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香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保护、鼓励学生的习作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哪怕表扬言过其实,哪怕批评避重就轻也不为过。因为,孩子们需要的是得到肯定,受到鼓舞,获得前进的动力,而不是过多的告诫、责备和批评。
本学期,我选择五年级一个班级进行作文教学探索。因为我对该班学生的习作基础把握不准,所以第一次习作先放手让学生写一写,了解一下学生的习作水平。于是,我以半命题形式《我多想》作为第一篇题目。在写之前,我简单地点拨了一下叙述的结构、顺序、内容的要求,然后要求学生们在40分钟内完成。作文完成后,经批阅,全班的学生中约有五分之一学生的习作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尽管孩子们的习作水平比我预测的要低得多,但我还是把这些同学的习作,在简单地修正之后打印出版为《优秀习作选》第一期,发放给每个同学。在评讲时,我仍是满怀喜悦地甚至有些夸大其词地进行了点评,抑扬顿挫地宣读了十多篇作文。尽管有些习作中的句子是我完善后的结果,但我还是一次又一次引导大家给予热情的掌声,让被表扬的同学站起来接受同学的祝贺,只见被表扬的孩子们都显得那样自信而得意。接着,我还让这些小作者到黑板前把他们习作中的好词句写到黑板上,让大家分享。那一堂课,教室里是掌声阵阵,笑声朗朗,愉悦欢快的气氛一直荡漾在我们周围。这,就是我想要的教学效果——首先要让孩子们树立习作的信心,让他们感到习作是一件只要用心就能成功的事情,成功离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步之遥!
对于初期习作还不太满意的同学,我也是尽量地用波浪线或者五角星划出作文中的好句段和词语,以示鼓励。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心理的角度去呵护他们,用包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们,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否则,如果我们仍用严谨的态度去批改,用认真的精神去对待,严格按文字规范去修正他们的习作,那样,孩子们的作文很可能会变得体无完肤、伤痕累累。这样,尽管我们批改作文花了大量的精力,也付出了足够的热情,但带给学生的往往是沉重的打击与伤害,甚至是摧残。试想,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被老师用红笔改得几乎面目全非的时候,会感到多么的失败啊!哪有心情去领会老师批改的意图和所谓的写法指导呢?对于习作中出现的种种毛病,我们不能期望学生一次性都扛着。如果是简单的问题,可以用符号顺手进行修正;如果是较为复杂的的问题,又不是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可以暂时忽略不计,有待以后的训练中逐步完善。在评讲时,老师重在突出正面强化、榜样示范。可以组织大家讨论优秀习作,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讨论交流后,老师再围绕本次习作的要求进行正面肯定和强化。这样,榜样的示范让同学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对于习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要集中指正,而对于个人作文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则不必知道得那么清楚。有些简单的问题会随着多方面的积累和练习的加强而自然解决,不必那么忧虑。
记得南京特级教师斯霞老师在批改低年级学生作文时,有过一个经典的例子,传为佳话。有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今天我们学校来了许多外国阿姨,阿姨是女的。”按一般的思维,阿姨当然是女的,不必要再交代,此句显得多余,表达重复,应删掉。可斯霞老师没有这样做。她尊重孩子的表达。她这样理解,孩子写这个句子是要表达两个意思:首先从客人的整体外貌上看,可能都是黄头发、高个子、高鼻子,是外国人,不是中国人。其次,再仔细看,确认出客人的性别是女的。这符合小孩子的认知特点。斯霞老师批改作文的原则是让孩子的语言保持一些童真童趣。因此,我们对于孩子的表达问题,也不必刻意要求得那么严谨、科学、实事求是。有些简单的问题,往往会随着孩子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综合能力的逐渐增强迎刃而解,所以不必煞费苦心抓住不放。就像小孩子刚学走路那样,尽管开始是跌跌撞撞、东倒西歪的,但家长们还是满怀惊喜地张开双臂鼓励孩子大胆往前迈步。经过无数次的摔跤后,孩子自然会走得平稳起来。如果在孩子第一次跃跃欲试大胆迈步又跌倒后,我们大人就呵斥他走步不规范,还边示范边讲解走路要领:应该是先抬左脚,同时摆右臂等等,那孩子还能走路吗?
因此,对学生的初期习作评讲时,老师要以包容的心态、欣赏的语气去热情鼓励,让孩子大胆前行!■