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灾后重建 文化没有缺位

2009-08-28 04:36李建辉
中国民族 2009年8期
关键词:灾区文化遗产规划

李建辉

一年前,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这一刻,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顷刻间房屋倒塌,无数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夺去。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不仅给四川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四川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事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一年来,四川广大文化工作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力拼搏、超常工作、攻坚克难,秉承着“灾后恢复重建文化不能缺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不能掉队、扩大内需保增长文化要有所作为”的职责理念,一手抓灾后恢复重建,保障灾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务实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文化基础,使文化工作在特殊时期发挥了独特功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充分体现了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有效实施文化重建工作的能力。目前,全省文化工作依然呈现出加快发展、全面提速的良好势头。

克服艰险,经受考验,奋力夺取灾后文化恢复重建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四川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各族人民满怀着感恩、感谢之情,克服艰险、奋力拼搏,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关爱化为文化重建的强大动力,努力投入到美好精神文化家园的建设之中,并在一年内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

前所未有的灾情,激发了顽强不屈的斗志。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达10万平方公里,大多数是文化资源富集、文化生态脆弱、文化基础薄弱、交通极其不便、经济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和革命老区。四川省文化系统处于重灾区的受灾人数为4600余人1400余户,损毁职工住房56幢近87万平方米,大部分文化工作者无家可归。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损失严重,7个县文化馆、4个县图书馆、5个影剧院(剧场)、4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整体垮塌。33个县文化馆、26个县图书馆、4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剧团、s1个影剧院(剧场)遭到损毁,成为危房。有51个县文化馆、27个县图书馆、58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1个影剧院(剧场)、3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275个基层服务点遭到严重的破坏。损毁设备13674台(件、套)、图书18224万册。直接经济损失达2549亿元。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毁坏,20个市(州)的1060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1839件可移动文物和44处文博机构办公、库房遭受不同程度损毁。非物质文化遗产损失巨大,1110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被毁,上万件珍贵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被破坏。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11个民俗博物馆严重受损。绵竹年画等142个传习所严重损毁。羌族聚集区大部分城镇居民建筑和一些代表性非物质文化承载体倒塌,北川、汶川、茂县和理县四个羌族文化核心区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被掩埋。全省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受到严重影响,150余家重点文化产业单位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绵竹年画村、什邡惊奇欢乐谷等完全损毁。有11000余个文化经营场所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因灾大面积停业的有13个县,经营场所达到1734家。有27个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590家经营场所不能正常营业。直接损失达21.87亿元。

受损文化基础设施,占全省文化单位机构数的27.8%。受损非物质文化遗产,占当地的44%,占全省的30%。羌族非特质文化遗产受损占14%。按2006年数据对比,直接经济损失占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阿坝、雅安六重灾区文化部门所属文化产业总资产的1062%。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占重灾区文化部门所属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427%。面对前所未有的灾难,全省文化系统紧急动员、迅速行动,把抗震救灾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作为报效祖国、奉献人民、传承文化的光荣使命,与全国备族人民、全省备条战线一起,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

前所未有的奋斗,谱写了辉煌壮丽的篇章。灾情发生后,全省文化战线各级党组织带领群众奋起自救、共渡艰危,成为危难时刻的战斗堡垒。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成为关键时刻的主心骨。全省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凭着一种人文情怀,临危不惧、勇于献身,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始终战斗在一起。省文化厅党组广泛开展组织发动,号召文化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伟大的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充分发挥文化工作的优势,积极组织省内专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灾区,创作出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优秀作品。加强宣传报道,全面、及时地宣传和表彰各级文化部门、全省文化工作者在抗震救灾中忘我拼搏的英雄事迹和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在灾区组织实施文化抚慰工程,大力开展“重建精神家园-文化安民行动”。在较短的时间里,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抗震救灾歌曲、舞台(剧)等各类文艺作品131个、美术书法摄影作品1520余件,出版专集11本,专刊35期。全省各级文艺表演团体在灾区开展各类文艺演出850余场次,其中省直属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开展赈灾义演和慰问演出197场,筹集捐款4300多万元。7支文化小分队随省委省政府慰问团深入灾区慰问抗震救灾部队官兵。已建集中安置点文化服务站780个,提供流动图书18万余册,开展巡回艺术展览1200余场。组织捐赠各类图书6万余册,分发各类抗震救灾资料19万余份。快速启动了“十万场公益电影进灾区安置点放映活动”,向51个受灾县赠送5l辆公益电影流动放映专用车和491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为灾区集中安置点购买10万场电影放映场次。为重灾区的14名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救助安置,举办羌族地区传统建筑维修保护技术培训班。启动世界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程,加固维修14个羌族碉楼及其特有的民居、村寨、古村落等标志性建筑。通过生产自救、争取社会支持、开展灾后重建招商引资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正开始恢复重建。

前所未有的责任,坚定了自强不息的决心。汶川地震是在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取得重大发展的历史时期下,是在人民群众权利意识充分觉醒、文化自觉极大提高的社会背景下,是在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客观条件下发生的。这次特大地震,使灾区群众在生命和物质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精神文化家园的物质基础受到极大破坏、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毁。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受到极大毁坏,灾区群众的文化资源丧失、基本文化权益失去保障,上千万受灾群众因失去亲人、家园毁损和物质损失,带来精神焦虑、信心丧失、情绪烦躁和行为失常。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文化恢复重建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面对灾情,四川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文化重建工作既要克服重重困难,恢复重建文化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又要抢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保证中华民族的“文脉”不至断裂;还要充分发挥“文化如水”、“沁入心灵”的优势,不断用文化服务调节情绪、抚慰心灵、疏导心理、安定人心,用文化活动舒缓焦虑,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用文艺作品坚定灾区群众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精心规划,落实项目,加快文化恢复重建

文化恢复重建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必然要求,是为灾区重建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的物质基础,是统筹精神家园与物质家园建设,促进灾区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丰富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乐观、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引导灾区人民自强自立自救、坚定坚强坚韧,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重建家园具有重要作用。

制定规划,保障文化恢复重建依法进行。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灾后恢复重建文化不能缺位。在灾后百业待举、百废待建的情况下,文化不能够被弱化、轻视和偏废。必须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创新机制,组建专门队伍,动用一切力量,抓紧制定文化恢复重建规划;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召开各种专题会议,采取一切办法,主动对接国家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本着对灾区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基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灾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中心,积极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

遵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结合党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战略部署、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文化部《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灾后重建规划指导意见》和省委省政府推动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分别编制了《四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恢复重建规划》、《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规划大纲》、《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规划》、《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和《四川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恢复重建规划》,最终形成了《四川文化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并全面纳入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从重建基础、总体要求、重建目标、空间布局、城镇建设、公共服务、产业重建和精神家园等八个方面,强调了文化恢复重建的重要性,规划了文化恢复重建的一系列项目,对2008~2010年恢复重建的公共文化设施、抢救保护文化遗产和重大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项目精神家园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均做了统一安排,使文化恢复重建纳入了国家制定的恢复重建总规划,有力地保证了文化恢复重建工作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

以人为本,加快文化阪复重建。为确保灾后文化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开展,推动灾区物质家园和精神文化家园建设同步进行,切实保障灾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重建和协调发展。先期投资3000万元,加快都江堰古建筑群、理县桃坪羌寨、马尔康直波碉楼等3处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实施剑阁觉苑寺、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平武报恩寺、江油云岩等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抢险维修方案。全省规划精神家园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85个,规划总投资23.41亿元,2008~2009年计划完成精神家园灾后恢复重建项目56个,计划投资905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3866%;2010年计划完成精神家园灾后恢复重建项目4个,计划投资1085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46.34%;2010年以后计划完成精神家园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5个,计划投资3.51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15%。目前,已投资3350万元启动绵竹年画博物馆、茂县、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建设,启动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和羌年、蜀锦、剑南謇等项目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

为落实中央“加快工作进度,提前完成灾后重建工作任务”的指示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灾后重建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全省灾后文化恢复重建全面提速,三年工作任务实行“两步走”,即2009年末完成总投资量的60%~65%,2010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截至2009年5月,全省规划的1115个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已累计开工项目106个,占项目总数的95%,完成投资总额5414万元,占估算总投资的2.6%。9个文化项目完工,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8个、剧场1个。按照《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修订本)》,2009年文化产业园区项目计划完成项目57个,计划完成投资额182703亿元,占规划总投资7647%。其中,2009年安排项目14个,国家资金12450亿元。其中省级1个,金额3000万元;市州级4个,金额2500万元;县级9个,金额6950万元。目前,开工项目22个,为年度目标的386%,完成投资总数20907亿元,为年度目标的11.4%。

建立有效机制,保障文化恢复重建依法进行。为有力推动四川文化恢复重建,省文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文化恢复重建的指导、协调和帮助等有关工作。建立了文化恢复重建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考核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恢复重建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规划要求组织实施。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确保文化恢复重建资金合理安排、科学调度、及时拨付、公开透明。按照科学便民的原则,尊重文化规律,合理布局,不得擅自改变项目设置、功能和规模,不得擅自挪用和改变专项资金用途。加强对文化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文化恢复重建优质高效,依法推进。

深刻感受,理性思考,为全国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宝贵经验

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建立专家咨询制度是顺利开展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文化厅在第一时间建立了灾后文物抢救保护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在灾后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短短的60天内,便完成了上百万字的文化遗产损失调查、抢救保护规划、技术报告、设计方案的编制、评审、上报等工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为顺利实施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长期有效的抗灾减灾机制和卓有成效的应对预案,在第一时间及时行动起来,是将灾后文化遗产损失降至最低的有效手段。这次地震发生后,位于新津的观音寺却毫发无损,层面连一块瓦也没有掉,这得益于之前对其进行了彻底维修。从观音寺工程可以看到,及时对文物进行维修保护,建立完善长效

的抗灾减灾机制,是避免文物遭受损坏或将其降至最低的有效手段。

面对突发事件,打破常规、开拓性地开展工作,是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举措上的重大突破。百年不遇的灾难,文物大面积破坏,如不及时抢救,文物将遭到进一步损害。打破常规,采取同步勘察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监理,是在以往的文化遗产灾后抢险保护工程中未实行过的举措。事实证明,分别于2008年6月3。日、7月15日和10月13日相继开工的都江堰古建筑群、桃坪羌寨、直波碉楼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以及后来开工的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江油云岩寺抢救保护工程,都由于注重了对施工队伍业务素质的严格考察和优选,建立设计单位设计代表制度和国家、省、市(县)三级联络员制度,加强对施工组织管理的检查和严格的技术监管,因此都保证了工程质量。这些非常之举,不仅为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赢得了时间,也为文化遗产及其工作者赢得了尊严、赢得了赞誉。

把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与民生工程相结合,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于民,是每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文化乐民”让文物保护的成果惠及于民,是每一个文化文物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宗旨。如何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与民生工程、安居工程结合起来,惠及于民,是文化遗产工作者必须思考和付诸行动的重要问题。在此次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中,文化文物工作者选择了与老百姓生活、居住息息相关并受到严重损坏的文物保护单位,比如理县桃坪羌寨、茂县黑虎羌寨、汶川的布瓦寨等等,率先实施清理支护、编制保护规划和抢修方案、开展抢救保护等工程,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积极支持、参与和认同。

通过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的实施和当地传统工匠的参与,不断的发掘、整理和传承民族传统营造技艺,为民族地区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队伍,是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遵照温家宝总理站在北川县城废墟上作出的指示:“这座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北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要保护好羌族特有的文化遗产,即使县城迁建到新的地址,也要做好这种保护工作。”四川文化工作者在率先启动羌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同时,积极收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羌族建筑营造技艺资料,有针对性地举办少数民族地区文物保护技术培训班,注重吸收藏羌民族传统工匠参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同时也为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数支专业技术队伍。

通过合理规划和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优化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是抢救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目的。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一直以来都是文物系统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在常态下实施进展较为缓慢。此次大地震,造成四川许多文物建筑严重损毁,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岌岌可危的同时,许多历史上形成的违章和不协调的新建筑也随之倒塌,为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一次优化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契机。在这关键时刻,四川文化工作者们果断采取措施,通过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和积极的组织协调,科学的设定功能分区,拆除与文物原生环境不协调的建筑,在实施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的同时积极进行周边环境整治,在一些重点区域,初步实现了进一步优化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目的,提升了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与尊严。

加强抗震减灾对策研究,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防震抗震技术含量,进一步做好文博科研工作的重点课题。温总理在视察都江堰二王庙抢救保护工程时指出:地震后很多老建筑比我们现在的建筑稳定性要强,要去琢磨它的道理。按照总理的指示,文化工作者们组织有关设计、科研机构对许多文物建筑的防震抗震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力求将其成果运用到文物保护设计中去。

充分尊重和调动民间社会力量做好灾后文化重建工作。这是这次调研中给我们的很大冲击和振动,也是重大的启示,那就是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文化发展的不竭资源,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文化建设和发展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应该成为越来越强大的有生力量。四川灾后文化重建在这方面的理念和实践都是超前的有远见的。

求真务实,展望未来,使命依然光荣而艰巨,四川依然灿烂和美丽

“5·12”汶川地震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在这一年中,四川广大文化工作者有过太多的艰辛、太多的苦涩、太多的感动;当然,他们也有过太多的振奋、太多的鼓舞、太多的感悟。目前,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四川灾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但一切才刚刚开始,艰辛的恢复重建之路还需要继续坚定地前行。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郑重表示:

一年来,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文化没有缺位。从世界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到文化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从桃坪羌寨、甘堡藏寨修复,到绵竹板房安置区的文化活动;从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规划,到全国各地对口援建的具体项目;从藏羌多声部民歌传习,到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文艺创作演出,文化重建无处不在,文化抚慰覆盖灾区,文化作用充分彰显。

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没有掉队。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省博物馆新馆已开馆,省图书馆新馆建设正式启动,四川艺术学院新校区开工。川剧大剧院建设加快推进。成都市公共文化设施覆盖所有社区。全省21个市州的重点文化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去冬今春以来,覆盖全省的“文化暧冬”系列文化服务,拓展文化市场,提振文化消费,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年后,推进“两个加快”,文化要更有作为。面对加快恢复重建、加快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的四川战略大局,必须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文化恢复重建和文化强省建设。我们四川文化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能够肩负起加快文化重建历史使命,投身文化强省建设大局,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立足岗位、超常努力,一起爬“加快文化重建”的坡,一起克“提前完成文化重建任务”的难,一起夺取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最终胜利。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报答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关心帮助和无私援助。

我们坚信:重建后的四川依然灿烂和美丽!

猜你喜欢
灾区文化遗产规划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灾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