可以达到200公斤左右,可以作为人力的极限,马弓的极限大约在150~180公斤。单人用弩的标准就要高许多,蹶张能开300~400公斤左右的弩,力量最大的腰引法能开弩超过500公斤。

与外国弓相比较可对中国弓的实力有更直观的了解。按一般的说法,英国长弓的拉力大致是80磅,合36公斤,1982年在一艘沉船上发现了英国长弓的实物,研究人员参照其尺寸进行研究,反复修正之后认为弓的拉力在35公斤左右,基本符合80磅的数据。在清朝末年,欧洲人参观了中国士兵的弓箭实物后写下的记载中称赞弓的拉力很大,大致在70~100磅左右。

而英国长弓的最大射程400码,约360米,有效射程250码,228.6米,可以在这个距离穿透皮甲。与两千年前中国汉代的三石弩拉力、射程、威力都很相近,80公斤力的长弓是由很强的射手才能使用的,但是三石的弩在汉朝只不过是最低级的蹶张弩,普通士兵人人能用。

日本的丸木弓(单体弓)现代实测最大射程要弱于长弓,大约300米左右:打弓等加强弓最大射程可以达到350~400米,有效射程约(曲射)180~200米;继续强化的弓胎弓按日人的说法极限射程可达400~450米。日本弓在战斗时一般采取直瞄平射的用法,在四、五十步内发射伤人,故而实战精度较高。

到了现代体育射箭中,对弓弩射程的追求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由于材料和设计的改进,现代弓弩的最大射程已经不是古代所能比的。现在的体育比赛用箭一般为20克,而古代战箭实物大都是80克以上,特殊用途的重箭还要重。兵马俑出土的一种铜箭镞在100克以上,大约是强弩用箭。

建国之初举行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中还有射箭比远一项,但是很快选手们都能射出一千米以外,此后运动会就取消了比赛射程的项目。所以说现在很多传统弓能够射出远超古人的成绩,都不是因为射手力量多么巨大的缘故,古人为实战,现代人为体育休闲,器材和使用都大不相同。

另外,谈及强弓硬弩往往有一个误区。文献记载中有很多将领都能开很硬的弓,射很远的箭,而实际上不一定就是在战场上使用的弓和箭。中国古代的将士们很早就认识到单纯追求弓力的强劲并不是战阵所必需,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至于战阵之用,非软弓不能,古云:软弓、长箭、快马、轻刀,此四事非娴战阵者不能得其趣”。真正适合于在战斗中使用的弓,并不是越强越好。之所以战场上讲究软弓、长箭,是因为弓要拉满瞄准才能撒放,而人力有穷,如果勉强大力开弓,刚拉满就要发射,难于稳定瞄准,“彼硬弓方得满即欲发矢,安得久持而得其巧?”,并由此提出“力大而又能久持”才是“上之上者也”。

至于那些手开硬弓者,大多是炫耀勇力,不是战阵上的首选。其实从唐代开始,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已经将射准和射远分开对待了。清朝也特别注意到这一点,在武举考试中将检验射术的射靶和纯粹考察力量的开硬弓区分开来,两种考试用弓各不相同。

有了强弓长箭,还需要技艺娴熟的射手。近年来描写古代战争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弯弓射箭的镜头,但是绝大多数的演员都使用了错误的射法,如果按他们的手法,古代的许多强弓是不可能以人力张开的。实际上射法有许多种,大体可分为两大类,按近现代西方的叫法,是地中海式射法和蒙古射法,按中国的说法,则应分别对应于唐代《射经》中的“汉法”和“胡法”。除了这两种,“此外皆不入术”。

一般人是右手右臂力量比较大,弯弓射箭时都是左手持弓,右手拉弦,但是在战场上这样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容易错失良机。例如在奔驰的战马上,如果以左手持弓就会很难对身体右侧尤其是右后方的敌人进行射击,所以很多高手都练就了“左右射”高超技艺,就是左、右手都能持弓、开弓,这样就能在瞬息万变的战斗中赢取更大的胜机,成语“左右开弓”就来自于此。

针对这种情况,

《射经》在讲射箭手法时不是讲左手、右手,而是说前手(持弓手)、后手(拉弦手),这是很有经验的说法,使人明明白白。中国所讲的“汉法”、“胡法”是针对后手控弦手的动作而言的。前后手动作的不同也决定了“弓左箭”、“弓右箭”两种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汉法”,也就是西方所谓的蒙古式,是以后手的大拇指勾住弦,以食指(有时也包括中指)扣住大拇指,箭尾置于拇指之上,有时还以虎口协助夹持。拉弓时,如果除拇指外其余四指都不接触弓弦,并微微翘起,那么撒放时就会更加干脆爽利,不但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而且往往能够多射数十步远,古代甚至将这个技巧作为“秘法”,轻易不示于人。根据射经的说法,“汉法”是各种手法当中力量最大的,能开很硬的弓,有人采访一些解放前老射手时也这么认为。

但是其缺点是箭尾不易把持,所以在实战中汉族军队多以此射法用于大力的步射,而从小习射的游牧民族则具备更高的射箭技能,普遍以此进行骑射。以右手拉弦为例,撒放时弓弦从拇指右侧脱出,熟练的射手如果采用“弓右箭”的方式,这样就不但方便拉弦手向左压贴箭矢于弓体上,还能够减小射出的箭矢的横向震动,提高射击的精度。

清《乾隆射猫图》中乾隆帝就是这种非常标准的“拇指勾弦+扳指+弓右箭”射法。但是要注意到“弓右箭”不利于目视瞄准,它要求射手经过足够的训练。

在以这种方式拉开硬弓时,为了保护勾弦的拇指,一般还需在拇指上带“扳指”。扳指用骨、角或者玉石制作,出土的实物表明,我国至少在3000多年就已经使用扳指了。从清朝开始,扳指逐渐成为一种装饰品和玩物。在蒙古式射法流行的地区,拇指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古代蒙古族有一种独特的拇指崇拜情节。而金朝的统治者为了镇压蒙古部落的反抗,废掉其骑射能力,曾经残忍地将整个部落所有男子的右手拇指剁掉。

除了保护手指,北京“聚元号”的老师傅还认为,佩带扳指可以让撒放动作更加迅速,出弦干净利索。这样的话,就能减小手指动作对瞄准的影响,提高射击准度。

有一种说法认为,汉法/蒙古射法之所以开弓力量要大过胡法/地中海射法,就是因为扳指的使用。随着弓拉力的提高,弓弦对拉弦手指的伤害越大,很多时候射手的臂力尚够,但是血肉之躯的手指却是承受不住了。而扳指的使用可以有效的保护拉弦拇指,也就能提高开弓上限。实际上,在现在通用地中海射法的射箭中,我们看到射手也会在手上佩戴一套皮质护具,以防弓弦伤指。比较起来,在实际应用中扳指就显得方便的多了。

中国所谓的“胡法”,也就是西方所说的地中海式,是一种二指或三根指拉弦法,一般用后手的食指和中指勾住弦,有时也有无名指。箭尾多置于食指、中指之间,有时也在食指之上(此时拇指会协助扶箭)。这种射法的优点是持箭稳定,便于在马上驰射,但是开弓力量不及“汉法”。由于夹持箭矢稳定,并且弓弦向左侧脱离勾弦手指(以右手拉弦为例),所以多对应采取“弓左箭”的方式来保证射击精准度,现代的国际射箭比赛中也都是使用这科射法。

相对于后手的各种分类,前手的手法变化差别就少得多,都是以虎口托弓,仅是根据“弓左箭”和“弓右箭”的不同而伸出食指或者拇指搭箭而已。但是现代的很多弓都已经没有这个问题了,弓体中间的把手是偏心的,箭矢可以从弓臂的中心线上穿过,大大降低了瞄准的难度,也减弱了箭矢在空中的偏摆,提高了射击的精度。比较起来,若想在比赛中用传统弓取得同样的好成绩,就要求付出更多的练习。

实际上不论汉法也好,胡法也罢,蒙古射法还是地中海射法,都只是代称,一个民族或者一支军队并不会拘泥于一种射法,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对待。北魏时期的壁画中既有拇指拉弓者也有食、中二指拉弓者,清乾隆帝使用汉法,而清朝南方的武举人却向弟子传授胡法,例子很多不一而足。总之射手不必太拘泥于形式,得心应手即可。

未完待续

(编辑海音)

猜你喜欢
射箭射程拇指
降落伞(翻绳)
两支箭
学射箭
“拇指西瓜”
射箭游戏
有趣的拇偶
增大火炮射程的技术策略探究
跳跳龙失踪
朝鲜新火炮覆盖大半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